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

陶瓷娃娃xl

陶瓷娃娃xl

2016-03-26 04:43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放松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练太极拳的好处是放松,常练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在练习中感受太极拳的精神要义,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

  放松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练太极拳的好处是放松,常练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在练习中感受太极拳的精神要义,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

  太极养生效果为什么那么好呢?放松是其中之一。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和大脑疲劳。

  首先说融化

  融化是指溶解、消融,就像冰雪在春天来临之际渐渐消融变成了水一样。在太极拳训练时,要求我们肢体放松、精神放松,具体来讲就是放松肌体细胞,以及思维状态。

  在意念当中就像自己周身的细胞融化了一样,不顶撞,不拉扯,不着力,在一片空濛中行拳,那才叫一片神行。这也是我在《法门》一文中所说的用最小的力量完成规定的动作”。

  在练习中要抓住放松的特点,初学太极拳不要重视外在姿势,要重视内修,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太极真功夫。

  其次是关节拔长

很多人一听到松,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为耷拉

  很多人一听到松,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为耷拉而萎缩。例如把松肩沉肘理解为两臂蜷曲萎缩而不伸展。其实太极拳的松”本来就包含有关节拔长的含义。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求周身关节径向拔长,使缝隙加宽,以便转关灵活、气血通畅,从而培养混元气,形成掤劲。掤劲是八劲之首,是其他劲力的基础,也是养生保健、防身自卫的基础。

  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把肢体舒展,舒展大方”,也是这个意思。在陈式太极拳的练习中,我总结了一句话叫做越沉越展”,意思是说你越想松沉的好,就越要拔长关节缝隙。

  练习太极拳要做到支撑八面,如何支撑呢?就是要做到舒展大方,掌握内劲的技巧,这样才能打太极拳才显得完美。

  这句话还是很经典的,一经教给学生,他们会很快就能其中的味道。所以现在拿出来与全世界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分享。

  肌肉向下松沉则很好理解。由于第一点中说到细胞融化的概念,那么有人就问了,融化后跑到哪里去呢?”答曰,向下松沉”,因为地球有吸引力,那些放松了的细胞自然向地球方向去,否则就会违背万有引力定律了。

  有人再问,是不是所有的细胞象稀泥一样向下落去?”,答曰,不会,因为有精神控制着骨骼结构,骨骼提领着肌肉组织,所以不至于坍塌一片、稀烂如泥”。

  其实,我在其他场合也讲过,应该把太极拳中的松”字理解为筋道”。因为松的目的是为了通,内气畅通。

  畅通之后,再经过长期训练,达到气与力合,就会让周身产生一种筋道的劲道,就像揉面揉到位了一样,松软而又有弹性,这正是太极拳所需要的,这也像老道士炼丹,是经过了若干道工序才可以到达的层次。简单得把这动作叫做松”,往往会引起初学者的误解。

  练太极拳放松的作用

  1、有助于消除疲劳,特别是大脑可以得到净化和调整,思维清晰。同时,四肢百骸普遍受到良性功能刺激,各系统器官功能协调、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平衡,大大增强免疫力。

  2、有利于气血经络畅通,达到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气滞血糖等副作用。

  3、有利于动作转换的轻灵、协调,否则,就显得僵硬、笨拙。

  可见,做到放松,可以使我们的肢体自然舒展,更加连绵不断。

  4、便于内气下沉,上虚下实。既有利于身体稳固,又有利于发力扎实,因此,也可以说,不会放松,发力就不会有力。

  5、有利于追求柔软,积柔成刚。只有松柔,才可生刚;没有松柔,就没有刚劲。同时,也可把练拳的过程作为品味太极拳深刻内涵的过程,加深对拳理拳法的理解。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2)

  练太极拳放松的重要性

  1.松”是前提

  在行拳走架及推手中要想使自己的气”畅行无阻,首先一条是要做到身体的放松。拳论曰: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这里强调了练太极拳要求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定要放松。

