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34岁-40岁?
一条《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34岁--40岁》的新闻被国内多家健康网站广为转载。据报道称,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推迟生育会冒很大风险且不利于母婴健康,但是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做一个高龄母亲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是明智的选择。
报道指出:目前,英国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稳定在29岁,但是选择在30~40岁之间结婚的女性数量正急剧增加。而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指出,女性生殖能力最强的时期并不是她们生育的最佳时期。
美国“高龄母亲研究”协会的创始人迈若斯基认为,从母亲的平均健康水平和寿命来看,最佳生育时间应为34~40岁之间。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院教授有朋全太郎认为:“那些推迟生育的女性通常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长的寿命和更健康的婴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专家们支持“34-40岁为最佳生育年龄”观点的原因归纳如下:心智成熟、财力丰厚、环境稳定。
他们认为:年纪较大的女性通常已经在社会上实现了一定的个人目标,更容易将精力集中在家庭上;她们拥有相对更丰厚的财力,因为她们已具备了一定的事业基础;许多高龄母亲被证实在怀孕期间营养状况更好,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她们可能拥有一个更适宜婴儿学习的稳定的家庭环境。
专家:“高龄”不等于“成功年龄”
陈志辽感慨地说,现在很多新兴的“80后”城市长大独生子女妈妈,心智各方面都表现普遍幼稚,确实堪忧。“做产检都要丈夫、父母、公婆一群人陪着,怀孕 过程身体稍出现异常就大呼小叫,生产的正常疼痛她们也显得格外敏感。产后极需陪伴、照顾,一旦要求没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抑郁,对新生儿照顾基本彻底依赖家 中老一辈……” 相比之下,高龄妈妈确实可能具备各类社会、心理、能力、事业上的优势。但他也提醒,中国的现实是,并非每个高龄妈妈都具备上述素质。“我们常看到的“高龄妈妈”是:年纪大了,然而事业等各方面依然处于胶着或停滞不前状态。所以,“高龄”不能等同于“成功年龄”。
高龄母亲影响胎儿几率大于高龄父亲
陈志辽直言,现今医学理论依然定义:超过35岁的孕妇就是“高龄”。孕妇只要超过了35岁就要进行常规的产前诊断,以高危妊娠对待,高龄生育在事实上对母亲本人和孩子都有危险,因此不提倡高龄生育。
“中国女性围绝经期大约在45-55岁之间,卵细胞的老化是不可逆的,目前还没有把“高龄”推后的说法。临床产科最佳的生育时间女方是23-29岁。在这段时间,女性的心理、生理都已经十分成熟,最适合孕育宝宝。”
陈志辽表示,女性在24岁时,身体基本发育成熟,骨骼钙化完全,尤其是盆骨进一步宽大,适应怀孕、生育的要求。超过这个年龄,乳腺的分泌能力就将下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妈妈奶水不足。
陈志辽表示,高龄妈妈比高龄爸爸影响胎儿的几率高出许多,因为男性精子可以复制。通常,女性的卵子处于一直消耗的状态,初级卵母细胞约200万个,到了青春期退化剩约30万个。月经每个月周期会排出一两个,从初经到停经约排出400个卵。
所以女性年纪愈大,卵子愈老化,卵子的质量当然就愈不好,易造成胎儿染色体异常。但男性的精子是重复制造,相较之下,高龄爸爸影响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比高龄妈妈要小很多。
他表示,临床研究统计出,年龄越大生育先天愚型儿的几率也越大:24-29岁生育先天愚型儿几率为1/1500,而在35-39岁生孩子时,有1/250的几率会生出傻孩子,40岁以上则有1/60、45岁时有高达1/40的几率。
高龄产妇生育四大风险
风险一:卵子被污染。分娩时间越迟,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生下畸形儿。
风险二:难产大出血。女性年龄大,产道会变硬,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也较差,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
风险三:妊娠并发症。高龄产妇可能还要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更会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
风险四:易患妇科癌症。资料表明,35岁以上初次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比30岁以前首次生育者大大增加。
完整孕育可增10年免疫力
湖北省遗传与优生中心宋婕萍副主任医师介绍,有关的研究文献表明,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未生育的妇女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未生育妇女的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的发生率亦高于生育过的妇女。所以,做“丁克”是极不科学的,适龄夫妇还是生育一个孩子为好。
女性不应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育龄夫妇不孕现 象日益增多,这与部分女性年龄太大不无关系”。同济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朱桂金教授认为,在生育大事上,女性不应错过最佳生育年龄。据朱教授提供的数据,女性 在25岁时,半年内妊娠率达60%,30岁后则降至30%以下。而不孕率在29岁前为10%以上,30岁后则升为15%以上。
朱教授对此分析说,生育过程主要由女性完成,到青春期时,女性卵子数目平均为40万个,以后逐月递减直至绝经期完全消失。
在每月递减的1000个左右的卵子中,只有一个成熟,提供受孕机会,而随之卵子数目将逐渐减少,卵子质量虽可不断更新,但活力也会有所下降。她提醒,女性在为前途奔忙的同时,还须为后代着想,生育年龄不应晚于30岁。
最佳受孕年龄
研究表明:中国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4-34岁,父亲在30-40岁,母亲在24-29岁时生下的孩子易成才。
益处:最佳生育年龄女性生理与心理均趋成熟,精力充沛,利于孕育和抚育胎儿及婴儿,可避免胎儿发育不良,妊娠合并症及流产、死胎或畸胎。
因为30岁以上的父亲不仅智力成熟,且生活经验较丰富,能够懂得和接受胎教知识,特别是会关切爱护妻子,从而使胎儿生长发育良好。
最佳受孕季节
5—7月是受孕的最佳时间,此时怀孕,到来年的3—5月生育,孩子的护理上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孕妇来说,怀孕早期正值春夏交替,各种水果、蔬菜比较充足,有利于孕育。
孕前营养很重要,备孕时需要哪些营养?
