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纯水炖肉眼
材料:肉眼100g、纯水汤150g、虫草菌干货5g、石斛干货5g、田七花干货2g、冬虫夏草1条(4种任选)。
做法:肉眼用到剁碎,配搭虫草菌或石斛或田七花或冬虫夏草的其中一款,加入纯水汤150g,即家中的矿泉水或者桶装水,炖2小时便成。
功效:虫草菌能滋肺神护肝;石斛能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田七花能具有清热、平肝、降压;冬虫夏草能补气益阴,补益肺脏、止咳嗽等。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青榄炖鲍鱼
材料:青榄1只、走地鸡脚1只、大连鲍鱼1只连壳约50g、肉排50g、姜2片(改成小四边形)。
做法:新鲜青榄用盐腌制1个晚上(一匙羹的盐可以腌1只青榄)后,剩下的可以洗干净放雪柜存放。大连鲍鱼要选用生猛的为好,酒家的一般用100g ~125g/只,先用刀刮起壳内的杂物,用竹刷刷洗干净,去掉肠物。把肉排、青榄、姜片、鸡脚一起放入炖盅,加入150g清水(如有高汤则更佳),隔水炖2小时,再加入大连鲍鱼连壳炖20分钟便成。功效
炖汤提示
炖汤材料中的干货可从买干货的地方购入,例如超市、清平市场等地。尽管有“煲三炖四”的说法,但现在多数食肆都从营养学和节能方面考虑,“煲二炖三”或时间再为缩短的效果更佳,也更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炖汤最好炖好就马上饮用,汤底越是清澈的品质越好,无油不加盐是炖汤制作过程中的要诀。喜欢咸味者,可在饮用的时候再自行撒一点盐以作调味
造成烹炒蔬菜汤汁过多的原因,主要是原料本身水分多,洗涤时没有沥干水分,或原料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原料吸水多;也与烹制时掌握火候不当有关,温度偏低,则原料中的水分蒸发少;加热时间过长,原料中水分便大量流出。调味时,加盐过早或添汤过多,自然也会使菜肴汤水过多。
防止汤汁太多的方法,应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烹饪要求而定:有的菜加热前先盐腌一下去掉部分水分再烹炒;有的菜用水焯、挤压、沥干的方法,减少原料中的部分水分。缩短加热时间和不过早放盐,也能减少原料水分的流出。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一、拉油炒法的基本含义
将经刀工处理好的肉料拌以基础味,粘上薄湿粉,放入适当油温的热油中浸泡至仅熟,再与经初步熟处理过的副料一起翻炒、调味、勾芡成菜的方法称为拉油炒,某些菜系中也叫泡油炒法、滑油炒法。它是将已加工成形或拌上湿粉的原料放入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油中,加热至几成熟或者熟,成为等待下一步烹调使用的半成品的初步熟处理方法,也是烹调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许多的烹调方法,例如炒、扒、焖等使用的许多原料,都用这一方法进行初步熟处理。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二、拉油的作用与目的
1.泡油能使原料均匀致熟,成熟较快,有效地保持原料内部的水分和脂肪,从而保持其嫩滑质感。
2.泡油能增加原料的香气,去除异味。
3.泡油可使原料保持或增加鲜艳的色彩。
4.泡油可用较高的油温加热原料,能克服原料内部水分带来的降温的同时,使原料仍获得足够热量,迅速改变组织结构,肉质便容易变爽脆。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三、泡油拉油的方法
1.烧热炒锅,下油,待油温合适时放进原料,用手勺翻动原料。
2.熟度合适时用笊篱滤去油分,刮净锅底余油,顿净原料表面油分。
掌握拉油炒的特点、工艺程序与工艺方法
1.由动物植物原料共同组成菜肴。许多固体大型原料,先被加工成丁、丝、粒、片、花球、段等细小形状。
2.用火偏猛,成菜较快。
3.滋味偏于清、鲜、爽、嫩、滑,锅气浓烈:芡紧薄而油亮,不泻油,不泻芡。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五、拉油炒的工艺程序与工艺方法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一)配菜的初步熟处理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1.煸炒法
