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会的“无能型”妈妈。小丽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佳佳总爱问:“妈妈,你能给我扎个像妞妞一样的辫子吗?妞妞妈妈做的点心真好吃,妈妈你会吗?”……每次看到妈妈摇头,佳佳就失落地低头不说话了。小丽偶尔要求孩子做些事情,她总说:“妈妈,你都不会,我也不学。”我们常说家是“妈妈的味道”。试想,如果妈妈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愿学,当孩子回忆童年时,会有多少情感缺失。另外,生活中很多教育都源于家庭细节中的潜移默化,没有家长的身体力行,孩子也很难在成长路上有所得。因此,妈妈们不妨试着多动手,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好学的态度也能感染孩子。
只关心自己的“忽略型”妈妈。现代社会,多数女性不再是只需照顾好家庭的全职主妇,而是职场上的半边天。有些妈妈就错误地认为,追求自己的梦想,有独立生活空间,把孩子交给长辈,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殊不知,这样的妈妈不仅不受孩子欢迎,还可能造成他们的情感障碍。研究认为,“忽略型”家庭的孩子,情感上更冷漠,他们不太懂得付出与情感表达,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出现早恋、家庭观念淡薄等问题。这类妈妈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孩子往往是自身行为举止的缩影,多与孩子互动不仅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对于自身品质的完善也十分有益。
过于严格的“苛刻型”妈妈。刚上初三的贝贝最近成绩直线下滑,老师觉得很奇怪,贝贝平时学习很努力,为什么成绩总不好?打听多次后才了解到:原来每次贝贝成绩提高后,妈妈就会提出更高要求,还给他报各种辅导班、培训课程,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干脆每次考试故意写错。
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妈妈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但不断加码的要求可能让孩子失去斗志,觉得怎样都不能让家长满意,久而久之导致出现“叛逆型”和“懦弱型”两种极端。有的孩子开始选择用粗暴的方式应对父母的压力;有的孩子则凡事按照父母要求,人际交往变差。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有时需要“虎妈”给孩子立规,但妈妈们不必事事苛求完美,授之以渔才是长久之计。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而不是永远被推着走。
坐着给宝宝换尿布
很多母亲习惯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或床上,自己站着俯身给宝宝换尿布,这个姿势对腰部压力很大,建议母亲坐在床边给宝宝换尿布,减轻腰部负担。
哺乳时后背要有支撑
母亲哺乳时通常采取怀抱宝宝、上身前倾的姿势,腰部和背部的压力都不小。所以, 最好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沙发上哺乳,减轻腰部负担。
给宝宝洗澡,穿轻薄衣服
母亲给宝宝洗澡时,需要不停弯腰,使上身负担重,如穿着厚重衣物,不方便伸展背部和手臂,则负担更重。因此,给宝宝洗澡时,母亲最好换上轻便透气的服装,最好是浴袍之类,方便伸展m.tulaoshi.com上肢,减轻上身负担。
用座椅高的婴儿车
有些婴儿车座椅位置低,放宝宝进去时,母亲腰身需弯得更低,压力更大。建议选择座椅位置高的婴儿车,抱宝宝时会更轻松。另外,有些婴儿车过于沉重,推起来腰部也更费劲,因此推着此类婴儿车外出时,应尽量避开碎石路和上坡路,以减轻腰部负担。
1.爸爸懂得适度冒险
在妈妈们的育儿经里,保护孩子安全是绝对的座右铭。爸爸们的意见却不一样,拥有4岁女儿的威尔表示:孩子应该学会尝试新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面临真正的危险,如烧伤、烫伤等。我们可以带着她学会爬篱笆,满足她站在椅子上拿东西的愿望,让她感觉物体失去平衡时可能会发生的事,然后及时避免危险发生。
学会尝试和适度冒险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耶鲁大学儿童精神病学临床教授凯尔·普鲁厄特博士认为,孩子要学会一项体育活动,总要有一些风险,如果害怕摔跤,就什么都学不会,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谨慎,不愿做没有把握的事。
2.爸爸更加不拘小节
母亲对待孩子,通常遵循常规和标准,因为内心的责任感促使她Tulaoshi.com们事事追求完美。这不但让妈妈不堪重负,也会让孩子感到压力。相比,爸爸们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方法,他们可能把孩子的衣服穿反,或者穿的袜子也没配对,但只要孩子感到温暖和开心,又有谁介意呢?
