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吕衍琰

吕衍琰

2015-10-13 21:16

与其浪费钱把宝宝送去早教机构学习,不如父母们自家在家手把手教,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讲解讲解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所谓“独带独”,是指父母是独生子女,小孩也是独生子女。时下,上海各幼儿园已陆续开学。根据某幼儿园的统计,入园新生的父母中80后所占比例已达到56%,未来三年内这个比例更可能增至80%。随着80后家长正在成为幼儿园里的主流家长群,幼儿教育进入了“独带独”时代。在这一新老更替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显现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幼儿怎样教80后家长很迷惑

  “从‘独生子女’到‘为人父母’,80后角色正在悄悄转变。 ”

  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面临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冲突。80后家长都十分年轻,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完全不会给人明显的父母与子女间的感觉。

  此外,80后家长学历普遍较高,对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工作压力比较大,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这样新的幼儿教育问题随之而来。专家建议80后家长应定期学习先进的国际幼儿教育理念,探索该怎么更好地去和孩子相处,怎么去教育孩子。

  80后家长Ada从小受过西方教育,赞赏自由开放、创造思维的西方教育模式。女儿乐乐进入幼儿园之后,她的枕边书变成了劳伦斯·科恩的《PlayfulParenting》以及阿黛尔·法伯的《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同时,她定期参加了GPST-PT 国际幼儿教师课程。学习能充分满足2-6岁的幼儿教育所需专业幼教知识,树立科学的时尚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理念。在她看来,育儿应当是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儿怎样教,幼儿教师该补课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

  幼儿教学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化教育与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角色,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型”教师,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型”教师。

  幼儿园应逐渐打破传统思维推出创新举措,比如安排灵活的接送时间、多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亲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动等。当然这样也就意味着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颗足够包容的心外,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针对这一现状,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认证引进国际领先的教育理念,科学有效地开发幼儿潜能。如通过引进欧美教育心理学概念——“心情教育”,让学员学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感,从而让孩子有表达的意愿,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这样,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再是一种痛苦。

独一代教育独二代子女遭尴尬

近来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美国“虎妈”报道,让31岁的童琳陷入了沉思。她是武汉一家企业部门经理,同时也是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

独二代”隔代教育要扬长避短

当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而立之年时,其子女相应的被称为“独二代”。对于一些平日工作繁忙的年轻父母们,通常会将“独二代”“寄存”或白天“托管”到父母家,在晚上或周末把孩子带回来。

“独二代”宝宝怎样教?

你的宝宝是独二代吗?根据独二代宝宝的具体情况,妈妈们在教育宝宝时要有特别的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家的独二代宝宝。

  有个孩子鼓足勇气告诉父母,他想出门看一下大街的景色。父母听后大声说道:“真是太可怕了,街上到处充满了恐怖,你万万去不得。”孩子说:“我一定要去!”父母说:“那你千万要多加小心啊!街上有很多坏人和汽车。”孩子穿好衣服就要出门了。父母又叮嘱道:“千万不可以东张西望,千万不可跟人讲话,千万不能要别人的东西。”孩子呆呆地望着父母,他害怕了。

  有位妇女带着自己刚七岁的女儿去看医生。她向医生描述说:“我女儿生性胆小,家里一来客人她就躲起来,像见了妖魔似的。父母训斥她的声音大一点她就哭,弄得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她好像整天都在怕什么似的,她现在上学,学校离家就两条小巷,每天非要父母送,还老说我怕,我怕,。我到学校去看她,她看见我就哭。这几天,她脸色苍白,老发抖,手心出汗。问她怕什么,她又什么都不说。”

  医生为女孩作了检查,告诉这位母亲,这是孩子情绪紧张造成的。孩子的身体一直处于警觉状态,只要放松了就好了,孩子的这种胆怯正是父母造成的。女孩的母亲惊讶地看着医生说:“怎么会是我们呢?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呀!”

  这位母亲疼爱孩子到了极点。孩子自打生下没离开过她半步。对于孩子偶尔“越轨”的事,这位母亲总是以威胁的口吻说:“别出门,外面全是人贩子,把你抱走卖了。”“你再乱爬高,妈妈就不要你了。”“把药吃下去,要不然我把你扔到门口的垃圾箱去,让老鼠把你拖走。”孩子于是害怕出门,即便跟父母一道出门她也是胆战心惊,东躲西闪。孩子怕见生人,一有人来她便躲藏起来。

  女孩的父母也是比较胆小的人。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也感到紧张,母亲还特别爱大惊小怪,经常发出尖利的叫声。

  当孩子该上学了,母亲像是大难临头,哭哭啼啼,忙个不停。不断对孩子说:“那条路拐弯多,别被自行车撞着了。放了学就回家,外面尽是坏娃娃,只有家里才安全。”母亲这样说会使孩子在心里形成“上学是件恐怖的事”的印象。母亲头几天把孩子送到学校,母亲一离开,孩子就哭。后来母亲觉得家离学校近,没必要送孩子上学,孩子因为胆怯就再也不愿意上学了。母亲非要逼迫她去上学,她自然连母亲也怕了。

  孩子的胆怯是由于父母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家庭环境、家庭中的人际关系造成的。遗传也有一定作用,胆小酌父亲或母亲很可能把这一特点遗传给孩子。

  据统计,70%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胆怯症:害怕陌生人,遇事感到恐惧,在公共场合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这中间多半原因来自父母,比如向孩子灌输家里一切都好,外面什么都不好的思想;事事充当孩子的保护人:过多地向孩子宣传外面的坏人坏事;断言孩子会上当。

  胆怯会给孩子的智力发展带来影响。孩子总对自己没信心,容易产生自卑感,难以找到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小心翼翼按规矩办事,一遇困难便畏缩不前。

  胆怯还会全面限制孩子跟小伙伴建立友谊,使他与同伴的关系显得紧张。孩子难以与同伴融洽相处,便产生孤独感和抑郁。胆怯使孩子对世界有恐惧感,他们最后宁愿封闭自己,也不愿与世界建立亲密的关系。胆怯使孩子的能力到限制,形成一种有缺陷的性格。胆怯的后果显然是消极的。

  那么父母对孩子胆怯的态度该如何呢?

