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面部皮肤泛红,甚至连一条条扩张的毛细血管都清晰可见;有的人身上会有或大或小、或红或青的胎记,皮肤上的这些小问题若不注意,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大麻烦。 胎记颜色只是表象 出生时,很多人身上都会带着各种各样的胎记。民间按颜色形象地分为红胎记、青胎记……这样分虽然形象,但颜色仅仅是外在表象,同一类颜色可能是不同疾病导致的,同一种病也可能长出不同颜色的胎记。因此,我们应该对各种胎记有所了解。 红胎记。有些人称之为血管瘤,是脉管疾病的一大类,现在学者们将之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婴幼儿出生时血管瘤不一定存在,出生后发现,会迅速长大;血管畸形一般出生时即存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的发展变化,但随着身体的立、卧,会发生大小和颜色的变化;毛细血管畸形(鲜红斑痣)的颜色从淡粉色到紫红色不等,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加深增厚,甚至有结节增生。 青胎记。包括4种情况:太田痣,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额部、眶周、颧部等)生长的蓝色斑片,不凸起,没有毛发,一般等到斑片稳定后开始治疗;伊藤痣,分布于胸肩部,其组织学和治疗同太田痣;蒙古斑(又称儿斑),多见于臀部,3~4岁可消失;蓝痣,有些色素痣由于色素及分布异常,呈现为蓝色,其治疗以手术为主。 黑胎记。黑素细胞痣,大小不一,面积大、有粗大毛发的常被称为兽皮痣。这种痣由于位置较深,除了较小的可以激光治疗外,其余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褐色胎记。常见的有咖啡斑、贝克尔痣、雀斑样痣。此外,I型神经纤维瘤病人的皮肤上常常有牛奶咖啡斑和腋窝雀斑。 总之,胎记仅仅是外在表现,具体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差别很大,发现后要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红胎记,健康的定时炸弹 胎记中,最常见的就是红色的婴幼儿血管瘤,多数在出生一段时间后发现,出生后1年内(尤其前半年)生长迅速,1~2年进入消退期。虽然婴幼儿血管瘤有自身的消长规律,但其在生长期内可对周围组织器官压迫、侵蚀,并诱发溃疡,造成以下损害: 1.溃疡。婴幼儿血管瘤溃疡发生率为5%~21%,引起持续疼痛,患儿哭闹不止、喂养困难,还会引起出血及感染。 2.容貌损害。由于血管瘤对周围组织的侵害,溃疡、感染的发生,正常组织受到损害,消退后常常会留下色素脱失,形成花斑,甚至会形成瘢痕,影响外观。 3.功能损害。有些肿瘤发展快,体积较大时会挤占周围器官,比如眶周的血管瘤可能影响视功能。血管瘤继发的严重瘢痕可牵拉周围组织,引起功能障碍。 婴幼儿血管瘤在发现后一年内,尤其是前半年发展迅速,所以应在发现后尽早治疗,一般出生后7天即可治疗。一般采取激光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初期可抑制血管瘤增长,增生期可促进血管瘤的消退,消除期可消退残留的毛细血管扩张。激光治疗还可加速血管瘤溃疡愈合,减轻疼痛。此外,还可通过口服药物、注射和外敷局部药物、加压疗法、手术治疗。 红脸蛋慎用化妆品 不管天冷天热,脸蛋总泛着一团红,有时还会有血丝,我们常形象地称之红脸蛋或高原红。对于这类人,需要问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不是遗传;其次,家在哪里,例如有些从青海来的患者,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出现高原红;第三,户外活动多不多,比如登山、摄影爱好者,风吹日晒会导致脸红;第四,使用什么护肤品,例如长期用祛斑霜就会有影响。此外,仔细观察一下,如果年龄在50岁左右,脸上有一小节一小节的血丝,显得很不干净,可能是因为年龄大,皮肤变薄,从tulaoshi.com而产生血丝。容易红脸蛋的人,要避免风吹日晒,刮风时出门要戴口罩;避免忽冷忽热,冷天出门最好围个围巾;不能随便使用护肤品,一些含激素的药物或伪劣化妆品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加重红血丝;戒酒、少吃辛辣食物。此外,不要轻易相信某些化妆品的去红功效。平常使用化妆品,多数只能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最多只能保证血丝不再进一步发展。
夜奶 赶快给宝宝戒了吧
很多的妈妈看到宝宝半夜醒来,大多都是选择用喂奶的方式来让宝宝再次睡觉。但是,给宝宝喂夜奶事实上是非常不好,不利于宝宝的成长,而且对于妈妈们来说也非常的劳累。那么,应该开始给宝宝把夜奶给断掉。妈妈应该怎样科学调理呢?
