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后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可爱的吧花妹子

可爱的吧花妹子

2015-10-13 21:59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寻找最后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璐璐本来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如果活着的话,她也该考大学了。她曾经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文艺部长,爱唱歌,爱跳舞,爱画画,喜欢表演,喜欢写作。她的体育成绩也很好,尤其是跳远。可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自杀了!原因是她上了高中以后,觉得无法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她对爸爸妈妈说,在课堂上,老师讲课她听不进去,总觉得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但是,父母却批评她“准是胡思乱想”。她也曾要求父母给她转个学校,或者换几个爱写板书的老师,没有板书她就觉得学起来困难。但都被父母拒绝了。在他们看来,这所重点中学是很多人慕名而来的,而璐璐的老师们又是很优秀的。

在努力无结果的情况下,璐璐的会考成绩两门不及格,有可能留级,她觉得自己离考大学的目标太远了,因此,她选择了放弃年轻的生命。

望子成龙是父母们的正常心理。但是,父母在希望孩子成才的时候却很少去考虑孩子的智力环境,即孩子是否在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父母看来,好学校、好老师就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和对孩子最有益的。

事实并非如此,好学校、好教师只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可能对一些孩子有益,却未必对每个孩子都有益。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孩子的大脑就像人的指纹一样独特,没有两个人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来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

例如,有的孩子表现出空间的天分,他们的视觉似乎特别发达,喜欢把事物视觉化,这样的孩子可能在绘画、摄影、建筑或服装设计、造型艺术等方面表现出兴趣和特长;也有的孩子表现出音乐天分,他们的听觉特别发达,很小就表现出对音准和声音变化高度敏感,并能迅速而准确地模仿声调、节奏和旋律;有的孩子表现出身体运动天分,他们能很好地协调肌肉运动,体态和举止优美而恰当,这样的孩子大多容易在体育运动、机械、戏剧和其他操作工作中有杰出的表现,很容易成为优秀的演员、舞蹈家、运动员、机械师或外科医生等;还有的孩子擅长人际交往,他们比较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能够和各类人相处,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经常充当团体的领袖人物,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在政治、教育、管理或社会活动等领域获得成功。当然,也有的孩子表现出不止上述一种天分。

这个理论被人们称为“多元智力”理论,是哈佛大学的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多年研究的成果,它证明了每一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力中心——语言的智力、逻辑-数学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进入内心的智力。

这个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成功标准。如果父母们能够关注孩子的不同才能,也许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奥运会金牌得主、著名的美国跳水运动员格里格·洛加尼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讲话和阅读都很困难,但他却喜欢和精通舞蹈、跳水、杂技和体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洛加尼斯决定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最终获得骄人的成绩。因此,建议父母调整看待孩子的角度,允许孩子用独特的方式去发展自己的才能。

建议父母能够照顾孩子在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发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那么孩子就不至于在学习上遭遇痛苦的失败经历。传统的智力测验和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逻辑-数学智慧和语言智慧,也就是说希望孩子在数学、语文等方面占据优势。考试的内容也大多侧重对这两种智慧的发掘和考察。父母们也大多关注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认为把语文数学学好就是好孩子,如果别的方面好,父母有可能把它当做不务正业。这样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那些在其他方面有天分的学生是很不公平的,特别是那些喜欢自己动手操作、靠实践活动获取信息、喜欢追问为什么、需要和同学们交流才能理解讲课内容的孩子,他们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得不到老师和父母的肯定和鼓励的。他们很可能被老师父母视为不遵守纪律、多动或者笨拙的孩子,他们可能在单一形式的考试中屡屡遭遇失败。

像璐璐,从她的客观条件来看,她是个善于通过视觉去获取信息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更需要视觉上的刺激。如果老师上课时只是大声而快速地讲解,而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或者板书不能突出要点,那么下课以后,她就很有可能感到“大脑一片空白”。同样,如果另一个孩子主要是通过听觉获取信息,而老师却要求他学习的时候不许说话,阅读的时候不许出声,那么,这个孩子可能根本“看不进去”。如果璐璐的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与众不同,如果他们能帮助璐璐认识到成功的路不仅仅是考大学,那么相信璐璐的悲剧不会上演。

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父母们应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同时给孩子适当的帮助,使孩子愉快地学习。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开学已经快两个月了,雯雯好像还没进入状态,上课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听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作业拖拖拉拉,晚上不到10点就瞌睡,早晨睡到7点也叫不起来。爸妈很着急,忍不住要数落她,但一说她,她就发火,“烦死了!”“累死了!”成了她的口头禅。在班上也判若两人,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吵嘴。老师也反映,她开学后做作业很粗心,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会弄错。

  这孩子到底怎么了?以前她可是很乖的啊!雯雯的爸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发现孩子的异常后,马上带她来心理中心咨询。他们向心理医生详细叙述了雯雯的情况。原来,雯雯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爸妈对她期望很大,不放弃任何让她多学习的机会。每到暑假,不惜本钱地给雯雯报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班:钢琴、舞蹈、书法、英语……凡是别的孩子有的,雯雯也有。爸妈总认为,就算她以后成不了钢琴家、舞蹈家,现在多学点也没坏处。这个暑假也一样,为了让雯雯参加这些学习班,爸妈硬是节衣缩食省出了这笔钱。本以为,这些智力投资能给孩子增加自信心和竞争力,却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报,他们能不着急吗。

  听了爸妈的叙述,医生又跟雯雯做了一番交谈。之后,医生告诉爸妈,雯雯有些轻度的厌学倾向,原因就在于爸妈对雯雯的教育过了头,陷入了过度教育的误区。爸妈一听愣住了:“对孩子的教育也会‘过头’吗?”

