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

img爱美肌精华

img爱美肌精华

2016-03-26 02:11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练习过太极拳的人应该都有听说过四两拨千斤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四两拨千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你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说法,以及其含义,一起往下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

  练习过太极拳的人应该都有听说过四两拨千斤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四两拨千斤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你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说法,以及其含义,一起往下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

  四两拨千斤之说,最早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原文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太极拳功深者,以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实就虚等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以敷盖、封闭等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特点。

  四两拨千就是对内功深者以综合的优势控制对手后,从心所欲的潇洒境界的描述。但后来不少太极拳著述却舍本求末,沉迷和沉醉于对这一境界的描述,而对如何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就像仅描述小牧童和农夫只凭一条小小的系着牛鼻子的绳索,就能轻松自如地控制和驾驭有千斤力的大水牛,却不去介绍为什么要穿牛鼻子和如何穿牛鼻子,使后来者面对强大的大水牛不知如何下手控制,只好望牛兴叹了。由于这些太极拳理论的偏颇形成了一个误区,不少初学者误以为练了太极拳就能够以力小打力大,以弱胜强。一些传授者也着意夸大巧的成分,将学习者引至神秘化的岐途,而不是走踏踏实实练功夫的路。这样到头来一事无成,严重影响了太极拳技击术的发展。 其实在任何对抗中,最终都是强胜弱败。太极拳作为竞技武艺与人对抗时,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所谓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之说,是有条件,有前提的。下面对此作详细分析。

身体强壮与虚弱,年轻与老者是体质上的强弱

  先谈谈强弱含义。强弱是笼统的概念,从武术竞技上讲,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身体强壮与虚弱,年轻与老者是体质上的强弱;勇敢与怯懦是心理上的强弱;善变与不善变,懂不懂劲是技巧上的强弱;反应敏捷与迟钝,手快与手慢,发劲时威力的大小是技术水平、素质上的强弱。以上是从静止意义上讲强弱。从动态的角度看,强弱又是一对矛盾,是相对的,可转化的,上述几个方面的强弱,在一定条件上都可以向各自的对立面转化。比如四两与千斤之比,前弱后强,自不待言。但当四两能够拨动千斤之时,它已不是表态意义上的四两,而是处于控制地位上的四两;要控制的千斤也不再是静态意义上的千斤了,强弱在这种条件下正好易位。弄清楚上述强弱的含义及转化的条件,有助于我们理解太极拳运动中强弱的本质。>>>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教学过程有哪些诀窍

  实质上太极拳与其它对运动抗项目一样,也是刻意求强 ,只不过它的训练方法独特而已。它很讲究积柔成刚,注重内壮功夫和发挥人体潜能的练习。这是一条以弱变强的极富成效的途径。学习者能明此理且不断揣摩,坚持不辍,就能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化。功成之时,自身的弱点诸如体弱力小将得到克服,强大的内劲质量及纯熟的技巧将取而代之,从而成为整体上的强者。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可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否则是不可能的。尽管从力学原理上讲,利用杠杆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但竞技的对方毕竟不是千斤重的静物,而是运动着、变化着、时时威胁着你的强敌。这时你想用柔化解对方,贴粘住对方,以控制对方的变化,然后伺机击之,若自身没有足够的内劲是做不到的。要想四两拨千斤,须先练得千斤力,这就是必先自强然后才能胜人的道理。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强不是单纯体格的强壮,而是包括内劲、技巧和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势。其中练就强韧的内劲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太极拳家晚年尽管年龄和外壮方面不占优势。但与人推手时气若磅礴,加上强大的内劲和高超的技巧,一搭手就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就像将牛鼻子穿上而控制住对方,任凭对方身强力壮来势凶猛,也不能摆脱处处受制被动挨打的地位。他们靠的就是综合优势。如太极拳名师陳照丕、陈发科、王西安等,常常是一搭手即以强大的内劲令对方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或者一接手便把对方抛出,充分体现了一个强者的实力。正所谓若非此身成铁汉,掷地何来金石声。