首先,猛锅阴油(又叫用油搪锅),就是先将锅头洗净,猛火将锅烧至底部发白冒轻烟,顺一方向加入适量食油搪开,之后将油快速倒回油盆,使锅内壁均匀附上一层油。(如此,使锅内壁润滑,方便菜料在锅内的移动,避免烹制时菜料粘锅;又可便于控制下油量,避免油过多而浪费,避免因油多勾芡汁时芡汁不黏附菜料。)之后,将菜料投入锅,加少许盐、汤水,将菜料翻炒至刚熟,倒入笊篱(疏壳)沥去水分,等待下一步使用。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2. 炟法(一般叫做飞水、焯水)
将锅洗净,猛火烧热,加入较多量的清水,水中加些食油、盐(绿叶蔬菜可多加些少食粉),水滚时将菜料投入锅中,快速加热至仅熟,即倒入笊篱,滤去水分,并用冷水冲过,等待下一步使用。
大部分的菜料都可以用飞水法进行较方便的初熟处理。但荷兰豆、芥兰、豆芽、菜心、豆苗、蒜心、荞菜、蒜苗、大葱、韭菜类、中国芹菜、花类菜则不宜用飞水法,应该用煸炒法处理。
事实上用煸炒初熟的菜肴在香气、味道方面要比飞水法处理的稍胜一筹,我们应多用煸炒法进行配菜的初步处理。
对于菇菌类菜料(如磨菇、草菇、平菇、金针菇、木耳、黄花菜等)、海带等飞水处理后要加以滚煨处理。
滚煨:将净锅烧热,加入少许油,爆香大姜片、长葱条叫滚煨料,溅酒入锅,加入适量汤水,调以盐、味精,汤水滚时将经飞水处理过的菜料入锅,稍微滚一会,倒入笊篱滤水,捡去姜葱。
现实工作中,需滚煨处理的菜料应提前处理好备用。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二)调备芡汁
利用烧锅、烧水的空隙时间快速调好。用芡汤、湿生粉、麻油、胡椒粉调好,放小碗中备用。
芡汁:肉骨鲜汤500 g,盐40 g,味精15 g,鸡精15 g,白糖20 g。
要根据肉料的色泽及菜品的风味特点调芡色(加入有色调料)。
1.质感嫩滑的肉料,泡油前要先用盐、嫩肉粉(食粉)、湿生粉拌过;高档次且肉色洁白的会再加蛋白拌,如瘦肉、鸡片、牛肉等。
拌湿粉(蛋白)能较好地保持肉质的嫩滑感,并使肉料成熟后外型饱满美观。
2.某些带韧性纤维的肉质或内脏的肠、肚,须作腌制处理,以达到去异味、去韧、变爽、变嫩滑的目的。
3.鱼肉拌盐即可,能使肉质稍为结实些,不易散碎。
4.锅要洗干净,并用猛锅阴油手法下油(即烧锅至锅底部发白冒烟再下油),油量相当于肉料量的4~5倍。这样,既保持肉料的洁净,又使肉料不粘锅;否则肉料会粘锅,结堆不散开,色泽、质感等方面必受影响。
5.根据肉料的特性、形状选用恰当的油温泡油。
肉料的不同特性形状对火候的要求不同,错用油温,对肉质有较大影响。
a.肉片、肉丝、肉丁、鸡片、牛肉、田鸡等肉质幼嫩软滑的肉料,一般以100 ℃~120 ℃泡油至仅熟。
b.鱼片、鱼球类90 ℃~100 ℃泡油至肉色刚转为白色。
c.腌制的虾仁、鱿鱼,因含水量大,用130 ℃~150 ℃油快速泡油至仅熟。
d.内脏性的肉料(肝、心、腰、肠、肚、肫等)需要先飞水处理,再用合适油温拉油。
肝、心、腰飞水时,要以微滚水烫浸,忌水大滚,否则肉料质地粗老;出锅时再用水冲洗去泡沫血污,用100 ℃~120 ℃油快速拉油。
肠、肚、黄喉、天梯、肫、生肠等爽质感的内脏肉料,猛火水滚状态飞水,冷水冲净,150 ℃~160 ℃油快速拉油(肉料在油锅停留几秒钟时间即出)。
动物内脏原料水分大,有异味,不宜用高温直接加热,特别是心、肝、腰。飞水是一种稍温和的方式对原料预热,使内脏料去除血污、异味,既使肉料明净,又保持油的清洁。内脏原料若不飞水即入锅泡炒,菜装上碟后会渗出血水,似熟未熟,既不好看,也不卫生。
e.冰鲜原料:带子、尤鱼、墨鱼、贝壳肉料、牛心顶、牛百叶因含水量大,要先飞水排出部分水分,再以150 ℃油快速拉油。
f.刻有花刀的肉料要先飞水,使花纹呈现,之后选用对应的油温拉油。
6.掌握好熟度(从色泽、形态的变化作出判断),不要超熟,使肉收缩变韧;注意肉料泡油的停留时间,保持肉料的质感、色泽。
7.若原料刀口不齐的应先下入大件的,稍过几秒钟再下入件小些的,使熟度一致。
以上所讲的肉料拉油油温,是按一两个菜的分量而言的,如果菜料分量多则要略为提高油温,因肉类多,下锅后油温下降较大。
视肉料特点、形状、体积、大小、分量掌握好泡油的油温高低和受热时间长短,是拉油炒的一个重要关键。
料头是粤菜中特有的一种菜肴配料。在粤菜中,用含有特殊浓香的原料,切改成特定的形状,根据菜式的分类和原料的味性,形成固定的配用组合。这些用量少,组合固定,用于菜肴起锅增香、清除异味、丰富色彩的组合原料,称为料头。
料头是粤菜中构成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粤菜的大部分菜肴,一般由主料、副料、料头所组成。
