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气时怎么办
孩子生气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孩子经常为所欲为地发脾气,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孩子生气时,家长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为孩子泄气。
(1)要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引起孩子生气的原因很多,包括挫折、委屈、孤独、要求得不到满足等。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其生气的程度和问题的严重性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家长在孩子生气时要认真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而生气?是因为大事还是小事?问题严重不严重?只有了解到了孩子生气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孩子的生气问题。
(2)在孩子因正当理由而生气时,大人要尽快使孩子平静下来。其办法是亲近、安慰孩子,用身体的接触(如搂抱、抚摸等)和恰当的语言进行劝导。还可开个玩笑或讲个故(m.tulaoshi.com)事,这样,孩子会很快从愤怒的情绪中摆脱出来,恢复平静。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3)在孩子因不正当理由而生气时,家长要进行教育,不能迁就。但要注意,只能就事论事,而不能不停地数落其过错,特别是不能将孩子的以往过错重新翻出来,数罪并罚,非但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火上烧油,气上添气。
(4)如果孩子生闷气,可通过游戏或劳动活动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发泄。待孩子情绪发泄出来后,家长要帮他一起分析生气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生闷气。
幼儿独占玩具和食物怎么办
我们认为对幼儿独占玩具和食物这一问题有4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树立榜样、对榜样的评价和讨论、培养分享动机、建立分享规则等。前两种方法大家常用,这里主要介绍后两种。
(1)培养分享动机。要想让幼儿经常地、自觉地进行分享,就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外部监督力量,这需要幼儿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分享的愿望和动机。而这种动机首先来源于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过程中和分享后所体验的愉快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强化、巩固这种愉快感。老师可以说,李扬,你看,你把Tulaoshi.Com玩具给王红玩,她有多高兴呀!以后,她肯定会做你的好朋友的!分享行为如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则幼儿会更容易记住它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要培养分享动机还需提高幼儿的思想认识,让其摆脱自我中心化思维。并让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角度)去体验或感受,从而达到情感换位(移情)和摆脱自我中心的目的。
(2)建立分享规则。分享规则对于幼儿分享行为的建立与保持也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有效的外部强制因素。对争抢玩具,教师的常见对策是轮流制,即让××玩几分钟,再让××玩几分钟。这种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处理争端,但长期效应不佳,它使幼儿变得更加爱告状、自我控制力差等。较好的办法是教师在班级里建立玩具分享制度,让每个幼儿根据制度来分享。我们提倡先来后到制度,即先拿到玩具的幼儿可以尽情玩到不想玩为止,其他想玩的幼儿可以把自己的意愿告诉给正在玩的儿童,但绝不能抢。教师的任务是提醒玩完的幼儿把玩具主动交给下一位并鼓励这种行为。
当然,这种制度刚开始实施时也会有很多意外情况和一些混乱,如有的幼儿一直占着玩具不放,怎么也玩不够,但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幼儿就会认识到,如果别人也这样做自己将没有玩具,因此,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分享。这时教师再辅以榜样法、评价鼓励法等,则效果更佳。
孩子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有哪些?
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咬吮手指
这是一种典型的焦虑不安和精神紧张表征。这种行为通常反映的是儿童内心缺乏安全感。
2、偏食、挑食
这是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其结果会使幼儿营养失衡或产生厌食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3、说谎行为
绝大多数幼儿都会说谎,但是动机和类型也不尽相同,有想象与现实混淆;有为达目的有意识说谎等。
4、攻击行为
主要成因有:通过传播媒介习得;来自家庭长辈教养方式的影响;教师教育方式欠妥等。
5、退缩行为(m.tulaoshi.co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表现为胆小、孤独,对他人不感兴趣,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情绪不定,喜怒无常,会无缘无故地哭笑。
6、破坏行为
幼儿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
无意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有意破坏行为如果属于好奇心与探究心理、盲目模仿心理等几种因素造成的,家长也不必惊慌,这些破坏行为是幼儿思想活跃的表现。如果有意破坏行为属于报复、发泄、嫉妒、逆反、任性及满足个人要求等,家长、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