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会毁了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之凤或人中之龙,那在父母在家庭中该担任什么角色?该怎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呢?
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心理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分。因此,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怎样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密切家庭成员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了家庭心理氛围和家庭的稳定程度。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也是伙伴和朋友的关系,从前者看,父母要爱子女,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子女对父母要尊重和爱戴。从后者看,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平等,相互尊重,特别是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夫妻之间更应相互理解,共同承担家务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家庭人际关系的和睦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相容,避免心理冲突,使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疏于和子女交流,而两代人之间价值观、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也容易形成心理隔阂,只有双方经常沟通交流,才能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共同语言。因此,除一般的日常接触外,父母还应有目的地和孩子沟通交流,如安排家务劳动、重大决策征求或采纳孩子的合理建议、选择好书好节目和孩子一起看、耐心听孩子说说学校的事情、帮助他们面对挫折克服困难、亲子共同出游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等等,使孩子时时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一员,乐意与父母沟通。
三、调整心理,对孩子期望适中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但脱离孩子实际水平的过高期望,会造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种高压状态,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便失望、埋怨甚至打骂,影响家庭和谐的心理氛围。因此父母应实事求是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的幸福成长着想。
四、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提高文化素质。未来的家庭是学习型家庭,父母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不仅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而且这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二)提高心理素质。父母心理素质对家庭心理氛围影响极大。当家庭在生活中、工作中、孩子成长中遇到困难时,父母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对家庭有责任感、对孩子有信心,实际上就已经为孩子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定向方面,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系数为0.55。孩子思想品德素质正处于形成时期,可塑性强,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孩子影响非常深刻。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你怎样穿衣服,怎样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怎样表现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因此,父母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举止,会深深感染孩子,从而促使家庭心理氛围积极向上。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院科学家的研究表示:掌掴或侮辱孩子可能增加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在中国,家长打孩子仿佛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打骂教育即使没导致孩子患癌症,也致使其长大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中国,家长打孩子仿佛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即使在现代这个不提倡甚至反对打骂教育社会里,相信打过或者支持适当打打孩子的家长还是有很多。当然,适当的威慑方式对于孩子教育纵然有某些效果,但从孩子健康角度研究,有英国一项心理研究表示,掌掴或侮辱孩子可能增加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纵使打骂教育没导致孩子患癌症,也致使其长大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儿时常遭殴打,患癌风险增加70%以上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院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新发现,刊载于本月13日的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上。近日,这则消息在中国的各大论坛里被频频转发,中国的家长们吃惊于打骂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对沙特40岁到60岁的癌症和心脏病患者调查显示:‘频繁殴打(每月一次以上)和侮辱与心脏病、癌症以及哮喘危险大幅增加有关。’在沙特,殴打和侮辱孩子是常见的教育方式。”
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较,那些儿时遭殴打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增加70%以上,患心脏病风险增加30%。研究人员推测,患病危险增加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压力所致。
打骂教育孩子易患心理疾病
在中国,家长打孩子仿佛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孩子不听话,总喜欢用这种“威慑”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要注意了!掌掴或侮辱孩子除了可能增加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外,还会致使其长大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七嘴八舌讨论区:
在时下的中国,打孩子等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就有“不打不成器”一说,而在年轻一代的父母中,即使受到了新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但在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打”也是作为一种常见的惩罚手段。
黑色的太阳花:你们打孩子么?中午揍了豆豆一顿。他实在不听话了,令我很气愤,但原则是不打头不打脸。
market:小的时候不舍得打。现在大了,因为动作慢慢的没有改观,会打!
父母应学会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行为
有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曾经打过孩子。事实上,很多家长估计自身都没注意,现在他们对待孩子的那一套跟当年其父母教育他的那一套非常像。这是源于人的行为模式基本在6岁以前就开始形成,而在那段时期孩子主要模仿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而在上一辈父母中,所信奉的教育哲学还是比较简单的,并不认为打骂有什么不好,正所谓“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俗语。这套哲学被现在大多数父母“沿袭”下来,这也是大多数父母都有打骂孩子经历的原因。
心理专家表示,打骂孩子即使未必像英国科学家研究的那般,可能增加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但有一点心理学界是公认的,就是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包括打骂在内),将致使孩子长大后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父母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接纳他(她)的情绪和行为,这样就会带来亲子关系的提升,而亲子关系的提升让孩子进而会理解父母的行为,亲子关系便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家长对孩子老是说‘不’,孩子也会对你说‘不’!
如何让孩子乖乖听话?
那么如何让孩子乖乖听话呢?其实即使是最不听话的小孩,在父母显得无能为力时,也会同情父母。所以,有时候要让孩子相信你需要被帮助。一则刊登在近期美国《育儿》杂志的文章就描述了一名心理学硕士妈妈与自己两岁儿子凯文之间的“较量”。此外,她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乖乖听话。
不妨装装糊涂
即使是最不听话的小孩,在父母显得无能为力时,也会同情父母。所以,有时候要让孩子相信你需要被帮助。
如果孩子拒绝将自己的玩具收起来,你也可以拿出些玩具,然后把它们放到浴盆或厨房的碗橱中。当孩子提出抗议时,你就可以装作很无辜地说:“我不是已经将玩具放到玩具盒里了吗?”这时候,孩子会同情你,然后帮你把玩具放回它们该呆的地方。
引导他看到积极的一面
孩子因为愿望没有达成而吵闹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平淡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比如,孩子想到操场玩时,突然下雨了。这时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场很棒的雨哦,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屋子里野餐了。”这会激起孩子的兴趣,进而变得兴奋起来。
巧妙利用逆反心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如果你说东,孩子就说西;你说西,孩子就说东。这时候,不如反其道而行。
比如,当我希望儿子能动作迅速一些时,会假装很赶时间,“我拿不准,你能不能在我出发之前收拾好哦。”然后,他就会冲到衣橱前,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夹克,迅速穿好衣服。
正话反说的方法,是利用了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特点,使双方都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但这种方法一定要采用有趣的方式,而且不要过度使用,否则,孩子也会识破的!
学会说“好吧,但是……”
对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来说,只要让他们知道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会表现得非常配合。因此想拒绝他们的要求时,家长们可以采用“好吧,但是……”的说法。你可以说:“好吧,你可以吃一个面包,但是,我们应该先一起吃晚餐。”或者说,“好吧,我们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但是我们要先把玩具收拾起来。”孩子们通常会反抗“不”,但无法反抗“好吧,但是……”
提前准备点吃的
或许,大部分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但如果能提前给孩子切几片苹果预备着,也许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让孩子们感到舒适开心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尽量满足他的基本需求食物、睡眠,这些就足够了。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三)
7、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讚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讚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8、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9、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著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