肉料拉油后倾去锅内余油,原锅下料头,并将料头稍微爆香;须将锅拉离火位避火或减慢火力状态下投入料头,有葱的一般将葱留至勾芡后再入;下料头时要注意锅温,避免将料烧焦;下料头前要将锅内余油清净些,油多将会使菜料不挂芡,成菜后泻芡、泻油、缺味。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五)下副菜料,但炸干果仁除外
一般是在锅避火或减慢火力状态下投入菜料,下料前将笊篱顿打几下,顿去菜料吸附的多余水分。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六)下肉料
要将笊篱顿打几下,顿清肉料表面粘附的多余油分才入锅,之后将锅回位,加大火力,将菜料翻炒至热香。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七)溅酒
左手拿三角嘴酒壶沿菜料边沿快速洒一圈,分量不可过多。采用锅芡的,随后下汤水及调味。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八)勾芡
调入碗芡汁或纯芡粉。将预备好的芡汁或芡粉搅匀,加入菜料中心,停留2秒钟后再翻匀。
勾芡是拉油炒的一项重要操作,成菜要求着芡均匀而明亮,有芡而不见芡流,粉不结团。因此勾芡要及时,芡量要准确,粉的浓度也要合适。
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技巧——(九)下包尾油,有炸干果仁作配料的,此时加入,翻炒均匀出锅,在碟上堆成自然的山堆形。
拿猪肉举例,营养测定后我们发现,其中的维生素B1在红烧或清炖时,损失可达60%~65%,而蒸或炸时损失约45%,炒时仅损失20%;维生素B2在蒸时的损失约85%,红烧或清炖时的损失约40%,而炒时损失也只有20%。
在煮、炖的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汁内,如随汤一起食用,会减少损失。因此,在食用红烧、清炖及蒸、煮的肉类及鱼类食物时,应连汁带汤都吃掉。
追:把生肉放在凉水内,使血水溢出,渗入水分,使其发嫩,色泽干净漂亮。如爆里脊片,切好后要放水里追一下。
群边:把经过加工的菜心等,摆放在菜肴的周围,使菜肴美观大方,也称围边。
锅垫:扒菜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青竹编制,圆形,直径50 cm左右,上有许多八角小孔洞,又称锅算。
叠:用鸡蛋或蛋清加入粉芡搅成糊,将主料放入糊中抄抓均匀,使糊抱紧主料,便于保持原料的嫩性和形状。
哈透:将比较嫩的原料上笼作短时间的加热叫哈。哈透用的时间要长一些,要求原料既紧住而又不能出水。
一品:选料精,形状大,美观大方。菜取一品,表示恭敬之意,如一品肉、一品桃等。
油激:将油烧至八九成热时,把原料放入立即捞出,称为激一下。干炸菜肴二次下锅,把热油泼到原料上也都称为激一下。
撵汁:把菜合入盘内,汁滗入锅里,勾入流水芡,至汁收浓,再浇到菜肴上。
热锅凉油:先把锅烧热,下八大油,油热倒出,再添凉油进行煸炒,目的是保持原料脆、嫩和色泽。
里七外十一:摆放的一种形式,即中间1个,内围6个。外圈11个,如蒸煎丸子、煎鸡饼等。
顿火:原料在炸或煮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食品外老内生或硬心,在一定程度时将锅从火上端下停一会,再端到火上继续加热。
顺入:即摆好的碗,蒸熟后,按原样放入头海碗内或锅垫上。
收汁:菜肴在煸炒中的汤汁经过加热,由多到少,由稀到稠,可增加菜的浓度和香味、光泽。
三搭头:指铺锅垫的形状,两边低、中间高。先横着在中间摆一行,再在上面横着摆两行,搭在中间一行上。
马鞍桥:装盘的一种形式,平放两行,中间架起摆一行。
爆汁:汁不多,但能抱住菜,菜吃完,盘里不剩汁。
酥糊:即用鸡蛋、粉芡、面粉、植物油调制而成的黏糊。用于焦烧、锅烧等类菜肴。
皮糊:即用鸡蛋、粉芡、原油调制成的糊。用于炒、炸等类菜肴。
暄糊:即用蛋清兑入适量面粉,敲打而成的糊(打成的糊插筷不倒,形似泡沫),如炸高丽肉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nghuoxiaochangshi/)鸡糊:即把鸡脯肉去皮、去筋,剁砸成泥,放在盆内,兑八蛋清、粉芡搅上劲,再边兑葱姜水及盐面边搅打,直到打成糊状,再兑入适量大油,搅匀即成。
鱼、虾糊:与鸡糊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料不同,把皮、刺要去净,用水量酌情掌握。
大葱:指4~5 cm的段,轻拍一下即可使用,属大配头。
大姜:指原块姜或一破两半,轻拍一下,属大配头。
图老师小编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