  不要对孩子采取任何威胁手段,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应当向孩子说明某一事件可能的后果,但不要用后果来吓唬孩子。

  不要在家里制造恐怖气氛。在孩子眼中,父母应当永远镇定自若、善于应付一切。

  不要有事没事就对孩子说“你要当心”、“社会很复杂”之类的话。

  有客人来访时,父母不要怯怯悔睛,说话躲躲闪闪。

  放心让孩子多出门,多与人交往。

  尽快消除孩子在遭受到意外时产生的恐惧感。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很多夫妻正是在这种黯淡失色的生活中耗去了韶华时光,当他们的宝贝“皇帝”随着年岁增长,在某一天突然让他们感觉到陌生时,他们竟不知该喜该愁。

  所谓“喜”,不过是把孩子养大成人了,而“愁”的是眼前的“成人”并非如他们所愿。眼前的大“皇帝”孤傲专横、生活上的难以自理是父母心头卸不去的负担。

  确实,为孩子不惜代价旱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一种压力,人人都在这种压力下竞争,孩子们则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攀比:家有豪车、豪房、佣人。在很多家庭常可以看到,“小皇帝”勒令父母要么弯腰躬背当牛做马让他们骑着玩,要么扮作顺民臣子向他们进贡各种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这种无原则的放纵,不仅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损害了父母的婚姻生活。有~天他们会突然发现,生活黯然失色,而且无法挽回,尽管未及中年,心却垂垂老矣。

  实际上,独生子女在今天这种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更需要磨难坎坷的锤炼,以塑造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勇于承担痛苦的意志。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证明,那些成就卓越的伟大人物,不仅在智力上超过常人,在心理素质上也是出类拔萃。这在于他们幼时得到的有意无意的意志上的磨炼。父母不假思索就把孩子奉若神明,只会导致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对孩子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损害他们的心灵。从另一方面看,在将来的人生竞技场上,没有谁会把你的孩子当做中心。

  除了在出生的头两年外,无需时刻照顾孩子,过分照顾会使孩子难以摆脱婴幼儿时期的“自我为中心”与依赖。

  曾经有一份报纸披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母亲抱着五岁的孩子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孩子对妈妈说:“要是我有一支枪就把车上人都打死。”妈妈问为什么,孩子说:“郡样我们就不会挤公车了。”这个事例不能算是小事一桩,因为从这五岁孩子嘴里说出的话绝非天真幼稚的童言童语。一些做父母的由于过分溺爱而忽视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使他们越发放纵。另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些大学生进入学校后,床底下总有一个大皮包,专门装脏衣服。每到星期六,他们的母亲就来到学校取走脏衣服,同时带一包干净的衣服给他们。

  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但这种“天性”必须以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为前提。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他们通过学习各种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或者从长辈的经验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做父母的实际上应把婚姻放在首位,这样会有助于改变孩子时刻需要照顾的积习。婚姻关系健全,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才会同样健全,这样孩子就能在稳固的基础上建立自尊和自爱,而不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观点已为很多家庭验证。当然,做父母的应该参照更多的有益的经验,但首先要杜绝在家里设立“小皇帝”的位置。父母应该知道:

  关注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时间长了,他就成了“小皇帝”。

  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长大了才不会依赖别人。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父母的不必处处为孩子担心。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近日表示,国家人口政策如何调整“已有部署”,估计将从“单独二胎(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试点开始逐渐放开,“‘十二五’就动”。

  他是在参加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举办的中国智库论坛上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上述信息的。

  我国曾先后允许农村独女户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放开二胎”呼声再起。

  我国是否会在部分城市先试行“单独二胎”的政策”?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口政策的一段表述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去年的提法则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全国两会期间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他认为“逐步完善政策”这一条就应当包括调整独生子女的政策。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省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态,广东正积极争取允许“单独二胎”的试点。

  蔡昉亦表示:“肯定是从这里入手,要做的是从省内调动积极性,从这里开始试。”

  “你想想这一代人,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如果‘单独二胎’可以了,不也就是大家都可以了嘛!那时候就差不了几个人了。然后很快就放开了。”他说。

  但他强调,人口政策调整要逐步进行,讨论过多反而不利于政策调整。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三)

7、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讚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讚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8、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9、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著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分娩
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独生子女的优势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独生子女的优势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独生子女的弱点

教育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独生子女的弱点

独生子女如何养育

生活百科
独生子女如何养育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独生子女怎么养

教育
独生子女怎么养

怎么培养独生子女

教育
怎么培养独生子女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读懂孩子愤怒先找出“导火线”

读懂孩子愤怒先找出“导火线”

别让你的干涉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别让你的干涉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