在宝宝还小的时候难免会吵吵闹闹不愿睡觉,很多妈妈习惯用宝宝喂夜奶的方法来制服宝宝的哭哭啼啼。当妈的人一定都深有体会,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遇到的问题更多。其实给宝宝喂夜奶,不仅会惯坏宝宝、累坏妈妈,而且很容易使得宝宝发胖,不利健康发展。 喂夜奶的4宗罪 第一罪:累坏妈妈休息难 有些宝宝一旦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得给他喂几次奶。醒来之后,妈妈再次入睡往往较难,这样,大人休息不好,最累的还是妈妈。 第二罪:迷糊喂奶有危险 因为宝宝要不分昼夜按需哺乳,因此只要宝宝夜里稍微有动静,新手妈妈就条件反射把乳头塞给宝宝,即使自己还没有完全醒来。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通常宝宝都会吃几口就不知不觉又睡着了,如果妈妈也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意外。这种例子已屡见不鲜,还望新手妈妈们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罪:过度喂养易长胖 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宝宝吃夜奶时,妈妈会任由宝宝吃个不停。如此一来,宝宝较为容易过度喂养,并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宝宝以后的生长发育。 第四罪:易长龋齿不健康 长期吃夜奶,尤其是当宝宝长乳牙了,还在吃夜奶的话,很容易引起龋齿。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吃夜奶并不仅仅是宝宝自己养成的习惯,也是妈妈们一度迁就的结果。夜里,宝宝一哭闹,妈妈就会心软,不自觉就给宝宝喂奶了,这样时间长了,宝宝也知道只要一哭就有奶喝,逐渐的就养成喝夜奶的习惯了。 宝宝什么时候不再需要夜奶喂养? 当宝宝到了4~6个月的时候,所需的营养越来越丰富,已不局限于仅仅从母乳和配方奶中汲取,这时就要慢慢开始添加辅食了。随着各种果泥、肉泥、米粉和米饭的补充,宝宝也不会那么饿了,睡眠也会更有规律,晚上一觉睡的时间会更长。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妈妈们就可以逐渐给宝宝断夜奶了。 如果孩子夜间自主醒来要喝奶,首先要确定喝奶量。如果此次喝奶量与每次相同,说明孩子还是饿了,应该坚持夜间喂养。如果喝奶量少,仅是安慰性的,可以逐渐往后拖延夜间喂养时间,进而逐渐剔除此次夜间喂养。 拒绝夜奶 如何科学调理(一) 孩子需要夜奶,除了真正饥饿原因外,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宝宝对母乳喂养的依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宝宝戒掉喝夜奶的习惯呢?图老师小编告诉你,科学调理才能事半功倍哦! 善用奶嘴 妈妈下定决心断夜奶,就不能因为宝宝啼哭就心软了。有时候宝宝哭闹,也不一定是因为他很饿,也可能是想要吸吮的感觉,这时妈妈可以给他一个安抚奶嘴吸吸,起到一点安慰代替作用,或者妈妈可以尝试用其他办法转移注意力。 科学减奶,循序渐进 要帮宝宝戒掉夜奶,妈妈要先从自身下手,要克服宝宝一哭就不忍心的心态,还要有计划地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的喂养次数。从第4个月起,就可以去掉夜里的一顿奶,然后慢慢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比如从4次到3次,再到2次,1次,让宝宝慢慢习惯。当宝宝添加辅食后,可在晚餐临睡前,喂宝宝吃一顿米粉或其他辅食,因为多样化的食物比单一的奶粉 更有饱腹感和不易被消耗。 拒绝夜奶 如何科学调理(二) 调整睡眠时间 宝宝的睡眠是有周期的,一个周期在60分钟左右,周期结束后会自动醒来,如没有饥饿感或尿意,便会自动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宝宝若正在睡眠周期中,请不要去打扰他。5个月左右的宝宝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4小时,这时期大多数婴儿夜间不吃奶,能睡长觉,持续睡6小时以上。 延迟最后一顿奶 可以先把宝宝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延迟,到10点左右,把他喂饱。若宝宝在3、4点仍醒来,先哄他,给他水喝,不要喂奶,妈妈要明白只要睡前吃饱了,宝宝基本不会饿。耐着性子哄宝宝,用手轻拍宝宝哄他睡觉。如果刚开始尝试这方法时,宝宝喂水后仍然吵闹不止才喂奶。奶粉要冲得比平时稀一点,慢慢地他就会延长连续睡眠的时间了。早产儿不能猛补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早产儿一定是瘦瘦小小的,柔弱不堪,似乎和肥胖这些形容词扯不上关系。但是,在早产儿出生以后,猛吃猛补身体长的非常的快。这样做有时候并不好。