如果你把照顾孩子的任务交给爸爸,那么,只要在保证孩子舒适的前提下,就该彻底放权,不要指手画脚,让爸爸和孩子间拥有更多的愉快互动。
3.爸爸自己更像孩子
爸爸们似乎是天生的玩耍好手,总能找到和孩子嬉戏的点子:一场虚拟球赛,一个模拟的乐器,一个木勺充当的麦克风,都可以让他和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这种看似吊儿郎当的做法通常只有爸爸们能做出来,妈妈们则肩负着打扫卫生,保持整洁的任务,或者一本正经地教育、指点孩子。
对每件事都负责的心理,很容易让妈妈们感到疲劳,也占据了她们和孩子创造快乐的空间。试着转换一下自己的角色,放轻松,不必每件事都尽善尽美。与其每次跟在孩子身后收拾东西,不如和孩子一起玩一会儿。同时,面对困境时,轻松的幽默一下往往比严厉斥责和说教更有效。
4.爸爸容易忍耐,懂得等待
孩子哭闹时你该怎么办?相比妈妈们的急于安抚,爸爸们更具耐心。已为人父的詹姆斯体会到这种不同:孩子在洗澡时如果哭闹,他会给孩子适应水的时间,在旁边等待一会儿。此时,他的妻子就很焦急,或者干脆上前抱起孩子,尽力安抚他。
实际上,在发现孩子受挫时,妈妈们更难以忍受,爸爸们则愿意让孩子经历一点挫折,因为这会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虽然爸爸们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没有人情味,但这却是他爱孩子的独特方式,也更有利于孩子面对真正的世界。
5.爸爸善于保持冷静,不感情用事
妈妈们通常有一个逻辑:如果孩子爱我,就应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爸爸们则认为这种逻辑只会催生更多挫败感。爸爸们一般不会把一件小事扩大,只是就事论事,让孩子去做该做的事。
孕期“叉腰”让腰椎很受伤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孕妈为了让腰部舒服,在走路和坐的时候都会采用双手托住腰部,肚子向前倾的仪态,其实孕期这样“叉腰”是不对的。因为这种姿势会导致重心移到腰椎间,增加腰椎的受力,尤其是孕晚期,长期重心向后受压会导致我们腰部疼痛,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事实上,很多孕妈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行走、睡觉、坐立等姿势,而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是导致腰痛最为普遍的原因。
孕期护腰注意6个动作要领
1.睡觉最好取左侧卧位
到了孕晚期,随着胎儿的长大,子宫受到压迫会影响胎儿氧气的供给。采用左侧卧位可缓解子宫功血不足的状况,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为了能安全舒服的渡过孕期,建议准妈妈可以使用护腰枕,它可以托腹护腰,以培养孕妇正确睡姿,减轻孕期不适感。
2.不要坐过矮的凳子
当孕妈妈由站立改为坐时,应先用手在大腿或凳子扶手上支撑一下,再慢慢地坐下。坐时注意先稍靠前边,图老师双手支撑腰部向椅背方向慢慢移动,然后将臀部移到椅背处,挺直脊背,舒适地靠在椅背上,双脚平行叉开。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要坐过高或过矮的椅子,应已40cm为宜。
3.长时间站立注意变换姿势
孕妈妈在站立时应放松肩部,将两腿平行,两脚稍微分开,距离略小于肩宽,双脚平直。孕妈妈最好不要长时间站立,如果需要站立较长时间,则应选择两脚一前一后的方式,并每隔几分钟变换前后脚的位置,以免重心长时间落在同一条腿上。
4.走路时切忌疾行
孕妈妈在走路时,应挺直腰背、抬头、紧收臀部,脚跟先着地,步步踩实,注意保持全身平衡。可利用扶手或栏杆行走,切忌快速疾行,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5.上下楼梯要扶稳
准妈妈上楼梯时腰部要挺直,踩稳脚步,手扶楼梯扶手,落地后立即伸直膝关节,将重心移到该脚上后再举起另一脚。
你家宝贝是你自己带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呢?如果是让上一代一直带着孩子,孩子会疏离爸爸妈妈么?
现如今很多人为了工作,为了赚钱养家,生了娃娃以后就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但是随之问题就来了。
孩子和婆婆亲 母爱产生隔阂?
