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yy5301111

yy5301111

2016-03-26 04:47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力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四两拨千斤”,大家都知道这是无法做到的,但是太极拳凭什么能做到呢?小编今天为您揭开谜底。太极拳教程对力有详细的讲解,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解密太极拳。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力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四两拨千斤”,大家都知道这是无法做到的,但是太极拳凭什么能做到呢?图老师小编今天为您揭开谜底。太极拳教程对力有详细的讲解,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有科学依据的,力学上说的四两拨千斤在太极拳中却能实现,这是为什么呢?

  太极拳是神秘的,其中的四两拨千斤”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原则,但这对很对人来说,几乎不可思议,四两拨千斤”,凭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因为中国文化本身着重体验而导致的不可言说性,但武术作为人类的运动行为,不可能脱离自然界的原则,如果从力学的角度去解释太极拳运动,是十分容易理解的。

  练习太极拳要掌握用劲的技巧,太极拳的每个招式动作都是根据力学创编的,因此,在变化中要掌握力的方向和力的转化。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仰面朝天放置在地上的自行车,我们转动脚踏板,等到车轮子高速转动起来,这时候如果我们用手想去按住车轮子,让它停止转动,这不仅不可能,我们自己也有随着车轮的切线飞出去的感觉。

  以弧线运动破解直线攻击,这是太极拳最基本、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原理,除此无他。

  中国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外家的区别主要在,外家拳主张主搏于人,主动出击,内家拳则讲后发制人,舍己从人。

  在力学上,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外家拳练习和实战中着重于力的大小,而太极拳则是力的方向和力的着重点。

  因为力的大小对太极拳师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太极拳适合任何人群、尤其是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练习。前人谓太极拳最佳的搏击效果就是弱破强、女破男、老破壮。

  四两拨千斤”并不是说所有的弱均能破强,只是说有这种可能,而达到这种可能条件的就是小的力必须能够自如的变化。

因为自身的变化才能导致外来攻击力

  因为自身的变化才能导致外来攻击力随之产生变化,就是说,太极拳师要练习到任何时候都能够像旋转的车轮一样,随时向任何方向化解外来打击,这就是拳谱上所说的随屈就伸”、以柔克刚”、引进落空”。

  道理是简单的,但要是练到这种境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仍有众多玄机。古人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这就是看上去简单的太极拳难练之所在了。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含义

  四两拨千斤之说,最早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原文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

  太极拳功深者,以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实就虚等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以敷盖、封闭等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特点。

  四两拨千就是对内功深者以综合的优势控制对手后,从心所欲的潇洒境界的描述。但后来不少太极拳著述却舍本求末,沉迷和沉醉于对这一境界的描述,而对如何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就像仅描述小牧童和农夫只凭一条小小的系着牛鼻子的绳索,就能轻松自如地控制和驾驭有千斤力的大水牛,却不去介绍为什么要穿牛鼻子和如何穿牛鼻子,使后来者面对强大的大水牛不知如何下手控制,只好望牛兴叹了。

  由于这些太极拳理论的偏颇形成了一个误区,不少初学者误以为练了太极拳就能够以力小打力大,以弱胜强。一些传授者也着意夸大巧的成分,将学习者引至神秘化的岐途,而不是走踏踏实实练功夫的路。

  这样到头来一事无成,严重影响了太极拳技击术的发展。 其实在任何对抗中,最终都是强胜弱败。太极拳作为竞技武艺与人对抗时,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所谓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之说,是有条件,有前提的。下面对此作详细分析。

  先谈谈强弱含义。强弱是笼统的概念,从武术竞技上讲,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身体强壮与虚弱,年轻与老者是体质上的强弱。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2)

  勇敢与怯懦是心理上的强弱;善变与不善变,懂不懂劲是技巧上的强弱;反应敏捷与迟钝,手快与手慢,发劲时威力的大小是技术水平、素质上的强弱。以上是从静止意义上讲强弱。

  从动态的角度看,强弱又是一对矛盾,是相对的,可转化的,上述几个方面的强弱,在一定条件上都可以向各自的对立面转化。比如四两与千斤之比,前弱后强,自不待言。

  但当四两能够拨动千斤之时,它已不是表态意义上的四两,而是处于控制地位上的四两;要控制的千斤也不再是静态意义上的千斤了,强弱在这种条件下正好易位。弄清楚上述强弱的含义及转化的条件,有助于我们理解太极拳运动中强弱的本质。

  实质上太极拳与其它对运动抗项目一样,也是刻意求强 ,只不过它的训练方法独特而已。它很讲究积柔成刚,注重内壮功夫和发挥人体潜能的练习。这是一条以弱变强的极富成效的途径。

  学习者能明此理且不断揣摩,坚持不辍,就能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化。功成之时,自身的弱点诸如体弱力小将得到克服,强大的内劲质量及纯熟的技巧将取而代之,从而成为整体上的强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可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否则是不可能的。尽管从力学原理上讲,利用杠杆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但竞技的对方毕竟不是千斤重的静物,而是运动着、变化着、时时威胁着你的强敌。

  这时你想用柔化解对方,贴粘住对方,以控制对方的变化,然后伺机击之,若自身没有足够的内劲是做不到的。要想四两拨千斤,须先练得千斤力,这就是必先自强然后才能胜人的道理。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强不是单纯体格的强壮,而是包括内劲、技巧和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势。其中练就强韧的内劲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太极拳家晚年尽管年龄和外壮方面不占优势。

