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征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出生体重越轻,发生率越高。
那么败血征是怎么造成的呢?
败血征可以由于母亲感染所致,在分娩前如果母亲有发烧,细菌感染,细菌可以通过羊水感染胎儿,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浑浊发臭、新生儿皮肤破损、脐炎等都提示有造成新生儿败血征的可能性。
患败血征时可表现为精神食欲差,哭声弱,体温不稳定,可发烧,也可表现为体温不升。随着病情进展孩子开始不吃奶、不会哭、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爱睡觉。此外还常出现黄疸加重或原已消退后又再次出现黄疸,遇此情况应怀疑本症。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肝脾肿大、皮肤出血点和瘀斑,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可有休克表现,面色仓白,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脉搏细而快,四肢发软,少尿或无尿。败血征还可出现合并症,如中毒性肠麻痹、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等。
新生儿败血征的诊断除上述病史和临床表现外,外周血白细胞过高或过低,血培养阳性是非常重要的确诊依据。引起败血征的病原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等。
败血征的治疗主要是抗菌疗法,可先用两种抗菌素,如耐酶青霉素加第三代头孢菌素,待病原明确、药敏结果出来后可停用一种,再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一般疗程7-10天,应静脉用药。
还要加强支持疗法,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免疫力,是近年来广泛推荐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致病性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新生儿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 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败血症不只是新生儿才会患上,营养不良、体弱的成人也会患上此病。当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上的创口,或通过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侵入人体时,就会发生感染。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抵抗力弱,一旦被感染更容易发生败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先让我们来看看导致败血症的常见细菌都有哪些:
B 组链球菌(GBS)和革兰氏阴性肠道病原菌,它们是宝宝出生后最初几日内引发
新生儿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占早期感染的70%。
大肠杆菌,最常见的引起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是革兰氏阴性肠道菌。
表皮葡萄球菌,它引起30% ~ 50% 的晚发型败血症病例。
念珠球菌,在晚发型败血症中日渐成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在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病率为3% ~ 4%(在某些高危婴儿室中上升为10%,甚至更多)。p#副标题#e#
那么,新生儿从哪些途径来感染这些细菌呢?最常见的是这样3 个途径:
1、母亲
妈妈怀孕时得了败血症,细菌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
如果妈妈患有妇科炎症,细菌会沿着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将可能被感染。
不注意围产期保健而使胎膜早破,分娩时胎儿就会受到细菌感染。
2、疾病
胎儿吞下或吸入羊水而患上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可能发展成为败血症。
出生之后护理不当造成脐部感染,因新生儿脐炎而引发败血症。
3、外部
产程中由于消毒不严、助产不当等原因,使细菌直接从皮肤、黏膜破损处进入血液中。
护理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用具等其他物品的污染。
冰箱、空调也是传播易导致败血症的细菌的地方。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防范
防止胎膜早破
进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开始。这个阶段胎儿生长迅速,子宫增大很明显,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这时过性生活,动作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导致“胎膜早破”。
一旦发生胎膜破裂,羊水就会大量地流出,使胎儿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活动受到限制,子宫壁紧裹于胎体。
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后没有及时处理,常常可以引起宫腔内感染,使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就饱受了各种细菌的袭击。即使胎儿出生后存活,也由于有严重的感染存在,轻者可以给婴儿后天的发育及智力带来不良影响,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间应尽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在临产前1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发现破水,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延伸阅读:
如何给新生儿叠尿布
适合新生儿的尿布叠法:
1、一般尿布都是正方形的,首先将尿布对折,成长方形。
2、接着再对折一次,成正方形。
3、然后将尿布表层从右向左拉开,成三角形。
4、接下来翻转尿布,将垂直的一边折入三分之一。
5、再往里折一次,尿布就折好了。给婴儿垫上尿布以后,可以在外面加一个固定扣带。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