  不能松就不能柔,不能柔就不能灵活;不能松,劲就会僵,气就会滞,气劲僵滞就不能做到一气贯通,劲力完整,变化灵活。不能做到放松,推手时就容易产牛僵劲、顶劲;不能做到放松,听劲就不灵,不知变化易被人所制。

  松对现代人来说有很多好处,例如,人们现在为什么容易生病呢?这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长期的紧绷自己,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有机可乘。

  所以历来太极拳家把放松作为练好拳的第一要求。过去拳家练拳都尽量选择一个幽静没有干扰的场地。这是创造一个放松环境;上场打拳先要洗心涤虑。平心静气,这是创造一个放松的心态。

  陈照奎先生曾经说过:太极拳全过程都要松下来,要沉下来,要百分之百地放松。同时,周身节节都要松下来,要松到手指肚。”有了松有了静,头脑清晰,心平气和,兴趣盎然,在这种状态下打拳,自然是行云流水,动作流畅,神采自现了。

  节节贯串”就是强调动作南形整而劲整,把人体的四肢和躯干视为三节,三节之中各节又可分为三节,节节再分。运动时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顺节序而动就能达到整”字诀的要求。

  修炼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许多人想快速习武上身的感觉,往往是事半功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如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虚灵就会自在其中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外面的动作,要由内劲(内气)带动,所谓内不动外不动,以气运身,内气鼓荡,外形饱满,身体上下两个关节都要在意识的指挥下,一节节松开运转,如同一串珠子在抖动、在旋动。

  初学太极拳者,从外形上往往动作不协调,顾了手顾不了脚,顾了上顾不了下,动作不到位,势子不连贯,气力不足,这些都是不能一气贯通的具体表现。

  待练到一定时日,慢慢掌握了太极拳的运劲、运气规律,就会气劲顺遂,动作也就连贯了。所谓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遍身躯不少滞”,但这串珠子是用一根线串着的,线不能断,线断了珠子就会散落。这根线就是内气。

  2.意”是主导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拙力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拙力,对初学者虽然有一定困难,但也不是不可理解。练拳时可以从假想”入手,练习意气的感知。

  比如我们以陈氏太极拳斜行拗步第五动为例,左弓步右手前推时,你可以假设前方有一个人,你用右手掌推他,前推之劲的大小你自己可以掌握,前推之时要意注丹田,并使真气徐徐贯人丹田,此时小腹部隆起。

  命门同时向后膨胀,并且带脉一圈也要随之向四周膨胀,这时你可以假想丹田之气沉到海底,然后顺尾椎上升到脊背,再后从脊背到大椎到肩到肘到掌,最后从内劳宫穴透出气来。这种假想初学时很渺茫,但练习时间长了,就能运用自如了。

  关于意念假想”,其实在武术其他门派中也有同样类似的练法,如大成拳的七步功法中的站桩和试力两部功法,就非常强调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的训练。如其桩法中讲意念的头如线吊”、双手抱球”、手按水中漂木”等等。

  这些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为帮助初学者以抽象思维方式来正确地掌握姿势,体会力量,抑制杂念,放松入静。

  太极拳的运气和气功家的运气有所不同,一般气功家炼气是意念专注于一点,而太极拳练的是活劲,气由意导,所谓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气为形体的动力,气行之内,体形之于外,表里一致,是为完整。每一动,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尤须贯串一气。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行拳时要求气贯四梢,勿使有断续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遍身躯不少滞”。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3)

  实践证明太极拳的整个修炼过程完全应以意气为主导,行拳走架时全身放松,要用意引导气之运行,内气鼓荡,外形饱满,全身皮毛与大自然之大气相互鼓荡,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融融自然之情景。

  常见一些练太极拳之人举手投足毫无定向、漫不经心,这种练法玩玩可以,于练太极功夫相差甚远。而那些自恃有一点拙力之人,打拳推手全靠一身僵力拼老本,如此练功久而久之人不敷出,透支过甚,伤身伤气,功不得法耗时伤神实无益处。

