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造成无意损坏。
3、孩子不懂的珍惜,不知节约。
4、孩子做事不够耐心细致。
5、孩子的好奇心理,驱使其把东西拆开看一看。
1、教给孩子使用物品的方法。使其知道东西如何使用;知道哪些东西是容易损坏的;应该在使用中注意什么。如轻拿轻放,不能摔,不要靠近等等。特别容易损坏的,可以尽量少让孩子使用。
2、通过手指游戏、影子游戏、扣扣子等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并提供大小、轻重适合孩子使用的物品。
3、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物品,培养节约的习惯。
(1)让孩子懂得损坏的东西难以复原的道理。如:图书撕坏了就不能变新;杯子打碎了就不能再使用。
(2)不要给孩子太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控制孩子使用物品的数量。
(3)孩子损坏东西后,家长不要立刻补足,要让孩子明白缺少这一东西是很糟糕的事,接受“后果”教育。
(4)损坏东西后,由孩子承担部分责任,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弥补过失。
(5)通过文学作品对孩子施以影响,让孩子从大的方面知道,我们的国家还有许多地方不富裕,还有许多孩子不能上幼儿园;从小的方面知道,懂得节约的孩子是好孩子。
4、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习惯。可以经常让孩子做些细致的事,如粘贴图书、学钉扣子、洗手帕等。
5、如果是因好奇而损坏物品的,家长也许会从下面这个故事里得到启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我的儿子把我珍贵的金表拆了,让我痛打了一顿”。陶行知说:“也许你打落了'中国爱迪生'”。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
(1)在不损坏物品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孩子的探索行为。
(2)如果东西不能拆的话,家长可以用其他方法,如参观、讲解等方法,让孩子明白问题的答案,满足孩子的探索心理。
6、最后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切忌在孩子损坏东西后才大发雷霆。因为孩子在损坏东西后总是很害怕的。家长的严辞厉语容易造成孩子逃避过失或产生逆反心理。
无论是孩子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还是别人损坏了自己孩子的东西,家长都应本着宽容和耐心的态度。是孩子损坏了别人东西的,应带孩子们登门道歉,或让孩子有所表示,如赔偿;是别人损坏了自己孩子东西的,应教给孩子原谅别人,家长也应先向别人伸出友好的手。
用“破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三到五岁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鹭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
这时,家长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孩子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对策: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
如果孩子好奇地想知道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总想弄明白不停转动的大座钏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电视机里是否真有个会讲话的小人儿?那么,您修理家中物件的时候,不妨让他也来参与。您可以当着他的面拆卸家中废弃的物件,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可以让“好奇宝宝”来操作。
不要责备“笨拙”的探索者
三到五岁的孩子,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例如一不小心就把桌子上的杯子打翻了,或是把玻璃瓶打破了。其实,他不是故意的,您应该更耐心些,您可以责怪他,但目的是让他懂得什么是危险。
对策: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
对孩子无心造成的过失,您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您拿来扫帚和畚箕。让孩子善后要比严厉地责备他好,毕竟他不是故意的。
孩子无法控制他的“蛮力”
孩子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他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气力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家里会出现抽屉被拉到地上,东西被摔坏等现象。这也是他的正常行为,是孩子在学习与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总之,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您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他领会,哪些事他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他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孩子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
对策:和“野蛮宝宝”玩“温柔游戏”
如果孩子拉抽屉的力气用大了,不妨再让他慢慢地轻轻地拉一次。让孩子尝试从轻到重地使用他的力气也能使他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但这对周围环境的伤害却小多了。
他用“破坏”来“抗议”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他最近的动向。说不定他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您对他过于严厉。有时候,孩子外在的破坏行为也是他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孩子只是觉得孤单,也许他只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对策:和你的“抗议宝宝”谈一谈