  对家长来说,过度教育也许是一个较陌生的字眼。以前,总听说对孩子关心不够,教育不够,什么时候教育也变得“过度”起来?事实上,随着中国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教育,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喋喋不休也是一种过度教育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过度教育指的大概就是给孩子过多地“开小灶”,导致孩子消化不良。事实上,过度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过分强调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这恐怕是现代家庭最常见的教育误区。胎教、幼儿英语、周末学钢琴、假期参加补习班,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恐怕早已是家常便饭了。父母总想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但是要知道,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固然重要,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不考虑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个性和气质差异,一味给孩子“恶补”,很可能造成孩子“消化不良”,严重的会因此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甚至使孩子的性格发生扭曲,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2.过度干涉:这类父母对孩子总是喋喋不休,事无巨细,样样过问,对孩子缺少平等和尊重,忽视孩子的独立性,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什么事情都不肯放手让孩子去做。或者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站在身后指指点点:“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样不行,那样才可以”。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天性被束缚,健康的成长被限制。

  3.过分保护:这类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像保姆一样,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尽可能满足,一切事情都尽可能代替去做,不愿意看到孩子遭受任何委屈和挫折,孩子有任何不满或不顺,他们便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职责。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心中惟有自我,不会考虑别人,缺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他所生活的社会。

  4.过分处罚:与过分保护相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和苛刻,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现实,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有时仅仅是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别的孩子能做到,便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做到,过分重视父母的威严,如果孩子违抗命令或犯错,便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冒犯,挖苦、辱骂孩子,甚至对孩子进行体罚。

  过度教育的危害不仅是学习障碍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情走过了头,必然会产生反作用,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有的家长觉得,给孩子“加码”过多,消化不了,无非是白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过度教育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影响孩子的学习上,有时甚至会导致孩子的性格缺陷,这比单纯的学习障碍更令人担忧。

  1.过度教育,导致学习障碍。过分强调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使孩子的休息和自由玩耍时间被大量占用和剥夺,父母的强迫、过多的智力刺激,剥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快乐,使孩子丧失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丧失了兴趣的学习,会变成一种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孩子便对学习发生抵触和抗拒心理。这也是当今许多孩子厌学、恐学和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2.过分干涉,导致逆反心理。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样样过问,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即便你说得对,他也不肯照办,甚至对着干;或因为害怕父母的批评训斥,有些事情干脆对父母隐瞒,结果直接导致了撒谎、离家出走、网络迷恋等行为问题。而且,由于干涉多,赏识鼓励少,不利于孩子自尊自信的建立。

  3.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的交往障碍。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和保护,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苛求别人关怀,缺乏责任感和爱的能力。他们往往缺乏独立性、应对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容易引发无助、无能、自卑等心理冲突,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方面,容易发生困难。

  4.过度处罚,导致孩子性格缺陷。对孩子过于严格、苛刻,使孩子感受不到亲情和爱,在恐惧、压抑的环境中长大,会使孩子变得压抑、自卑、唯唯诺诺、优柔寡断,或者相反,变得冲动、冷酷、脾气暴戾。这样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对人往往怀有敌意,攻击性强,在人际关系方面经常存在困难,遇到挫折、失败时,很容易做出偏激的行为和反应。

  该如何对孩子适度教育

  过度教育是个很庞杂的问题,它的形成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在特定年龄段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讲究教育方法和技巧,一定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1.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要从孩子的个性、气质类型、潜能特点出发,注意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快乐感,只有出自兴趣的学习才是主动、快乐、不容易厌倦的,相反,若学习缺少了兴趣和快乐,则是被动、强迫、枯燥和痛苦的,很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

  2.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不要过多干涉。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可以引导,但不能干涉和代替,要允许孩子自己探索。犯错误和失败,是成长过程中难免的,不能因为害怕孩子犯错或失败,而对孩子横加干涉。

  3.不要对孩子大包大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会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做事,发展自我责任感,帮助孩子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取各种能力。

  4.尊重孩子,不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对孩子的设计和规划,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而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不断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体验生命的价值和快乐。

  望子成龙是许多人的美好愿望,但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龙”的,希望父母们不要在过多的干涉中束缚了孩子,埋没了他们的天性。

  编辑推荐:

家长培养教育孩子需注意的细节

年轻父母无意行为毁了孩子一生

家长应重点培养宝宝的五种品质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有一位家长问我,她只要一对孩子说:"妈妈教你认算数吧。"孩子就把头扭一边去,这可怎么办。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嘟嘟一边走一边仰着头说:"雪花在跟我玩呢!"吃甜抽子,嘟嘟说:"这里面放了糖,你知道吗?"

