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认真考虑你在孩子面前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可能伤害孩子的话,更要提醒自己别随口说出。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理智,运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说话,给孩子的心灵洒上一缕温馨的阳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很受感动:
有一个很喜欢下象棋的爸爸,他有两个儿子,恰巧两个儿子都很喜欢下象棋,所以,他很想把他们培养成为象棋高手。
爸爸先对大儿子进行专门培训,可是过了半年,大儿子长进却不大,爸爸忍不住对大儿子说:“你怎么那么笨,都练了半年了,还不如人家刚开始学的呢!”听了爸爸的话,大儿子以后再也不练象棋了。
这位爸爸说完之后就后悔了。于是,对待他的小儿子,他采取了相反的方法,他不再说任何伤害孩子积极性的话,而是不断鼓励孩子,说他的棋艺不断精进。小儿子热衷于下棋,进步很大,还在象棋比赛中拿到了名次。
这位爸爸的话,却改变了两个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的话,对孩子也有这样的功效。“良言”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快乐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而“恶语”则会使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对孩子造成伤害。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这件事令我的心里充满了对桐桐的愧疚,尽管之后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还向桐桐道了歉。但是对桐桐的愧疚之心,还是会时时侵蚀我的心,
桐桐小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滑板,她也吵着要学,我便给她买了滑板。可是,在学的过程中,桐桐虽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却一直不得要领,所以很长时间也没学会。
再看桐桐的小伙伴雪莉,已经玩得很熟练了。这让我有点着急,于是有一次随口说了句:“桐桐,你怎么那么笨啊?动动脑子,你看人家雪莉。”我说完这句话,桐桐的脸上接着就挂上了泪珠。
桐桐将滑板车一扔,对我说:“我笨,那我不学了。”赌气回家了。我到家时,桐桐哭得很伤心,我这才意识到是我的话,打击了桐桐的积极性,桐桐现在对我、对自己都很失望。
我对桐桐说:“爸爸刚才不对,不该说你笨,当时爸爸是有些着急。走,桐桐,爸爸陪你一起练,好吗?你一定能学会滑板的。”
桐桐毕竟是小孩,关于痛苦的事情,忘记得也快,我说了几句软话,桐桐就擦干泪,和我出门接着练滑板了。
那次的经历,让我明白: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伤害孩子的话,千万不能随便说出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什么会伤害孩子?你首先想到伤害孩子的方式可能是外界的危险,可是语言上对孩子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伤害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在生活中,不论你想让孩子听话,还是想帮助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就算是表达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有很大差别。即使你自己没有觉察到对孩子的影响,但那也是真实存在的。
你要清楚认识到说伤害孩子的话,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将伤害孩子的话留在口中。
用伤害孩子的语言教育孩子是一种十分愚蠢的教子方式:
桐桐的同学素素,是一个很爱美的孩子,但是她妈妈对她管得很严,素素身上几乎都没有零花钱。有一天,素素的妈妈发现自己钱包里的一张20元钞票不翼而飞,随后就在素素的书包里发现了几个漂亮的发卡。
素素妈妈便狠狠地骂了素素:“你这个小偷,我养了个小偷啊……”当时,素素家的屋门没有关,周围的人都过来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可是妈妈还是没有停止对素素的责骂:“小小年纪,你就开始偷,以后还怎么得了?我真是白养你了……”
素素和我家离得很近,所以我目睹了那不幸的场景。
素素说着“我改了,我改了”时,让我觉得很心疼。素素是有错,但是她妈妈的教育方式,深深地伤害了素素的自尊。
妈妈企图以责骂的方式让素素知错,吸取教训,却忽略了表达的方式。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没有让素素从此改邪归正。因为,后来我听桐桐说,素素经常在班上“拿”同学的东西。
父母要认真考虑你在孩子面前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可能伤害孩子的话,更要提醒自己别随口说出。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保持理智,运用“和风细雨”的说话方式,给孩子的心灵洒上一缕温馨的阳光。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在公布的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第一位。中国的父母历来将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扩展,为了实现那份望子成龙的期许,“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成为所有父母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其中除了激励,更多的是焦灼,他们并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正在深深伤害着自家的孩子。
孩子的“榜样”正在伤害孩子
最近,网上流行一篇题为“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的网文,文中调侃道:“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此文引起了同龄人的强烈共鸣,认同和宣泄的跟帖成千上万。
准确地说,“别人家的孩子”就是那些智商较高和学习成绩特优的学生小众。他们大都一路“狂奔”:重点小学中学、国内外著名大学,读硕士攻博士,“考”无不胜,顺风顺水,甚至一路“绿灯”――免试或者获优厚奖学金。当然,还有“五道杠男孩”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他们是老师宠爱的“好学生”,家长心目中孩子的楷模,社会和媒体称颂的对象,普遍被认为是未来的精英。
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记忆,当父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时那份黯然甚至绝望的心情。以前碰巧邻居或父母同事中有一两个此类“别人家的孩子”,父母聊聊,尚能避开。现在,信息铺天盖地,令人无处可逃。近日,又有多家报纸用整版篇幅介绍了一个被美国某名校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真不知道又有多少父母要举着这张报纸,向自己儿女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呢,又有多少孩子对比着这“完美无瑕的同龄人”,感慨自个是“只会吃喝拉撒”的笨蛋呢。
