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入园适应期家长正确的做法。
细心体察爱子的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家长要客观地了解情况,注意不要用“谁欺负你了”等语言舞蹈孩子,并及时与老师沟通,尽快找出孩子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很苦恼,家长可正面劝一劝或干脆不去理睬,就等他不哭了,再问他一些,如“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让孩子更多地想着幼儿园里那些有趣的事,培养她对幼儿园的感情。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时使用“再哭就不接你回家”等恐吓的语言,这样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强化分离焦虑,害怕上幼儿园。
同孩子的交流,赞赏孩子非常重要的,每天接孩子回家后,家长尽量多一些正面的问题,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如当知道孩子学会了系鞋带、叠衣服等,可让他表演给大家看,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有用,能学到很多东西,从而更喜欢幼儿园。同时,这个时期要帮助孩子建立和维系健康的友谊,让孩子多讲讲班级里的故事。集体生活是孩子生活的一个精神停泊地,孩子的社交能力、良好的行为举止,以及宽以待人,富有同情心等与人相处之道,再童年时期就开始形成了。童年时期就让孩子合群,对孩子成年后在情感上释放压力的帮助不可小觑。
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不是一件随便的事,不管天冷天热,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按时上幼儿园,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要守时、守纪律。否则,孩子可能由此养成散漫、不受约束、我行我素、以个人为中心的坏习惯。
和幼儿园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因为如果家庭教育和幼儿园老师教育脱节甚至相侼,那么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等于是浪费,同时也是对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带来困惑,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做为家长,要和幼儿园老师一起塑造自己的孩子,塑造她的未来行为。
在自己家中,家长会给予孩子很多保护,特别是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老人基于安全的考虑,就把孩子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小范围中的人和事物都是熟悉的。这样一来,孩子往往缺乏与别人相处和交流的经验。同时,由于很多事情有家长“包办”,孩子往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分离焦虑”源于孩子对家长的依赖行为。半岁至3岁的孩子们对抚育者形成了固定的依赖关系。他们已懂得抚育者(一般是父母)在自己身旁,是自身安全感和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根本保证。因此,这个年龄的孩子格外关心依赖的对象是否在身边,一旦发生不在身边,就以哭闹来“抗拒”。正因为如此,孩子初次入园,在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面前,就会失去安全感。不少孩子刚进幼儿园是又哭又闹,甚至还会拒绝吃饭,还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一声不吭,整天独自坐着,不和小朋友玩,胆小,孤僻等等。这种现象,一般要持续一周至数周,甚至长达数月。
“分离焦虑”对孩子身体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而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早期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尽早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必须坚持天天送去,态度要坚决,要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也不要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闹也不能动摇。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转身走,班里老师是有办法安慰孩子的。不要两眼泪汪汪,一步三回头,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独。实际上,孩子哭几天就会好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oueryuan/)3、若有可能,开始几天您可以稍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2个人时,增加孩子孤单、想家之情。
4、如果您的孩子比较胆小、内向,可以先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性格特点,请老师给孩子介绍一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会更容易适应。
5、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6、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的生活,让他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舞蹈,从正面引导孩子对园里生活的美好回忆。
7、切记不要以送幼儿园托儿所作为对孩子的威胁,这样他会加深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反感。
相关推荐:如何应对宝宝在幼儿园“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