很多太极拳家晚年尽管年龄和外壮方面不占优势

  但与人推手时气若磅礴,加上强大的内劲和高超的技巧,一搭手就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就像将牛鼻子穿上而控制住对方,任凭对方身强力壮来势凶猛,也不能摆脱处处受制被动挨打的地位。

  他们靠的就是综合优势。如太极拳名师陳照丕、陈发科、王西安等,常常是一搭手即以强大的内劲令对方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或者一接手便把对方抛出,充分体现了一个强者的实力。正所谓若非此身成铁汉,掷地何来金石声。

  实现强弱转化的另一中表现形式,是要善于掌握时机,创造条件,使对方强变弱。比如,巧妙地运用粘化,转化对方的来劲,破坏对方的平衡,形成我顺人背的局面,然后击之。

  或者用串劲锁住对方的劲路,控制对方的重心,即所谓擎起彼身借其力,使其由强变弱而受制于我。正如牵牛要牵牛鼻子一样,用串劲串住了对方,使他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弱者,处处被动挨打的地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力学内涵

  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一个著名的技术谚语。它体现出太极拳的运劲和思维特点,就是主张用巧力而不是拙力来取胜。

  当对方以大力击来时,我不是与之硬抗,而是避其锋芒,运用内劲功法,避实就虚,引进落空,巧妙地调整力学结构,使对方失重、失势,再于关键点或线上施以小力,就可将其击倒。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其核心在于顺势得机、以静制动。

  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力学内涵是化劲”

  在推手运动中,化劲是一种基本的技法。化劲就是化解对方的作用力,其实质和功能有两点,其一是以小化大,以我方的小力取胜对方之大力;其二是改变对方力的方向,本来对方力的方向向我而来,改变为离我而去。

  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就是化劲实质的具体表现。武术界对化劲的实质和威力一致认同,但对化劲的原理,对形成化劲的条件,对四两拨千斤的原因,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在有些武术专著中,经常看到有关化劲问题的论述,有的认为化劲的原理是使对方发出的作用力作用在一个圆活松柔的物体上而耗失掉,有的认为四两拨千斤的原因是双方的作用力相互合成的结果。

  我认为以这些论点为根据很难说明化劲的实质,因为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且其正确性”也无法通过科学实验证实。

  化劲问题既是一个武术问题,又是一个力学问题,在化劲的实质中存在很多力学的内涵,只有从这些力学的内涵出发,才能说明化劲的实质,才能找到四两拨千斤的原因。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3)

  太极推手中的四两拨千斤

  一、切实贯彻舍己从人”这一太极推手的战略思想

  这是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前提。

  舍己从人就是不要主动的进行攻击,而要依据对手的劲力大小、方向等等进行攻击。在太极拳的技击中, 并不是依靠强大的力量来获得胜利的,而是通过灵活的运用太极拳要领使对手失去重心来获得胜利的。

  二、切实采用引进落空”这一太极推手的战术思想

  这是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必由之路。

  引进落空”就是对方进攻哪里,我哪里就让位出来,引其进入,毫不费力使其扑空;或者我稍加旋转,而且是借对方之力被推而旋转,使其力沿切线滑掉。

  引进落空”是最省力又不挨打的战术,是以柔克刚的打法,当然要具有既能闪让旋化又不失中定的功夫。如果不是采用引进落空”的战术,而是顶着打,进行阵地战”、硬碰硬,必然是拼消耗、费大力,绝不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只有采取引进落空”、游击战”的战术,才能保存实力,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才能伺机寻找对方弱点,在对方落空之时集中兵力、合力反击。只有树立了先放进来的思想,才有取胜的余地,引进落空”就是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必由之路。

  这条路或称这种打法,就是即化即打”或者叫化就是打”,是弱者取胜之路。当然,对于具有绝对优势的强者而言,他可以采取一触即发”、彼微动,己先动”,或者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打就是化”的战术。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术思想。但太极拳的精髓之一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主动出击的打法不是太极拳主张的做法。

主动出击的打法不是太极拳主张的做法

  三、熟练运用不顶不丢”这一太极推手的基本原则

  这是实现四两拨千斤”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

  不顶”,就是对方进攻时,我不在对方进攻的点上顶着阻挡其前进。只有做到不顶”,才能做到以小力胜大力,才能没有不必要的消耗、浪费。

  不丢”,就是对方进攻时,我不能退得过快而超前离开对方,对方后退时,我也不能跟得太慢而落后离开对方,总之是进退均不离开对方,始终与其连随,像蝇虫落在人身上一样黏贴在接点上随人而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费大力,而又能借到对方之力,达到四两拨千斤”之神效。不顶不丢”,既是初学太极推手的基本要求,也是推手进入上乘功夫的检验标准。

  真正做到时时处处不顶不丢,也就到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轻灵圆活,随心所欲的神明阶段。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大家对太极拳中的四两拨千斤还有怀疑吗?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掌握力的方向,和力的着重点,这样才能将力发挥到最大,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力学原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太极拳发力的规律。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推手四两拨千斤教学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推手四两拨千斤教学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何以实现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何以实现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四两拨千斤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存在与否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存在与否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女人巧用厨房垃圾来保养卵巢

女人巧用厨房垃圾来保养卵巢

怎样减肥又快又健康 生活中的那些减肥小妙招

怎样减肥又快又健康 生活中的那些减肥小妙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