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床上咿咿呀呀地唱歌,奇怪的是他一会儿仰面躺着,一会儿俯身趴着,循环往复。
母亲很不解地问:“孩子,你怎么啦?”
孩子回答:“妈妈,我在放唱片呢!”
甚至连小动物也会欣赏音乐,会因旋律起伏——明快或沉郁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孩子最初的音乐启蒙与小动物凝神静听时的情境有着某种天然的一致性,对声音、节奏和旋律同样着迷。
当母亲柔声倾诉那些爱的话语,哼唱一首动听的儿歌,或者播放一支优美的摇篮曲,那些可爱的孩子就会露出幸福安静的表情,仿佛从人间世界飘入梦中天国。
当孩子熟睡时,安静房间里的钟表嗒嗒声,窗外树叶摩挲的沙沙声,鸟儿的歌唱声,昆虫的呜叫声……即便是梦里,孩子也同样能够感知自然的美妙。这便是音乐对孩子所特有的无形的渗透。
有人说:“凡是幼儿时期错过的,很难在成年岁月中去弥补。”音乐于人的一生正是如此,它能使你在音乐声中领悟到人的情感中的各种细微的变化。而这又是其他艺术手段难以比拟的。绘画是以线条色彩为语言,文学是以词语描述形象、情境做语言的传达工具,而音乐则是以旋律、音符和节奏做其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段,并且往往更能进入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不仅能够使孩子感受到美好,而且还能促使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调节血液循环和身体各器官的和谐,对记忆、理解、想象能力也都大有帮助。
孩子在幼儿时期接受音乐的熏陶,会影响到他成年以后的生活、情感、事业诸多方面,他们感到与大自然、社会更加贴近。尽管他不一定是音乐家、哲学家,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思想素质和内在气质。
当然,你的孩子也许正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并且在他幼小时期,其音乐天赋即已被唤醒。他们将来会想到:
这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为我打开了声音世界的大门,并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音乐以潜移默化的语言让我懂得了生活和人生中很多重要的道理。
在我混沌未开时,我明白音乐在向我诉说什么。
当然我也要感谢大自然,因为她每时每刻都在演奏动听的乐曲。
没有音乐,天知道我现在会做什么。
一些国外专家的研究资料证实,一个人如果接受过早期音乐教育,他不一定就会成为音乐家:而没有接受过早期音乐熏陶,其周围也没有这种音乐环境,那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我们知道,莫扎特四岁时作曲,六岁就能开独奏音乐会;门德尔松作曲时九岁;亨德尔作曲时十一岁……这些大音乐家的音乐天赋皆得益于幼年时期受到了音乐启蒙。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颇有建树,而且其音乐造诣也极深;闻名世界的英国政治家、前首相丘吉尔,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绘画、音乐上都出类拔萃;另一个英国前首相希思也是兼政治家、音乐家于一身酐伟大人物。在他们自己或别人为他们写的传记中,都曾提到过音乐在他们生活中的位置,尤其是对他们幼年智力启蒙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者认为,名乐是他们一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使我们不由得联想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
音乐一想象一幻想一童话一创作,孩子就是按照这样一条途径发展了他的精神力量。
音乐旋律能唤起孩子头脑中的一些鲜明的形象。
音乐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无与伦比的手段。
音乐可使孩子的情感健康、美好。
在美工活动中不要苛求孩子一步到位。有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每次要画出成品来。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画了半天,乱七八糟,最后干脆辛苦地做各种材料,孩子只要点缀一下就成了,一点脑子也不用。这种方法是包办代替孩子手脑的表现,孩子做的作品千人一面。美术教育追求的是真善美及热爱生活的情感。父母在教给孩子绘画时要鼓励孩子自由想象,举一反三,告诉他们什么样才是对称,教给他们变化中求统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线条和形状表现观察过的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设计简单的情节和布局。
家长要鼓励儿童主动探索,大胆表现,不能以成人的模式为标准来判断幼儿的作品。例如,马佳的妈妈(化名)要求孩子单纯模仿她的作品来画,而马佳却画了一个头向下的小人,她说:“这个小孩锻炼身体在学倒立呢!”妈妈听了很生气,指责了马佳,并把孩子的作品撕毁。这件事使马佳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从此失去了学习绘画的兴趣。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创造性,多和孩子交流,鼓励他们将所想的用画笔表现出来,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知道,每个幼儿有权力以自己的独创方式来精心创作,再现生活。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