让学习成为自然的一种习惯
方法1:为男孩买个地球仪相比世界地图而言,地球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好奇心重、喜欢新鲜事物的男孩一般都会对新买来的地球仪倍感喜爱。买个地球仪的好处就是,只要在电视等媒介上看到某个陌生的国家,爸爸妈妈就可以随时和孩子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对照。孩子习惯了这种方式,自然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例如,新买的玩具上印有印度制造字样,孩子就会地球仪上寻觅印度这个文明古国;美伊发生了战争,孩子就会比对伊拉克和美国的地理位置等。方法2:不单纯学外语为什么很多人学习外语特别困难?这并不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很难,而是我们很多人在学习外语时,只注重单词的记忆、发音的方式,却忽略了对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学习。学习外语自然是熟悉世界的一条途径。但学习外语的时候,却并不意味着只是单纯地让孩子学说外国话。小伟刚刚9岁,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门外语日语和英语。当周围人向小伟妈妈请教经验时,她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我在让孩子学习外语的同时,也相应地学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学习日语时,我让小伟学习了一些日本的历史、民俗,并学了一些日本的乐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常让小伟通过阅读书籍和观看录像,观察美国人和英国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异。任何一门语言,都起源于一种相应的文化。只有让我们的男孩从小去接触不同的文化历史、不同的风俗习惯,他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个国家的语言,进而具有世界化眼光。
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方法一: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父母每天都会对自己的男孩说:儿子,爸爸(妈妈)上班去了;每到月末,父母也都会拿回为数不少的工资。孩子尚且稚嫩的思维,还不能明白工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对工资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爸爸妈妈用工资为自己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所以工资是个好东西。于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将目光聚焦在金钱之上,而忽略了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劳付出。所以,不管孩子的年龄有多大,父母最应做的一项理财教育就是带儿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一天,儿子对我说:我们同学都骑××牌电动车,不到2000块,爸你也给我买一辆吧,要不我那老土的自行车太没面子了。听完儿子的话,我惊诧无语,怎么在儿子的口中,钱就像大风刮来似的呢!妻子每月工资只有800元,劳动强度特别大,我决定带儿子到妻子打工的工厂,让儿子感受一下妈妈挣钱的辛苦。到了工厂,我问:妈妈工作苦不苦?儿子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看得出他有所感受。我又问儿子,你妈一天挣20几块钱,你却一张口就要一辆上千元的豪华电动车,妈妈要干多少天这样劳累的活,才够买你要的那辆电动车?儿子虽然不说话,但眼眶里含满了泪水。只有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工作是多么辛苦,他才会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才会明确地知道金钱是从何而来的。正如某位哲人所说的:要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付出了代价,才拥有了现在的生活。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即便是一些金钱无忧的家长,也应当在生活中施行这一教育方法。要知道,即使你可以让孩子永远远离缺少金钱的烦恼,但再多的金钱都不能给予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孩子看到你的付出是汗水、是辛劳,而非单纯的金钱,才会更加地敬你、爱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uexi/)教育中常见的4重矛盾心理
导语:教孩子真的不容易啊,虽然有这么多的书,这么多网络经验可以借鉴,可我们还是非常茫然。家长们既不想成为教条主义者,有没有独特的方法,教育孩子,左右摇摆,不但自己,连孩子也不知所从……教育中常见的4重矛盾心理1、既想教育孩子谦和礼让,又担心孩子吃亏。不少家长注意到了要培养孩子谦和礼让的品质,看到孩子吃独食,或者不让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就教育孩子要谦和,讲孔融让梨等故事。可是当孩子从幼儿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幼儿园发水果,他挑最小的,父母又觉得孩子吃亏了。孩子满心以为能得到父母的赞扬,结果却挨了一顿骂,孩子犹如吃了一闷棍,糊涂了。有些家庭则仅仅在理论上要求孩子礼让、尊重他人,而在实践上去是大力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当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好吃的食品时,做父母的往往会忘记平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会说,这是妈妈为你买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最大、最好的东西就该归我的意念。父母说的是这样,做的又是那样,孩子困惑,简直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符合父母的要求,很快孩子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坏毛病。2、既想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又怕孩子惹祸。有的家长鼓励孩子找小朋友玩,鼓励孩子使用剪刀,鼓励孩子参加多种活动,可是一旦孩子跟小朋友打架,学会了骂人,或者剪破了手指,他们马上会收起剪刀,关上门,认为还是关在家里让孩子一个人乖乖地安心,于是他们就企图用说教来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和相互协作的好品行,这其实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从自我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才能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3、既想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又怕累着孩子。父母都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会走,会跑了盼着孩子能独立自主,早日脱离父母的脐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相摆脱父母的控制,背着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独处,不愿父母干扰时,父母却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其实,要让孩子独立,就必须放手让孩子去闯。关掉电视,打开孩子的想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u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