  这是我一位同事为孩子写的记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都是"性情中人",他们总是在某种情绪中认识事物,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情色彩,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童话故事。他们难像成人那样新华通讯社般客观地认识事物,只有能触及他们感情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雪花在嘟嘟的眼里是朋友,是玩伴。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提高孩子知识水平的时候,就绝对要考虑他们的情绪状态。

  前苏联有一个教育家给学前班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嘴里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的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费一道手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孩子是情绪化的学习者,不把他们放到一定的情感氛围中,是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的。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在某个教师的班里很聪明,而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里就变"傻"了,奥妙常常就在这里。

  那些把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家长和老师就是不明白这一点,弄得孩子讨厌学习,反过来他们却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其实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又懒又笨的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懒得研究孩子心理,笨拙地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没法不失败。要打板子,应该先打大人。

  幼儿认识事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往往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他们眼中的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联系。你看嘟嘟吃抽子,发现抽子是甜的,他不认为这是抽子本身的一种特点,而认为是人把糖加进去它才变甜,这显然是他妈妈在他喝的奶中加糖的生活经验的反映。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反映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根据这一点特点,我们在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他才便于理解。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而要了解他的体验,你就必须走进他的心,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这是极困难的一件事,而且是许多成年人不屑于做的,然而不做不行。

  幼儿教学大纲规定,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应该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早学知识多知识,他们认为做游戏是浪费时间。然而,让天真烂漫的幼儿正襟危坐地学习,这是一种失去理智的行为,是对幼儿的一种戕害,等于迫使孩子早早厌学。这些家长不明白,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有些家长问:孩子在幼儿园只知道玩,一旦上小学进行正规学习不适应怎么办?问得好。这就要求一方面幼儿园有梯度地逐渐地增加一点(不要多!)正规学习的成分,要求小学低年级有一些游戏的成分,形成自然的过渡,不要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过于突然和生硬。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应改进教学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我们有很多人习惯于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知识学习游戏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互相隔绝,一个极端是傻学,另一个极端是傻玩,孩子们就在这两个极端来回摇摆,结果是学得死板,玩得枯燥。

  有些家长和老师以为带着孩子玩容易,而辅导孩子学习困难。其实设计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游戏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倒是拿着教学参考资料照本宣科,当个教书的机器,要容易得多。如果想让您的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就请您在精致的游戏上多做文章。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陪伴孩子,帮助他学习成长,而不是替他学习成长!

  曾经有个非常灵巧又聪明的孩子,她在平时的表现就极为突出,考试前她告诉我:"老师,这是我们第三次月考,我一定可以拿100分的!"结果考完试,我问她为什么没考100分,是不是太粗心了?没想到她竟懊恼地说:"是因为我妈妈没复习到那一题,所以我只考了98分!"  

  我也曾经碰过几位妈妈,她们忧心忡忡地告诉我:"每当孩子月考的时候她就开始头痛、胸口痛、高血压、拉肚子……"原来孩子的月考,得"考试症候群"的竟然是他们的妈妈。

  为了孩子在考试中能得到好成绩,每次考前妈妈们都会十分紧张,因为她们要陪孩子温习功课、帮孩子找重点、做题目等。因此,孩子们的考试分数可以说都是妈妈们读出来的!   

  而原本应该紧张的孩子们呢?因为父母的焦虑不安,他也就没有什么主动学习的意愿了,反正父母都会替他安排好,他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呢?别因为你的"太负责任",而造成孩子的"不负责任"!  

  我们还是要提醒你:虽然在孩子学习的路上,父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代表你得帮他做完所有的事,在父母对孩子有无限的期望和等待的同时,我们希望的是肯定生命的价值,只须提供给他良好、具启发性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环境,使他发展健全、完善的人格,而不是一味地将孩子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模样。

  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表现之外,其实你该做的事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希望提供给你较合宜的观念,协助你培养孩子正确、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孩子在学习路上走得平顺和愉快。   

  勉强逼迫孩子学习是毫无效果可言的,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只不过是个学习的过程罢了!为人父母者应该把重心放在能使孩子更快乐、充实地享受人生上,用更聪明的方法创造人生的乐趣、追求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只是将"希望变得更聪明""更高人一等",当做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那么孩子将会承受莫大的压力和伤害,而在此过程中,父母所传递给孩子的也只不过是追求名利的功利主义思想,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适得其反。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寻找最后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分娩
寻找最后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以适合孩子的方式讲故事

生活百科
以适合孩子的方式讲故事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寻找适合宝宝使用的相机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寻找适合宝宝使用的相机

寻找孩子的最佳智能

早教
寻找孩子的最佳智能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幼儿园孩子最后适合的十四个游戏

育儿知识
幼儿园孩子最后适合的十四个游戏

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茶

养生 健康
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生茶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对待孩子的发问

如何对待孩子的发问

善待女大“十三”变

善待女大“十三”变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