父母爱在自家孩子的耳边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父母给的不仅是榜样,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惭形秽的郁闷以至绝望。父母指望的“压力变动力”,似乎正在成为许多普通孩子心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使他们看轻自己,怀疑自己,甚至放弃自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教育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禀赋
对此,媒体和学校应该反思。现在很多媒体对“好学生”只看分数,赞美的水分太大。就时间和空间来看,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比同龄人在各方面都强许多,之所以拔尖,不过是评判标准和角度有所侧重。
我们这些年的教育,最大的失误是,让孩子从小就经受各式各样的选拔和淘汰,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被教育体系忽视了,甚至放弃了,被单一坚硬的社会考核价值体系冷落了。社会亟需对此纠偏,改进教育,使每个孩子的价值都得到认可,让每个孩子都有尊严,都自信快活,都有充实丰富有趣的学习、文体生活,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才途径和光明前途。
孩子中,在某一方面获得令人称羡的成绩的佼佼者,当然值得肯定,适当宣传不是不可以,但我们要同样尊重那些学业成绩一般或有其他特长,每日正常学习不失梦想的大多数孩子,是他们在更广泛、更实在地落实着中国梦,他们的每一个梦想成真,都会构成更加伟大、美丽和持久的中国梦。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不能只靠少数所谓精英来建设,而需要大批快乐、健康、有知识、有技能的合格公民。
从全国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来看,目前对极少数“别人家的孩子”的成功经验的宣传,缺乏广泛的借鉴意义,因此,媒体不应该热衷于渲染精英教育,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压迫大多数孩子。即使出于良好的目的介绍“别人家的孩子”,也要实事求是。特别是资讯要全面,例如国外名校奖学金是如何分布的?拿到奖学金或拿得多就一定证明该生特别优秀?国外名校强调生源国家、民族、肤色和文化背景的多元和适当比例,奖学金的分布也有此考虑。
至于一些名校热衷于借此大做广告,维持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利益,这不仅有违教育规律,也有违“爱一切孩子”的师德。
把“别人家的孩子”弄成“神奇的生物”,其实也是一种“捧杀”。我国一项统计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中,每10例中就有6例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为此,全国150所重点中学校长曾发出呼吁:不能因为耀眼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
好的教育体系应培养出“好孩子,好学生”,而不应频频弄出“坏孩子,好学生”或“好孩子,坏学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
同时,父母更应该反省。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没能尊重每个孩子的秉赋和特长的差异性,常用“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把尺子量到底,父母再不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在学校被压抑的孩子,回到家心结也得不到舒解,他们到哪里去找快乐?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即时的、外显的行为能力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孩子们的高下之分。每一个孩子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成长需要时间,而且有鲜明的季节,要让孩子慢慢来,完整地完成自我和学校教育,这才是人生的“科学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也会不断给父母带来惊喜和愉悦。自然,就天赋的资质而言,孩子有聪颖和愚钝之分,惟其如此,要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不能总让他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当父母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许多时,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永久性的伤害。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能力。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尤其需要科学行事,谨慎行事。父母应该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好恶去强求一致。而且,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如果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一旦不成功,往往会造成长久的甚至终身的痛苦。
父母都爱孩子,希望他们成人、成才、成功,有尊严有幸福地生活,但实际上有些父母爱孩子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出类拔萃。假如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模板敲打或束缚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样的所谓爱护或鞭策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就可能会越大。父母要用夸赞“别人家孩子”的热情和认真,夸赞自家的孩子,渐渐的,也许你就会发现,并不是自家的孩子不如人,而是自己的心理出了偏差。
要遏制这种用“别人家的孩子”伤害大多数孩子的社会文化现象,还要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有限的优良教育资源,而不要靠模仿“别人家的孩子”来挤“成功”的“独木桥”。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文化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其实,只要我们对所有孩子都充满信任和期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他们就都能够成才。在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成人社会要积极引导,特别是做人生价值的引导,让孩子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中“看到自己”和“成为自己”,从而受益终身。如果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和氛围,就无需区分“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他们都是一样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一样的尊严、荣光、自信和幸福!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