男性和女性来说,饮食与生育能力都密切相关。准备怀孕前提前3个月到1年对你的饮食进行健康调整:如果越早行动起来,你怀孕的机率越高。你和丈夫都需要坚持均衡饮食,以提高孕育小baby的机率,而且还能提高孕育健康小baby的机率。
备孕食谱:教你吃对好怀孕
不要吃太多。豆芽豆芽中含有植物性动情激素,育龄女性吃得太多容易引起月经紊乱,不易受孕;然而豆芽又有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所以一周不超过两次为好。
备孕须知:十大恐怖受孕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从出生起一直到生命终止,身体内一直存在着体力、情绪及智力三方面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为人体生理节律。
研究者称,妻子比丈夫小5岁以上是最不容易产生矛盾的年龄组合,他们的离婚率为其他婚姻的1/6。另外,一项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发现,若丈夫比妻子大4—6岁,生育的子女最多;而丈夫比妻子大15岁,虽然生育子女数量不多,但婚姻生活最美满。对此,专家表示:这类婚姻的三大幸福点,成了家庭稳固的支柱。
第一个幸福点,满足女性"三位一体"的愿望。通常,女性梦想的白马王子兼具爸爸的成熟、兄长的呵护和朋友的活力。而丈夫年龄大,心理更成熟,感情给予更自如。
第二个幸福点,年长的丈夫通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减少了因经济而发生纠纷的几率。
第三个幸福点,家庭竞争少。丈夫年长,女性自然会生发出依靠感和服从感,减少夫妻间权利的竞争,摩擦随之减少。
如果说到这类婚姻的劣势,一般而言,男性的平均寿命本来就比女性短,如果丈夫再比妻子大很多,那么有可能最终会是丈夫撒手人寰,妻子独守孤单。
女大男小也幸福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而在我国古代,也经常有大媳妇小丈夫的现象。现如今,姐弟恋依然是婚恋地图上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专家表示,其实一些姐弟恋的家庭也很幸福,有的男性虽然年龄小,但心理年龄很成熟,而其妻子虽然年龄大些,但心理年龄却还像个妙龄少女。
这样的家庭,从心理上来说,就跟男大女小的家庭模式类似。另外一些姐弟恋家庭,则是丈夫都具有类似的气质特征,即男性不太独立,想继续寻找被母亲呵护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家庭,往往会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女性衰老得更快,而男性还在旺盛之年,容易使家庭不稳固。
其次,年龄具有社会意义,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评价中,姐弟恋容易让人不解和非议,或者贬损男性"不男人",或者说女性"老牛吃嫩草"等等,这些外部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家庭的围墙造成冲击。
男女同龄好沟通
现年49岁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妻子米歇尔年龄相差3岁,17年的幸福婚姻足以将他们划入"理想情侣"的行列。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岳晓东认为,同龄恋,并非我们理解的狭义的同岁,而是双方年龄大同小异,基本属于同一代人。
男女同龄是男性与女性同岁或男性比女性大3岁以下。可以这么说,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这种婚恋模式无疑是最理想的。岳晓东提出,同龄恋的基础在于爱恋双方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协调一致,这种婚姻最具可持续发展性,具有六大好处。
一是易于建立亲密关系。二是互动频繁。三是同步成长。四是需求一致。五是亲友支持。六是平等自信。总之,同龄恋人之间的社会经验相似,遇到生活问题时往往容易同心同德,而长期磨合更会使双方思维并轨,心有灵犀,形成共同的认知模式。
"虽然男女同龄有诸多优点,但也恰恰因为平等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王国荣说,同龄夫妻间容易因太讲平等而形成权利竞争,可能经常会为了"谁说了算"而争斗不休。
性格越像越恩爱
以上三种婚姻模式都有优有劣,年龄的确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真正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并非年龄。"首先,英文中的"LOVE"是由一句拉丁文压缩而来,这句拉丁文是"爱是对他人生命持久的关注"。
这就道出了夫妻之爱的真谛,那就是只爱伴侣本身,而不是关注外在的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高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长相不是问题"。外在条件要求越少,爱情越稳固。
其次,研究显示,性格越相近爱情越稳固。人们经常所说的夫妻之间互补是指,自己想拥有但没有,而配偶却具备,这是一种欣赏,而并非性格南辕北辙。
最后,要具有同一性。一是,结婚后,就要有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观念;二是,受教育程度和人生价值观要相当。这些才是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内在因素。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