有宝妈伤心地反映,儿子出生后,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婆婆来带孩子,但现在发现,孩子和婆婆更亲,好像对自己这个妈妈就像是陌生人一样,逗他他也不理。宝妈开始担心婆婆对孩子的爱在时间和精力上比自己多,会影响她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怎么才能让宝宝分辨出哪份是妈妈的爱,而且这份爱是唯一的、特殊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自从发现问题存在以后,宝妈就把上班以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每天晚上坚持哄睡,夜里自己带。但郁闷的是宝宝始终最喜欢婆婆。这让宝妈又着实伤心了一把。
问题分析:孩子和妈妈不亲怎么办?
专家认为,其实妈妈产生这样的担忧和困扰也很正常,刚成为母亲,母婴之间会存在一种热恋式的亲密缠绕,不管是谁妨碍了这种依恋,母亲都会产生不快。
但其实,妈妈要知道,宝宝和自己永远是最亲近的人,因为你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们的生命是一体的,你孕育了孩子,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
所以妈妈首先要做的是放轻松,千万不能对婆婆或者其他家人有什么情绪上的抵触心理。另外,对于婆婆或是外婆这些长辈来说,自己孙辈的到来也算是夫妻tulaoShi.com给予婆婆的一些亲密补偿,也请妈妈们不要剥夺老人的快乐。
大家来支招:怎样让孩子和自己更亲密?
图老师小编支招:
妈妈要转变好自己的心态,要对婆婆以及带孩子的长辈表示出感谢,谢谢他们辛苦的照顾孩子。就算暂时孩子好像和你不太亲,但是没关系,孩子再稍稍长大一点以后,孩子会越来越和妈妈亲的,他会亲近妈妈喜欢的人,排斥妈妈不喜欢的人。
妈妈群支招:
一念之间:孩子的心,是高度敏感的,她能捕捉你真实的想法,如果你带她是以获取她的亲近为目的,她会想,这个人,又向我索要来了,就会警惕;如果你放下这份期盼,把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当做一种享受,让爱自然地流露出来,孩子不对你亲对谁亲?
水下掠艳: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和你亲,而是因为你打扰她了。
比如你下班了,想抱她,但她正在专心玩玩具,或者正在和婆婆玩,你可以先旁观,陪同,进而参与。在她高兴的时候、在她玩一个东西告一段落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来个幸福拥抱。
养育孩子是个幸福的过程,同时更是个艰辛的过程,除了要做好哺乳、换尿布、洗澡等护理工作,还要面对孩子的哭吵、破坏进行教养工作。可能对我们这些边缘人士来说,我们也只能奉劝新爸爸、新妈妈耐心点,这是为人父母的必经之路。
但实际上,繁琐的护理工作已让妈妈们精疲力竭,如果宝宝再哭闹、任性,那么这时妈妈眼中的宝宝将会由小天使变成小魔鬼,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都会对宝宝发一通牢骚。或许,发泄完之后,妈妈自己会好受些,并感觉这样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妈妈是否想过,挨批后,宝宝的心里感受?专家告诫:妈妈生气可以体谅,但在牢骚出口前必须得三思。
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妈妈们应避免6类最常见的牢骚,如下:
一、否定宝宝人格
妈妈正忙家务活时,一旦宝宝还粘乎乎,许多妈妈都会不耐烦地说:“烦死了,自己去玩。”可能妈妈自己没在意,可宝宝就会受到莫大的委屈而嚎啕大哭起来。
“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也不会。”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东西宝宝应该也要会,否则就“笨”。
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也有的妈妈会笑着对别人说:“你看,我的孩子真是没用,不会叫人。”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Tips: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二、让宝宝怀疑妈妈对自己的爱
有时妈妈故意要宝宝手上的东西,可宝宝不愿意给,过一会儿宝宝要妈妈抱,妈妈就会故作生气样说:“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经常这样,宝宝会很伤心的。
“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我。
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都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心理会产生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Tips:小小的惩罚有时能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自己的爱产生怀疑,要知道惩罚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伤心,而是要让宝宝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不对就可以了。
三、吓唬宝宝
