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侧头训练分配不均匀
➊肱二头肌由外侧头(长头)和内侧头(短头)组成,通常认为长头影响肱二头肌的最高峰点,短头则是负责大臂前侧的宽度,两者均衡的发展才是完美的肱二头肌。同时过度重视托臂弯举等动作是内外侧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➋哑铃弯具动作选择片面,执行动作时不能建立正确的意识与肌肉的连接。
改善:大臂相对在身体前侧进行弯举侧重内侧头(如图:托臂弯举),而大臂在身体后侧的弯举动作对外侧头刺激更多(如图:仰卧弯举),根据自己的手臂发展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动作的比重安排
双手和手腕松弛未收紧
➊弯举动作时,双手没有握紧哑铃,甚至不是全握。手掌受力不均匀,影响整条手臂的肌肉发展程度。
➋动作过程中,手腕弯曲,松弛没有收紧,影响力量传递,增加手腕、肘部的伤病风险。
改善:双手五指紧紧攥住哑铃。手腕时刻收紧保持平直无弯曲,在下降哑铃时,可以微微将让手腕朝向自己方向卷起,增加退让收缩的效果。
核心区松弛
➊弯举时,身体出现明显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晃动或者倾斜,降低肌肉刺激效率,增加肩部和手腕受损风险。
➋重量较大时,身体上肢后仰过或过前倾过多,腰部超伸且负载过重导致极易受伤。
改善:通过呼吸来收紧固定腰腹部,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绷紧腰腹部后,进行弯举动作后,再吐气进行下一次吸气,再收紧腰腹再次弯举。
肘部前移
➊在进行常规哑铃弯举时,抬起哑铃的同时,肘部和大臂也跟随前移和上抬,严重影响肌肉刺激效果。
➋肘部跟随前移,会让肩部参与动作并且减少动作负载行程,降低动作的效率。
改善:双肘时刻固定在身体两侧,大臂和肘部不可以随着哑铃的移动而移动,选定角度后就要固定不变,再进行弯举动作。
忽略前半程动作
➊通过身体晃动和后仰将哑铃从最低点抬起到肘部成90度角高度。前半程动作目标肌肉没有做功。
➋转手腕弯举使用过多,在动作前半程时掌心相对举起哑铃,降低对肱二头肌的刺激,增加对肱肌的刺激。
没有发挥每一次的最大效率
➊动作执行过快,下降退让过程控制不够,配合身体摆动,做多少次动作都效果不佳。
➋忽视意识和肌肉的连接控制,耸肩含胸姿态进行弯举动作,降低动作难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alingwanju/)改善:保证每一次动作都在目标肌群的控制下,全程匀速缩短和拉长肌肉,做好每一次动作,再重复。
一般来讲练完至少需要休息一天再练同一个部位,大肌群需要2-3天,但是每个人锻炼强度不一样,肌肉恢复情况也不一样,所以隔天练还是每天练还要具体分析,肌肉是在休息中生长的,但是训练量不足也隔天练那效果大打折扣,训练量足也每天练那只能影响肌肉生长。最主要看强度,强度是以练完肌肉充血酸胀感明显为标准,第二天酸胀感持续但是只有一点点,并且不影响日常生活,这样最好。所以对于哑铃弯举多久一次比较好,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但是对于刚刚接触这个运动的人2-3天做一次是比较好的,不然突然大量的运动会对我们的肌肉造成伤害的。
1、提升肌肉控制能力
哑铃仅透过手握方式掌控,若没有好的控制能力,就像指南针一样,东转西转。所以想要维持哑铃的方向与重量,你得学会寻求其他肌群协助,肌肉控制能力也才能被增进。 一般操控能力不佳,在使用哑铃做多关节运动时,易造成动作摇晃不定,一旦动作产生摇晃、有半点不确定,便有可能形成关节伤害、或失去肌肉感受度,使训练大打折扣。
2、解决不平衡的状态
正常人应该都有「惯用手」,在重训上更是明显的存在。有些人会因为长期使用惯用手训练,产生「左右两边的肌力(或肌肉大小)」不平衡。该怎么解决呢?「哑铃」就是很好用的修正工具。 因为哑铃重量可选择。你可以针对弱边加强;或是先顺着弱边可以负担的重量进行训练,直到两手调整得差不多。不过,非惯用手的修正有限,毕竟人惯用手还是有优势,不见得能修到一样完美。
3、危险性较杠铃低
训练安全部分,由于哑铃是用手控制,等同于好脱手。通常遇到手没力,只要双手向两边一丢,即可脱离险境。相对使用杠铃遇到力竭可能压到自己,危险性低了一些。
4、单边训练难度更高
一边一个,哑铃最大的特色是能做单手、单边训练。不仅拿来做修正方便,还可以训练到单边控制能力,以及核心抗旋转的力量。 像是做农夫走路,因为只有一边负重,所以身体很容易向一边倾斜。这时候对边的核心肌群必须出力抗衡、将躯干拉回中间,达到同时训练的效果。更多内容请查看:哑铃弯举多久练一次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