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宝宝念书多久最好?爸爸妈妈应该要让幼儿从小就接触图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那么,要如何给宝宝念书听呢?
每天给宝宝念书的时间
每天给宝宝读多久书,要看你的宝宝几岁了,注意力集中时间多长。你的学龄前宝宝会很活跃,他一安静下来,就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如果他想听故事了,你要准备好放下手头的事,积极回应。
但是,如果孩子跳下你的膝盖想要逃脱,不要强迫他坐下来听你讲。不要把给孩子读书这件事,变成你们之间谁做主的斗争。开始的时候,宝宝能安静地听五六分钟,可能就是上限了。有的孩子坐在高脚椅里,或是坐在儿童摇椅里系好安全带时,听故事最认真。
随着你的宝宝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长,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你就可以延长给宝宝读书的时间了。但是,要有心理准备,睡前要读很多很多故事,只要你愿意读,他就会愿意听。
等宝宝5岁大左右时,给宝宝读书每天至少得读20分钟。等到他6岁时,读书时间延长到30分钟。一旦你的宝宝开始独立阅读了,你就可以把部分时间拿来听他读。你们还可以轮流读一本书。等到你的宝宝七八岁的时候,你们可以开始读纯文字的书了,并鼓励你的宝宝在心里想象,你们读的内容画出来会是什么样。
下面就再来看看家长给宝宝念书的方法吧。
家长给宝宝念书的方法
轻松愉快地念故事
阅读是孩子人生起点上一种充满刺激与想象的游戏,如果一开始念书的过程就非常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孩子就会养成“书本即乐趣”的信念。而父母为孩子念书的第一要件,就是热忱与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把念书给孩子听当作是一种游戏。 而图画书中的巧思与趣味,大人一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单纯的惊喜。所以父母在念书给孩子听之前,最好自己先看个几遍,熟悉书中的情节,然后再以愉快的心情念书给孩子听,那么不仅是父母给孩子快乐,孩子也同样带给父母快乐。
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处可见的文字和印刷品,父母都可以把握机会念给孩子听。例如:坐公车时,念公车的号码和地名;上街时,念路边的广告和标志给孩子听,或是和孩子在购物时,把孩子感兴趣的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念给他听。
重复念一个故事
反复念孩子喜欢的书,是协助孩子进入书本世界的方法之一。一遍又一遍地聆听,是孩子成为一位阅读者的必要过程。重复多次之后,孩子对文字与语音的印象加深了,对内容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听故事时,他们对故事的发展有所期待,也能预测书中的人、动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重复为孩子念一本书,不仅让幼儿从听懂的层次提升到欣赏体会故事的层次,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能预知、控制故事的发展,而在心里获得莫大的安心感和成就感。
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
父母在念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接受的程度,以自己的语句重组、裁剪故事,最重要的是让亲子都能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父母最好从“看图说话”之类的简单图片或图画书开始念起。慢慢地,父母可以念些短篇的故事给他听。如果孩子还不能了解每个字句的意思,父母可以简化故事的内容。 父母最好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增加图画书对幼儿的吸引力。有时也可以配合情节学些动物或机器的声音,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问孩子问题不能急
图画书是亲子共享的书,父母不要在第一次念完书时,就逼问孩子刚刚听到了什么东西?也不要勉强孩子了解内容,因为孩子的个别发展有差异,可能当时他还无法接受书中的信息,但过了一阵子之后,就能听得津津有味。 零到三岁的阶段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时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兴趣,进而将来喜欢阅读。因此,请不要对孩子施加任何学习压力,否则会造成孩子排拒书本的反效果,得不偿失。所以还是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听你们念书吧!
家长给宝宝念书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才有效果哦。
宝宝1岁4个月了。最近,她似乎迷上了 “读书”。爸爸的报纸,妈妈的杂志,她都会统统拿起来。有时是缠着大人讲给她听,有时还会一本正经地自己“看”。弄得爸爸妈妈真有点疑惑:“她能听懂吗?”“她果真是的在阅读吗?”
的确,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阅读可能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那么,阅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是用耳朵来“阅读”——通过听父母的口头描述和看图画来“读书”。虽然认知能力十分有限,但是他们正处于一个大脑皮层快速发育的时期,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在成人的帮助下,选择适宜的图书进行阅读,对他们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这个时期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文字和图形的概念,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组织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个年龄孩子语言发展主要是在发展口头语言,阅读的书籍主要是配以少量文字的图画故事书,配的文字一般是非常口语化的。通过父母的“读”书,孩子能够接触并模仿学到大量的口头语言,为下一步书面语言的学习做铺垫。
同时,图书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图书,孩子不仅能够认识自然界,还能够获得大量的生活经验,了解社会规则以及道德规范等,有利于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及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不过,即使每一位父母都知道阅读的好处,也都热切地想给宝宝读书。可这个小小人呢?依然会是一个很难对付的“读书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求在等着你。
老是要重复同一个故事
问题1:旺旺总是让我给他重复同一个故事,即使那个故事我都给她讲了几十遍了,可是他还要听,真拿她没办法!