  实现强弱转化的另一中表现形式,是要善于掌握时机,创造条件,使对方强变弱。比如,巧妙地运用粘化,转化对方的来劲,破坏对方的平衡,形成我顺人背的局面,然后击之。或者用串劲锁住对方的劲路,控制对方的重心,即所谓擎起彼身借其力,使其由强变弱而受制于我。正如牵牛要牵牛鼻子一样,用串劲串住了对方,使他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弱者,处处被动挨打的地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2)

  太极拳缠丝劲练习

  太极拳之所以异於其它拳术的,不在於动作的缓慢,因为太极拳也有动作快的时候,也不在於手法用劲的柔和,因为太极拳也有手法用劲刚的一面,其不同特殊的是一种运转螺旋的《缠丝劲》。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动作是走弧线成圆形的,但是单纯的弧线圆形是没有螺旋的作用的,一定要在圆圈之中,蕴藏著一种好像螺丝似的旋转劲道,才能称之为《缠丝劲》。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太极拳的能够以小力胜大力,以慢制快,全在於有了缠丝劲。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练法,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开首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丝我皆依。」就是指这缠丝劲。就像郑多燕减肥舞一样,需要动作连贯。

  螺旋形的动作,由内往外转而向前进是《顺缠》,由外往内转而向後退的是《逆缠》,因之缠丝劲在基本上分为《顺逆缠丝》。在整套拳架中的每一手动作,都是由这顺逆两种缠丝劲,错综复杂地变化著;因为各手的动作动度不一和方位的不同,而分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大缠、小缠;进缠、退缠等五对,这是根据陈鑫的分类。《缠丝劲》的分类虽有多种,但除上述的顺逆缠有关缠丝的实质外,其余的分类不过是依照拳势而形成的,在方位大小上说起来有这些分类而已。

  陈鑫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的法门也,不明此理,及不明拳。」中气就是平素练习拳架锻链出来的内劲,内劲发源於丹田,动则劲由丹田而发,静则劲归入丹田。由内而外的《顺缠》,内劲随著动作运转缠绕到四梢(两手尖与两足尖),由外而内的《逆缠》,内劲又随著动作循原路运转而归入丹田。《顺缠》大部是蕴藏於棚劲之内,是属於呼气、发放;《逆缠》大部是蕴藏於履劲之内,是数於吸气、蓄放。>>>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为何能够养生保健

  太极拳於对敌时,搭到敌方能够随屈就伸,能够避实就虚,微微转动,随化随发,以及有一种绞来绞去的劲,拿住对方不能转动,进不得进,退不得退,都是缠丝劲的妙用。陈鑫说:「要拳《缠丝劲》作何用?盖硬与人直接者则人易躲闪,易离去,惟以柔接之,则人易其柔软而心不惧,心不惧故不躲闪,惟以其柔软缠丝法接之,未黏住人身则已,如黏住人身,则人不能躲闪;躲则以手跟之,如漆胶黏硬物,物自不能躲闪,离则以缠法缠绕其肱,如蜘蛛以丝缠蝇,又如已上之螺丝,欲硬拔去不得。故未黏住人之肱则已,如既黏住,则吾以缠丝法捻住其肉,当缠而绕之、沾之、连之、黏之、随之,令其进不得进,进则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则恐我击搏,故不敢硬离去。此缠丝劲之在拳中最要紧要妙诀也。」

  由此可知缠丝劲的奇妙,至於操练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每一个动作中,除走弧线的圆形外,四肢和身体各部都像螺丝般的旋转著,形成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膝圈、胯圈、足圈等无数的圈;做起来是非常错综复杂,非笔墨所能尽述。至缠丝内劲的运行,如陈鑫所举《懒扎衣》右手例:「由心发起,过右乳,越中府(手太阴肺经穴,在乳上第三穴与第四穴之间。)踰青灵(手少阴心经穴,在肘上三寸许。)冲少海(手少阴心经穴,在肘後五分处。)经灵道(手少阴心经穴,在掌後一寸半处。)渡列缺(手少阴心经穴,在腕侧一寸半处。)至中冲(手厥阴心胞络经穴,在中指尖端。)少冲(手少阴心经穴,在小指内侧。)少商(手太阴肺经穴,在大指端内侧。)诸穴止。」是由内向外转翻的顺缠丝劲,上述经过各穴,亦不过说一大概,实际操练起来是视功夫的浅深,由粗而细一层深一层,所谓沿路缠绵,极其细致。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3)