  太极拳是生命之学,它既练身又炼心,既重形又重意,性命双修,整个修炼过程以意为主导,以丹田为核心。

  杨澄浦公云:气能人丹田,丹田为气的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周流全身。”太极拳一定要把腰劲(丹田劲)练出来,腰劲出不来,不管你怎么动都是单摆浮搁”。有些人拳架外形练得也不错了,可是细品其昧,总觉得淡了许多。

  观其打拳,动臂摇膀,动腰扭胯,总是扭扭捏捏,感觉别扭不雅。其原因就是腰劲没有练出来,一动不是拱肩架肘就是腰胯乱晃。其病必于腰劲(丹田功夫)求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陈发科公曰:内不动,外不动;腰不动,手不发。”陈照奎先生讲。丹田内转”,一切拳势动作都要结合丹田带动”。腰是枢纽,丹田是气之源,是核心。拳论中所云:一动无有不动。

  其一”者,腰也、丹田也。所以太极拳各种劲力的运用,关键在腰部(丹田)的修炼,练拳一定先要把腰劲练出来。腰劲有了,身体其他各部的劲才会有效地运作。这个腰劲就好比串起那串珠子的线,这条线的抖动,会带动整串珠子的旋动。

  如果这条线不动,线上的珠子再动也是散珠一串,其动而无章,动而无序,动而无力。

  这根线牵动着整串珠子,好比腰部(丹田)牵动着全身上下的各个关节,腰部发劲时,丹田之气一部分上升,内气由海底抄尾闾三夹脊、玉枕、三关连成一线,以腰部为核心,上肢之劲出于脊背,由肩而肘到手。

  丹田之气另一部分下沉由胯到膝至涌泉穴,然后通过脚蹬地其劲反弹,由脚而腿而腰复归丹田。

  太极放松的表现

太极放松的表现

  松沉

  松”的练习可以将肌肉骨骼变得柔软,完全失去了肌肉纤维具有的僵硬之力,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习练者的肌肉骨骼可以有很清晰的下沉感,同时,浊气也能顺畅下沉至脚底。

  松活

  松”的状态中,人体各个关节已被内劲冲开,处于太极阴阳转换所需要的灵活度;同时,松”的练习可以使各个关节松软灵活,随着内气的强劲,逐步达到太极阴阳转换所需要的灵活度。

  学习太极拳要学会灵活转化,提高身体的平衡性,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松活,能降低摔跌的风险。

  松圆

  长时间松”的练习后,习练者可以很容易方角走圆,四正四隅方位的转换全部通过圆弧动作实现,太极拳动作外方内圆,非行家里手难以看出动作转换的奥妙。

  其奥妙就在于动作圆弧的转换上,内在动作的圆弧转换不为外人所知,尤其走动太极小圈,更是可以顺畅转换内劲,如果内劲可以就地转换,即太极的阴阳转换由小圈达到无圈境界,与人推手较计总能得机得势,其本质是松圆使然。

  松展

  随着各个关节的逐步松活和松圆在太极动作转换中发挥的作用份量越来越重,太极动作会舒展大方,随着功夫的积累,太极动作在外形上不再舒展大方,但各个关节及其筋络在动作转换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柔软舒展,松展是松”在形体上的一种表现。

  太极拳是武术中的内家拳,与外家拳相比,太极拳的姿势舒展大方,每个动作都在大小不同的圆中完成,非常的完美。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如何放松。当今每个人都面对各种压力,神经处于紧绷状态,通过练习太极拳能缓解大脑疲劳,还能提神解压,太极拳是现代人的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放松的两个关键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慢练的两个要领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习太极拳慢练的两个要领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练太极拳如何放松身体下肢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练太极拳如何放松身体下肢

太极拳视频 简述太极拳技击的两个技巧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简述太极拳技击的两个技巧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浅谈太极拳推手的两个技巧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浅谈太极拳推手的两个技巧

东岳太极拳 浅谈打好太极拳的两个阶段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东岳太极拳 浅谈打好太极拳的两个阶段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女人秋季如何暖宫 做好6点身体暖暖

女人秋季如何暖宫 做好6点身体暖暖

肾虚吃什么补 10个美味食谱帮男士补肾

肾虚吃什么补 10个美味食谱帮男士补肾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