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最为常见的婴儿辅食之一,许多宝宝到了添加辅食阶段,父母都会选择米粉,那么,您知道如何科学添加米粉吗?今天就跟随图老师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婴儿米粉自制还是购买袋装米粉?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逐渐进步,米粉的制造技术也在随着进步,买米粉已然不像以往那样困难了,袋装的冲调米粉成了许多父母的首选宝宝辅食。可到底是传统制作的米糊好呢亦是冲调的婴儿米粉好呢?图老师小编认为,从各个角度来看,制作好的冲调米粉略胜一筹。
从营养上来将,袋装米粉添加了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是自制米糊无法比的。家庭自制米糊大多选用精制大米,大米内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已然被剔除,所剩营养不多。从卫生来将,现代制作米粉的技术已经尤其成熟,只要厂家正规生产,消费者从正规渠道所购买的婴儿米粉都是值得信赖的。从所耗时间上来将,家庭自制米粉少则半小时,而使用袋装米粉冲调只需几分钟,省时省力。当然,传统自制米糊并非一无是处,只是相对起来,袋装的婴儿米粉优势比较明显。
婴儿米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宝宝长到3~5个月时,应该及时科学添加辅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婴儿米粉。对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婴儿米粉相当于我们成人吃的主粮,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一天需要的主要能量来源。小宝宝吃米粉,像我们大人吃饭一样,是为了消除饥饿,补充能量。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添加婴儿米粉的同时,还应坚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两种形态的食物在这个阶段是同等重要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ger/)宝宝吃婴儿米粉应该吃多长时间?
小宝宝在出生后前3个月里唾液腺非常少,唾液腺中所含的淀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淀粉酶也是相当少的,如果这个时候就给宝宝喂婴儿米粉,很不容易消化。一般来说,在宝宝4个月时,可以开始为宝宝添加米粉,由少到多,逐量添加。米粉可以吃多长时间,并没有具体规定,等宝宝的牙齿长出来,可以吃粥和面条时,就可以不吃米粉了。
米粉种类很多,妈妈该怎么选择呢?
按常规,米粉的分类是按照宝宝的月份来分阶段的。第一阶段是4~6个月的婴儿米粉,此阶段的米粉中添加和强化的是蔬菜和水果(有的也会添加一些蛋黄),而不是荤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小宝宝的消化。第二阶段是6个月以后,此时婴儿米粉里常常会添加一些鱼、肝泥、牛肉、猪肉等,营养谱更为广泛。妈妈选择米粉时,可以按照宝宝的月份来选择不同配方的米粉。当然,除了注意月份,妈妈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需要,挑选不同配方的米粉,如交替喂养胡萝卜配方和蛋黄配方的米粉等,以让孩子吃得更均衡、更全面一些。
学龄前儿童正是长个子的关键时刻,那么此阶段的孩子需补充什么样的营养呢?以下本文为您解析。
学龄前儿童对水的需要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不管是任何营养素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与排泄,都与水关联;水亦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物质;水不仅可以调节体温,并可以止渴。体内的水量伴随着年龄、性别、胖瘦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年龄越小,体内含水量越多;脂肪组织越多,含水量越少,因此,肥胖者体内含水量往往较少。
水的需要量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与热量的需要。另外,温度的变化、人的活动量和食物的性质,也影响水的需要量。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对水的需要量为90~100毫升。腹泻、呕吐时排水量增多,对水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多。
体内水的供给来源有3个:一是饮入的液体量;二是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三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水。体内水的排出有3个途径:一是通过肾脏排出;二是通过皮肤和肺排出;三是通过肠道排出。儿童每天水的周转比成人快,有利于排出体内的代谢物;但对缺水的耐受力较差,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平衡失调。当水的摄入量不足时,则可发生脱水现象;TuLaoShi.com反之,当摄入的液量过多,则又可能发生水肿。
学龄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
热能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它来自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热能。蛋白质每克产生17千焦(4千卡)热能,脂肪每克产热38千焦(9千卡),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17千焦(4千卡)。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热能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生长发育、活动等方面的需要。所谓基础代谢是指儿童在安静的状态下维持体温、肌张力、心跳、呼吸、血压、器官活动、腺体分泌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量。由于儿童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所需热能也相对较多。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热能。一般来说,每增加1克体重,需要摄入19.98千焦(4.78千卡)的热能。如果膳食热能供给不足,儿童的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顿。同时,儿童活动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所消耗的热能也就越多。
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每千克需要418千焦(100千卡)热能,所需热能由三大营养素提供。这三种营养素的适宜比例为: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5%~35%,碳水化合物占50%~60%。
热能供给不足,可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热能供给过多,又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症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对蛋白质的需要
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它是构成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要的物质。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蛋白质的供给特别重要。每天应供给足量的蛋白质,一般每天需45~55克。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其热量需要量每日约为6688千焦(1600千卡),则蛋白质的供热量最好能达到每日836千焦(200千卡)。
除了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数量以外,还应尽量使膳食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适合儿童的需要,这就是说还要注意孩子饮食中蛋白质的质量。这就要求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类蛋白质的量要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1/2。可从鲜奶、鸡蛋、肉、鱼、大豆制品等食物中摄取。其余所需的1/2蛋白质可由谷类食物提供,如从粮食中获得。
学龄前儿童对脂肪的需要
脂肪是一种富含热量的营养素。它主要供给机体热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构成人体各脏器、组织的细胞膜。储存在体内的脂肪还能防止体热散失及保护内脏不受损害。
体内脂肪由食物内脂肪供给或由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转化而来。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的热能相对高于成人。膳食中供给足量的脂肪,可缩小食物的体积,减轻胃肠负担。如果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都将过分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膳食中脂肪缺乏,儿童往往体重不增、食欲差、易感染、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病;但热能摄入过多,特别是饱和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体内脂肪储存就要增加,就会造成肥胖。日后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凶险性就会增加。
脂肪来源有动物脂肪和植物油。植物油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熔点低,常温下不凝固,容易消化吸收。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含胆固醇较高。
学龄前儿童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是供给机体热能量经济的营养素,也是体内一些重要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还参与帮助脂肪完成氧化,防止蛋白质损失;神经组织只能依靠碳水化合物供能,碳水化合物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有特殊作用。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导致热能摄入不足,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机体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热能摄入过多,则造成脂肪积聚过多而肥胖。
许多食物含碳水化合物,粮谷类、薯类、杂豆类(除大豆外的其他豆类)等,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因此,在安排儿童膳食时,应注意选用谷类、薯类和杂豆类食品。这样,既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又能补充其他营养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