早产儿生长过快 长大后易患高血压、糖尿病 早产儿并非长得越快越好,最好是在出生后两年内慢慢赶上正常同龄儿,如果追赶太快,不仅婴幼儿时期容易肥胖,成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会更高,且成年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会远远高于巨大儿。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不难理解,早产儿出生后,为了让他们的体重、身高早点儿赶上正常同龄儿,很多家长的做法和刘女士一样——过度喂养。然而,1岁左右是人一生中脂肪细胞生长积累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对1岁左右的孩子长期过度喂养,导致其热量摄入过多、生长发育过快,就会导致其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大大增加,甚至比一般人多很多,因此很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孩子成年后不注意饮食(如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或运动过少,就会造成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肥胖问题就会更严重,相应地,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和肥胖关系密切的疾病的风险也会高很多。 早产儿有个追赶性生长期 合理喂养即能赶上正常同龄儿 很多家长觉得早产儿先天发育不足,所以后天得好好补一补,其实大可不必。 20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出生时体重轻的婴儿会出现加速生长,而出生时体重重的婴儿则出现了减速生长。这是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轨迹、向着遗传所确定的目标前进的。出生时体重轻的早产儿为了接近遗传所确定的生长轨迹,就要采取追赶生长的方式,即m.tulaoshi.com以超过相应年龄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长,以便重新回到其原有的生长轨道上,医学上称之为追赶性生长。 王伟说,正常情况下,70%~9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6个月会出现一个追赶性生长期,这时只要让他们合理饮食、睡眠充足、适当锻炼,多数都能在两岁内赶上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平。如果早产儿出现发育迟缓等问题,在排除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后,要及早带孩子上医院检查是否存在激素缺乏等疾病。 科学喂养 让早产儿壮而不胖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逐年上升,一些地区早产儿发生率已达到10%,怎样合理喂养才能让这些早产儿茁壮成长但不肥胖呢? ●坚持母乳喂养 与足月儿妈妈的母乳相比,早产儿妈妈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热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抗体等,以满足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需要。然而,由于早产儿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导致早产儿妈妈的乳房不能得到宝宝及时的吮吸,常常奶水不足甚至没有。对此,王伟建议,早产儿妈妈可以从产后的第一天开始用正确的方法挤奶,以刺激乳汁分泌。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挤出来的奶存放在洁净的瓶子里,送给重症监护室的宝宝吃。 ●按需哺乳 早产儿妈妈总怕宝宝吃不饱,所以会很频繁地给宝宝喂奶吃,这样做很不妥。王伟说,刚出生的宝宝,他饿肚子的时候会哇哇大哭,吃饱了以后,即使面对再好吃的东西,他也不会多吃一口,甚至会把东西吐出来,这些都是饱食中枢在起作用。如果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经常喂奶喂到宝宝吃不下为止,时间一长,就会破坏宝宝的饱食中枢,导致他不知饥饱,以后只要妈妈喂奶了,他就会吃,进而造成热量、脂肪摄入过多,引发肥胖。 ●出生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 通常,健康宝宝出生4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但是对于早产儿来说,最好等到出生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 一方面,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酶活性低,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可能引发腹泻等疾病;另一方面,容易让宝宝摄入过多的脂肪、热量、糖分等,可能引发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