“宝宝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打针。”“快躲到妈妈这里来,医生打针来了。”无论是责怪宝宝还是和宝宝玩,妈妈让宝宝听话的厉害办法就是医生打针,因为所有的宝宝都怕打针时的疼痛。妈妈经常用这种方法教育宝宝,反而使他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出口就是:“不好好看书,明天告诉你老师去,看他(她)到时候怎样惩罚你。”
警察叔叔抓坏人,这是妈妈从小教给宝宝的概念。宝宝怕警察叔叔带走也就是怕自己是个坏孩子。孩子一做错事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
Tips:宝宝难免做错事情,及时帮他纠正错误是妈妈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孩子纠正了,妈妈还应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四、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他的能力
“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它的错,它不知道为什么要快,也不知道怎样快,最关键的是平时妈妈的教导,怎样让宝宝有一个时间观念。
在宝宝眼里,他的作品可能已经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妈妈眼里,还是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宝宝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再做好一点,而没有顾及宝宝的心情。
宝宝不是天才,不是一生下来什么都会,成人会的东西宝宝不一定要会。不要妈妈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宝宝不会就说:“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会。”说多了,宝宝会的事情它也不敢做了。
Tips:妈妈用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TuLaoShi.com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五、拿孩子进行比较
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宝宝比别人孩子强,所以遇到宝宝比别人差,经常对宝宝出气,“你和别人一样大,为什么别人会,你怎么就不会,好好跟别人学学,不要老想着玩。”好像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那是应该的,而比别人的孩子差那就绝对不行,其实,妈妈的这种心态才真正要不得。
Tips:掌握孩子的个性与特点,并非别人会的东西,宝宝就一定要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宝宝的特别培养它的能力。
六、按自己的意愿命令宝宝
“不准吃饭时说话。”“不准抱着玩具睡觉”……太多的“不准”容易限制宝宝个性的发展。或许,许多妈妈会说,她们这样做是为了宝宝好。的确,哪有那么狠心的妈妈呢?可妈妈们想过没有,对于同样的问题,如果换种解决方式,是不是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些孩子天生运动神经就发达,他们爱运动爱体育。比如,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只要你不管他,他能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踢足球!相反,还有一些孩子,比如我们家的小懒虫就特不爱动。如果,你家孩子宁可一整天都窝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那家长就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小方法。想让宝贝们远离“沙发土豆”的噩梦,趁着春天动起来,那爸爸妈妈们要用点心了!
1.让锻炼身体成为全家人的生活习惯
每个周末,全家人应该一起到户外动一动。孩子很快就能适应。爸爸妈妈可以把一些体育活动也加进来,变成周末户外活动的一部分,然后固定下来,www.Tulaoshi.com这样孩子就会特别期待这一天。
2.别一大早就开电视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看电视,自己补觉或收拾房间,这种做法看似合情合理还很有效率,但实际上却大错特错!这会让孩子形成惰性,懒得动。不妨让他们吃完早饭后出去玩。这样,他们至少不会坐在那看动画片或打游戏。
3.玩什么最好要明确
如果你跟孩子们说,咱一起出去活动活动吧,那肯定没什么效果,因为诱惑不大!如果你跟他们说,咱来个家庭自行车比赛吧?或趁着春暖花开出去野餐一次吧!那孩子听了肯定会相当兴奋和期待。顺便带上飞盘或风筝,孩子会玩疯了,吃饭回家都顾不上了。
4.激发孩子“求胜”的心理
很多爸妈都发现宝宝有很强的模仿力,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常常看到爸爸妈妈做什么,孩子也会去进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小S女儿偷穿妈妈低胸装
12月15日,小S在微博晒出了女儿的照片。照片中,小S的女儿趴在地上与小熊公仔玩帅,还有一张女儿长大了的对比照,可爱的萌娃穿上了妈妈的低胸晚装,双手比出剪刀手。小S在在微博中写道:“怎么工作不管再怎么顺利,都是收工时最开心!”
看到小S的女儿照片,有网友在微博回复道:“许老三属于越看越好看型!”“能不能好好照相?!”