这个年龄孩子特别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重复对于他们来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熟悉的事物会带给他们安全感;重复也有利于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当孩子要求您一再地重复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们正在聆听、记忆故事的内容。因此,如果孩子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父母应该满足他的愿望。不过,在每次重复的时候,你也可以有细微变化,如在语言描述上可以灵活处理,或是向孩子强调画面上不同的地方等等。
如果你希望给孩子讲个新故事,可以在讲完老故事后进行。
翻到哪就要讲到哪
问题2:给宝宝讲故事时,她经常不让我按照页码顺序翻书,她翻到哪页就要求我给她讲哪页。
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不按顺序翻书,特别偏爱某一页,甚至只注意某个画面细节,这些行为与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父母应该理解,而不要强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标准进行阅读。要知道,成人看书是读字,孩子看书则是什么都看。由于不懂文字,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书看懂,他们会翻来翻去看。因此,你要拿出一定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阅读图书,一边讲一边看,适当的提些问题。从学翻页面开始,直到逐步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地看和讲。孩子能看懂画面了,切身体会到看书的乐趣,就会对书产生感情,逐渐培养阅读图书的兴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阅读,既发展了能力,又增进了感情,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了讲故事,非要编故事
问题3:给孩子念故事,他爱听。不过,他总是听着听着,就让我根据书上的人物或情节给他编故事,而不是一直听下去。
给宝宝读书就是要抓住他的兴趣。妈妈、爸爸编故事,也是在用语言描述事物与情景,这与按顺序给孩子读书并没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编,能给孩子一个更大想象空间。
总是坐不住
问题4:豆豆刚会走路,我计划每天抽半个小时给他读书、讲故事什么的,可他老是坐不住。
这种现象太正常了,因为小家伙可忙了。他对自己的双脚着迷,对一切着迷,周围有好多东西等着他去探索!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维持他对书的喜好,远比教他书中内容重要得多。大人应该顺应孩子的意愿,不要坚持一定得念完整本书,或担忧孩子是不是对书没兴趣,没耐心。千万不要强迫孩子。
可以试着改变一下阅读的时间,比如在他午睡或是晚上睡觉前。每次读书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在读书中,不必让孩子同时地专注于词汇、图片、和听。还可以尝试更多更生动的语言提高读书的游戏性,比如,你和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一个小角色;
看电视能代替读书吗?
问题5:现在,我的孩子3岁,特别喜欢看电视。看电视不也是在“听读”吗?这和大人讲故事不一样吗?
可以有选择地让孩子看一些优质的儿童节目,不过看电视是代替不了你和他一起的阅读。
当一个接着一个的电视画面展现在孩子面前时,很难使孩子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听”上,无法使孩子专心感受语言的美。
在阅读的过程中,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你读,他问;他说一个词、一句话,你可以应、反问,或帮他反复练习。这些是电视和VCD无法提供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阅读需要孩子运用很多的想像力。
不妨,每天晚上或其他时间,当孩子安静下来时,耐心地在他身边富有感情地为他朗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
增加阅读乐趣的小技巧
简单,再简单
受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限制,只有简单的画面,简单的人物与情节才能吸引住这个年龄的孩子。
接近孩子的生活
如果阅读的内容是孩子在生活中接触过的东西,他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会更感兴趣。比如去动物园看过了猴子,你再给他读有关内容时,在他的小脑袋里就有了一个猴子“知识库”:猴子的毛,神态,动作。
各种阅读资源
阅读并不一定仅限于童书、婴儿画报。漂亮有趣的物品包装袋,大街上的海报,都可以成为你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材料。
利用声音的魅力
在给孩子的阅读中,声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一个童话故事,用不同的声音,孩子感受到的东西也许是不同的。为了让阅读变得更好玩,也更有魅力,在给孩子读书时,带上你的感情。让孩子在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通过你的声音认识世界、认识书、爱上书。
享受的态度
不要总是说没时间,哪怕每天只是几分钟,一个小故事,一首童谣。全身心地投入,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持一种享受的态度,孩子也会受到你的感染。
主导人物是孩子
最后的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这个年龄孩子,即使是你在为他讲故事、读书,但是,在阅读中,主导人物一定要是孩子而不是你,你要充分尊重他的想法,他的意愿。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