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
相反的,照镜子是孩子自我认识的过程。宝宝4、5个月时,宝宝对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很感兴趣,而且他们还不能意识到镜子里的孩子就是自己,出于好奇他们会用手去摸镜子里的孩子,用手拍打;为吸引对方的注意,他们还会模仿镜子里孩子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还能促进他们视觉、触觉、听觉的发育。
一般来说,宝宝到了1岁多时才能意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而这个过程是他们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
每个做父母的都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都会在宝宝入园后,给宝宝报各种兴趣班,希望可以借此来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兴趣。父母的这些想法也是正确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开始学些东西有好处。那么,在孩子上兴趣班有4大常见的误区,父母们你们知道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误区1: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2: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误区3: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孩子跟大人一样,也有思想,会思考自己的个性和存在的价值;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对生命的许多感受也是和大人一样的。另外,他不仅对自己的身材、外貌很敏感,也会评价自己的个性,会希望自己更聪明更强壮,更为大家所喜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
所以,对孩子生理和个性上的任何评论,都会影响到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是自卑还是自信,是虚伪还是诚实,是懦弱还是坚毅,是猥琐还是庄重,这些都和我们对他的态度有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组织一批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上前线作战。出发前,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并未对犯人进行过多的说教,而是让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专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每一封信都告诉亲人,自己的表现非常非常好。专家们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开赴前线,专家又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英勇作战等。自然,亲人们的回信都充满了惊喜和赞赏。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英勇战斗。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外部环境的暗示,使得自己的言行和个性出现某种倾向。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一些演员如果长期扮演某类角色,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就会表现出那类角色的特质,以至于不演戏的时候,看上去还是像那类人。
人能够通过扮演一种角色而成为那种角色。长久的扮演,会让人向那个角色的本质靠拢,最后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那种人。有时候,自己都会分不清是在扮演还是真实的自我,习惯成自然,这就是扮演的改造作用。既然如此,你要让孩子成为什么,首先就要让他扮演什么,要给他定位,让他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标准,便于他入戏。告诉孩子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标准。
凡是练习书法的人,都是从临摹开始,而临摹的第一步,必然是选择好的范本,从正面的模仿入手。固然,为了纠正错误,老师也会将错误的笔法、不美观的结构、奇奇怪怪的书写姿势等展示给同学们看,以起到警示作用,但那只能是偶然为之,(即使这样的偶然为之,也会引起一部分同学的好奇和模仿,甚至故意为之,以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如果经常演示,那就是强化错误,引入歧途了。
我们对孩子的正面评价,也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一个临摹的范本,哪怕他一时达不到,那也只是程度问题,至少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而负面的评价,却犹如对错误的展示,稍有不慎,后果严重。
父母往往会肆无忌惮地为孩子贴上标签,譬如,你是个懒惰(散漫/自私/怯懦/不负责任……)的人!你根本就不想努力(上进/拼搏/改变……)!父母在说这些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对孩子的伤害,因为孩子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从属者,是他供养的,天生就是一个听教训的人。但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单位上,假如领导也这么训斥你:你就是想偷懒,你根本不努力!你会怎样?
在一个家里,如果妻子责怪丈夫:你太没本事了,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看别人……或者丈夫挖苦妻子:你成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家也没收拾好,人也邋里邋遢,你看别人&helli(m.tulaoshi.com)p;…那这个家一定是没法安宁了,而且被责怪的一方,也许真的就变成你所描述的那种人。
但同样性质的话,我们对孩子却经常脱口而出,这些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的期望,很可能会像魔咒一样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孩子是有自尊的,对孩子的任何评价都不是一件小事。对孩子的个性可以认真地讨论、剖析,提出忠告,却不能粗暴地指责。当然,一味地表扬,以至于偏离了实际的情况,也会让孩子迷惑,一旦孩子对你的评价产生怀疑,鼓励也就失去了作用,甚至走向反面。外部评价往往成为自我评价的依据,最终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评价是成长的导航系统,你现在怎样评价他,将来他就很可能成为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