  《缠丝劲》在基本实质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分为《顺缠》和《逆缠》,手足的配合是一致的,就是右手顺缠,则右足亦为顺缠,如果手是逆缠,则下面的足亦是逆缠。因之在全套拳架动作中,随著缠丝劲变化复杂,但是手足的缠丝,总是一顺一逆,或是双顺,或是双逆,只有此三种情形,但是此三种缠丝,在全套拳架中不断地错综复杂变化著,绞来绞去的运转,连贯地缠绕著。右手与右足和左手与左足的缠丝必须要分别上下相顺,不容相逆;如果发现了相逆,那劲道就别扭不顺,这是检查走架是否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和标准。>>>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内气表现的症状

  手足顺逆缠丝劲的辨别,最简明的标准是,手心向外转向上是《顺缠》,手心向内转向下是《逆缠》,这是手的顺逆缠丝;膝盖往外转为顺缠,膝盖往内转为逆缠,这是足的顺逆缠丝。

  走架时手足缠丝的运行,以《运手》为例如下

  由单鞭接演运手,假定面向南,右手从西收至右乳,顺转而上,复运至西转一圈,右足收至左足边;左手即从东起,下转半圈,手到左乳边,不停,左手即由左乳上而顺转半圈至东方,是时左足向东开一步;右手即再从西向收回到右乳边,下面右足随右手下转半圈,收到左足边;右手到西,左手即到左乳边,左手运到东,右手即收到右乳边;左足向东慢弯开步到东,右足即由下转收到左足边;如是左足向东开三步,右足随之跟三步。关於缠丝劲是双顺转双逆的缠丝,并且是左右、上下和略向里外的双顺双逆缠丝,成一个立体圈。缠丝劲的运行,手是前半圈是由腋里边向外斜缠到指,後半圈是由运出回来自外斜缠到腋下;足则前半圈由腿根内向外缠到趾,回来自外向里缠至腿根。

  《缠丝劲》的运行,陈鑫在他的著作中是以经络穴位来说明,可见对於人体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流转有很大的益处,可以达到增强体魄和强健体质的目的,至於技击方面,可以提高缠绕粘随,引进落空的技巧。

  初学时对於缠丝的转圈幅度要大,练习日久後转圈可视功力逐渐收小,小至没圈;所谓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没圈,所谓没圈,仍有圈意。是由极小的圈练到外形上看不出有圈,是只有圈的意思而没有圈的形式,是由有形而归於无迹的境界,这种境界只有下苦功长时锻链才能做到。

  太极拳必须运劲如缠丝,或者说运劲如抽丝。这两种形象的比方都是说,运劲的形象如螺旋。同时这种螺旋又必须走弧线,尤如子弹通过枪膛时的来复线後,当它运动於空间时,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抛物线的运动路线。太极拳的缠丝劲就要具有这种形象。>>>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哪些劲法需知

  前面已经说明了运动必须如缠丝的意义,那么在实际运动中应如何进行呢?说来极平凡而简单,就是在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下,动作时掌心由内而外翻出或由外而内翻,使之形成太极图的现象。同时由於掌心内外翻转表现在上肢是《旋挽转膀》,表现在下肢则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则是《旋腰转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这是太极拳必须做到的要求。因此拳谱中特别提出练拳时,不论是开展的开放或紧凑的收敛,都不可须臾离开「翻转掌心」和「旋脕转膀」的太极劲。这犹如地球环绕太阳运转走弧线,同时地球本身还自转一样。所以太极拳不是平面的一个圈,而是立体的螺旋上升。

  图老师小结:上文中介绍了关于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一些含义,及其在太极拳练习中的运用。同时,图老师小编还介绍了关于太极拳缠丝劲的练习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根据文中的方式学习哦!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有怎样含义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推手四两拨千斤教学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推手四两拨千斤教学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何以实现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何以实现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如何理解太极拳四两拨千斤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存在与否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存在与否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解密太极拳 太极拳凭什么“四两拨千斤”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五字决要点是什么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五字决要点是什么

32式太极剑 练习太极剑有何简单方法

32式太极剑 练习太极剑有何简单方法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