看到小S女儿穿着妈妈的礼服,真的很可爱。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小时候是不是都偷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大人的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这就是孩子所具备的模仿力。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甚至是还在妈咪的肚子里时,就已准备好和你做互动,此即为模仿的基本基本概念。一般所说的模仿都是强调动作,这是因为宝宝在出生前都是用听的,然而并没有研究方式可从听力来判断有无模仿力,仅能从动作表现来得知。
孩子的模仿力 出生便已具备
宝宝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具备模仿的能力。以目前来说,大概可以证明的是,模仿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
专家表示,从婴儿观察来看,满月的宝宝,当爸爸对他吐舌头,定宝延迟个两、三秒,敢跟着做出张开嘴巴、吐出舌头的动作,这样的过程与主动的吐舌头自我刺激是不一样的。满月宝宝的模仿并非立即的神经反应,神经反应与思考毫无关连,模仿能力基本上是需要透过思考的,当宝宝看到、思考再跟着做出来,此动作即为模仿而不是反射,且约莫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做得到。
基本上,模仿力大半会考量到孩子的视觉因素,小小孩眼睛的协调不是很好,一般误以为新生儿不具模仿能力,事实上只要靠近宝宝(在20公分以内的距离)、动作大一点,宝宝就能看得到你的行为举止,进而发挥与生俱来的模仿力。孩子从一出生起,大脑的配备已经具有对人模仿的能力了,只是用什么方式模仿,要靠父母后天的引导与训练。
孩子为何喜欢模仿
1、觉得好玩
模仿是孩子主动选择和你互动的过程,但当孩子模仿你的动作后,父母却未主时给回应,孩子就只是玩一下而已;相反地,如果爸爸张开嘴巴,孩子也跟着模仿,此时爸爸若能立即给与在向的情绪回馈,对着孩子说:“啊,嘴巴张开了!”孩子就会觉得十分有趣,也才能再引发他下一个动作。
2、学着生存
专家说,就物种发展学与动物学家演化的观点来看,人要生存就会学着观察环境、学着变动,环境与人是相互影响的。当孩子还没开始和环境互动之前,第一个所接触到的环境就是家庭。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小时候看到爸爸常打妈妈,待孩子大了之后,就容易模仿爸爸的行为,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事情,但假若早期亲子间的依附关系建立得够好,即使日后出现不好的模仿对象,对孩子的影响也就不会那么的大。
3、分清自我与他人
模仿必须是面对面的,才能看清楚对方,小小孩还无法清楚分辨“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透过模仿,可让孩子了解到,你和我是不一样的。早期的孩子会较以自我为中为,但到了一个阶段时,自恋感就会慢慢放掉,这是因为他开始知道对方也是独立的个体。
不要盲目限制宝宝的模仿力
只要是宝宝见到的活动,他都会印在脑子里,然后付诸实践。而这些举动表明,孩子的的认知能力已经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也就是说,孩子能够意识到它所模仿的动作是带有一定意义的。
孩子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像他所喜欢的人一样,因而在这种渴望的驱动之下,他会喜欢拿着妈妈的皮包或者穿着爸爸的皮鞋在家里走来走去。因为当他带着爸爸妈妈的随身物品时,他会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有种美妙的关系。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孩子测试自己与周围人群关系的一个过程:他去感受自己是怎样与其他人相像,而其他人又怎么与他自己相像(图老师整理)的。当他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较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会成为他可以模仿的目标。
模仿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自我存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每次都能对他报以微笑和鼓励,他就会努力做得更好。当你和孩子一起唱歌、做游戏的时候,你也可以尝试模仿他的行为,这种互相模仿是表扬和认可孩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当你模仿孩子的时候,他将感到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适当引导宝宝的模仿力
想要训练孩子模仿力的妈咪,不妨从以下4个部分来着手,只要循序渐进地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你的小宝贝在想什么,定能依照孩子个人的特质与能力给予他适当的刺激,提升他模仿能力!
Step1 排除孩子的情绪问题
有情绪困扰的孩子模仿力非常局限,即使能够记忆也不会有弹性,这样的记忆是强记的,没有发挥的空间,当孩子没有任何困扰时,才能够尽情的发挥他的创造力,也才是有效的模仿。因此父母应先正视孩子的情绪问题,排除其情绪上的障碍后,再开始训练他的模仿能力。
Step2 说出孩子的感受
举个例子说,当以咪带着孩子外出,看到弱者时,不可和孩子说:“他好可怜喔!你要去帮助他。”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这样咄咄逼人的态度只让孩子倍感压力,相反地,应是由大人来照顾孩子。妈咪不妨改个说法:“宝贝,你觉得他好可怜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办对不对?妈咪了解你的感觉。”试着帮孩子说出心里的无力感,孩子就不会感到无助了。
Step3 引导孩子与你互动
父母若听到孩子不停了讲101大楼,甚至讲出101人力银行等不具意义的话语,这就表示孩子已在乱想,把自己框在自我世界中学习,但是这样单向的学习绝不比你来我往的模仿力来得聪明。父母可以导正他的想法,让孩子和你互动,爸比妈咪不妨尝试和他说:“对啊!101大楼,好高喔!”而不是叫他停止乱讲。父母要先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诱使孩子与你互动、模仿你,而后给予回应,接着再引发他继续的模仿,几次之后就能成为比较长期的记忆。
Step4 慢下来听听孩子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