三到五岁的孩子有无穷的精力,孩子善于“破坏”的背后很可能藏着一颗渴望探索的心。您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特别是我们的独生子女,让他多和邻居家的同伴玩耍,节假日多去参加集体的游戏活动。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谈一谈,了解他最近有些什么烦恼,或是他有什么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经常有意无意地去破坏手中的玩具,特别是那些大人按照他们的方式专门为孩子的成长年龄而准备的玩具,总是被孩子们破坏得更严重。布娃娃被咬烂了鼻子,小帆船的帆与船身分了家,塑料小鹿的角剩了一只……真是不胜枚举。
幼儿的这种破坏性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无意破坏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如递给孩子一件新玩具,他刚接过去,就把手一松,“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坏了。这个时期的幼儿由于反应协调机能还很弱,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他们的“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对于幼儿的无意破坏,主要通过一些生理和心理训练来解决。
如用不易摔坏的木制玩具教幼儿分别做单手、双手抓握动作,训练上肢肌肉的力量;用玩具琴让幼儿弹拨,用铅笔、蜡笔等让幼儿划、画、涂、写,训练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用塑料杯、碗盛水,让幼儿捧着慢慢行走,要求水不洒出来,以训练注意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实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的无意破坏行为会大大减少。
孩子想破坏玩具只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些漂亮好玩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成的。换句话说,他其实就是想了解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玩具本身对他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所以有时候他就像面对一个讨厌的人一样使劲砸碎玩具,然后再研究隐藏在里面的让他感到神秘的东西。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其智力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对于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父母应理解。关心,并支持孩子的这种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孩子买一些能够拆装的玩具,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玩具原理的问题。对大一点的孩子,可给他准备一把小钳子、小螺刀等工具,让他们自己拆装。如果对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批评、怒斥,会冷却孩子的好奇心,扑灭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能力。
当宝宝7~8个月大时,开始出现用双手撕、丢东西等动作,到了1岁左右开始学说话时,“破坏”行为会变得更加花样繁多,令家长大为头痛。孩子爱破坏,并非是他在胡闹,而是和孩子的成长相关,父母应了解孩子发展的历程,协助他掌控自己的动作,才能有效引导孩子的行为。
案例1
刚学会走路的小妤还不会说话,但总是扯着妈妈的衣服咿咿呀呀地吵着要妈妈手中的手机,任妈妈怎么哄她、安抚她,都无法转移小妤的坚持,她越叫越大声,甚至还大哭起来,最后妈妈只好妥协地把手机给了她,这才让小妤安静下来。这已经是半年来的第三只手机了,前两支已经在小妤手里四分五裂了,看来这只也是凶多吉少。妈妈也曾试过给她模型手机,没想到小妤一下子就认了出来,不愿意玩,非要真的不可,对小妤这个昂贵的“爱好”,妈妈可真是一筹莫展。
案例2
午餐后,小杰不小心把餐桌上的碗推落到地上,碗破了,发出响亮的声音,小杰没有被吓哭,倒是吓得妈妈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小杰还开心地捡起了碎片交给妈妈,虽然小杰没有因此受伤,但也让妈妈捏了一把冷汗。但让妈妈头痛的是,不知道小杰是喜欢上了碗摔破的声音,还是好奇妈妈惊慌的神情,现在这样的戏码一天可以上演好几回,逼得妈妈只好把家里的餐具全部换成了摔不破的塑料制品,就算这样,妈妈还是担心家里得花瓶等玻璃制品能不能逃离小杰的“荼毒”。
孩子为什么爱破坏?
“破坏”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出现的现象,原因可能来自孩子动作发展上的需要或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然,也可能是孩子为了博取注意,而导致的类化行为……虽然每个孩子所展现出来的“破坏”状况、程度虽都不相同,但每一次“破坏”行为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真像”。
来自好奇心及探索欲望
当妈妈走进房间的时候,不禁尖叫一声,因为她可爱的儿子正在把她昂贵的化妆品往外挤,还把自己涂了个满头满脸,看着快被挤空的瓶子,妈妈真是欲哭无泪。
3~5岁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能接触到的一切,孩子都希望摸一摸、动一动,甚至试着操作一下。他们会想:“这是什么?它能做什么?要不我自己也试试?”孩子的尝试过程,往往不小心就闯了祸,引起父母的震怒。
父母对策
对孩子因探索欲望造成的麻烦,父母要耐心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碰的,而什么是有危险不能碰的。有时候,父母甚至可以利用一些已经废弃的物品,和宝宝一起“破坏”,在破坏中让宝宝学到知识,又不会惹出麻烦,更不会浪费家中的值钱物品。
孩子还不能控制某些事
圆圆一定要帮妈妈把绿豆汤端到餐桌上,妈妈说他不会,他坚持说自己能做到,于是妈妈只好把绿豆汤交给圆圆,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朝餐桌走去,谁知手一晃,整盆绿豆汤就全部倒在了地上,还砸坏了刚买回家的昂贵瓷盆。妈妈又气又怒,既心疼摔坏的瓷盆,还担心儿子摔坏没有。
3~5岁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手脑的配合能力,都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在他尝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和预想不一样的危险动作,其实孩子并不是要故意制造麻烦,而是他真的还没办法把这些事情做好,而他又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