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阶段之一:记录
许许多多的摄影爱好者一开始拍照,只是单纯地因为想要记录而去拍照:也许是朋友的生日,也许是家里的宠物,也许是家庭聚会不管其美观度如何,只是单纯地拍摄着自己喜欢的事物。
这个阶段的摄影很可能真的是有拍摄的机会就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摄影师郑玮玲的作品集《从这去哪?》以日本福冈人的家中生活为主题。
摄影:郑玮玲
摄影:郑玮玲
六大阶段之二:美观
当你拍照有一定的时间之后,你就觉得:为什么人家摄影得比自己好。所以,摄影爱好者在这个时候就会从单纯的记录,变成试着将记录变得美观。因为想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美丽,所以摄影爱好者就会开始接触到更美丽的事物,用更美丽的视角,也是构图与摄影生活的开始。
这段时期,摄影者可能希望自己拍出来的作品与周围某位比较会拍的摄影者一样好看。
摄影:Thanh Tran
摄影:Thanh Tran
六大阶段之三:追求技术和器材
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拍的都是一样的事物时,那差异的原因可能就是器材与技术了。这一阶段摄影者会学习大量一般人不熟悉的摄影技巧。为了自己作品能达到更好的诠释,也会相应地配置所需要的摄影器材。
这时期的摄影者可能比较介意不同的摄影技术与器材所带来的相片差异,多过于原有的生活理念与美感。这时期可以看到许多的失焦、追焦、散景等各式各样的技术与器材产生出来的相片。但是,同时摄影爱好者也要注意:这个时期,很多摄影爱好者会本末倒置,为了器材或者技术而走火入魔,而忽略了自身摄影的初衷。
摄影:Bryn Griffiths 器材:哈苏相机
摄影:Bryn Griffiths 器材:哈苏相机
六大阶段之四:被认可
美感、技术、器材与生活都到位了,理所当然的是为了拍出心中想要的片子,被想要的人认可。有些人开始变为职业摄影师,或者是业余摄影达人,或是角逐各种比赛摄影好手。这是某一种程度的自我肯定过程,也是大多人所必须经过的路。
这时期的摄影者不是想要模仿某位专业人士,就是想创造出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格。 俄罗斯摄影师Danila Tkachenko凭远离世俗系列作品获得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表演肖像类组照一等奖。
荷兰摄影师Carla Kogelman凭乡下小女孩系列作品获得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观察肖像类组照一等奖。
六大阶段之五:自我
摄影如同任何一种技艺,到底的时候一定会回到原点,因为都是一种自我探索过程。摄影者也许遇到瓶颈了,得到所想要的认可,不论是哪一种,都会回到最原始的初衷自我。那是每个摄影者最纯粹与独一无二的地方,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要拍照?
此时的摄影者可能已经不会背着单反到处跑了,也不会强求技术、器材,而是开始往心灵与生活层面延伸。他可能拍的会与刚学时差不多,但其实已经多了几分前几个步骤的经验,技术应用不再生硬,变成自然与生活。
川内伦子惯常使用一台Rollei双反,在拍摄时大量运用闪光灯,削减了自然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多倾向平板、刺目,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影像风格。
摄影:川内伦子
摄影:川内伦子
六大阶段之六:理念
所有的摄影者所经历的阶段,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定是理念。个人的摄影理念也是绝对性地让摄影大师有着与其他摄影者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器材全世界就那几个大品牌,摄影的美学只会让人感动,而只有摄影者的美丽信念才会让人改变。
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阮义忠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
摄影:阮义忠
摄影:阮义忠
四大境界之一:感性
感性经验是我们认知一切的最初层面。摄影的视角,或者是你观察事物的方式,最初是从感性经验着手的。通俗地说,这种感性的经验,我们可以称之为:直觉。
出于对摄影的热爱,处于感性境界的人会不停地凭借自己的感觉按快门。但是对于摄影知识却一知半解。大多数业余者一辈子都将停留在这个层次上。
摄影:Ravshaniya
摄影:Ravshaniya
四大境界之二:技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这是任何一个经过系统的摄影与艺术知识的学习的人都可以达到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这类人可以成为摄影师了。
到达此境界的人可以经由技艺上的专业训练,他们的熟练程度可以做到控制摄影器材来表达出需要的图像效果。由于有了专业的摄影知识和技术,此种境界的摄影者自然在拍摄水准上较前一层次更为出类拔萃。
四大境界之三:艺术
摄影画面上有了技术的元素,是不是就很完美了?问题没这么简单。技术之于摄影,只是其进行创作的基本手段,用好了只能体现形式美。对于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来说,它还远远不够,不足以支撑其产生艺术效果或思想内涵。
摄影艺术效果的范畴很宽,它既是技术支撑的结果,也是对景物选择的结果,既表现了摄影者的文化内涵,又是摄影主体的审美能力的体现。摄影者要升华到艺术的层次,除了摄影技术,还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这样,你的摄影作品才有别于其他作品。欣赏你的作品的人,才会觉得这不仅仅是视觉盛宴,还是精神上的盛宴。
1956年2月8日,美国著名摄影师David Douglas Duncan驱车来到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住所,他向毕加索递上了一枚指环,上面雕刻着www.Tulaoshi.com PICASSO-DUNCAN,这一举动打动了毕加索,此后邓肯受邀来到毕加索的家中,他的工作室和紧张的创作中,以此为开端他们建立起了深刻的友谊,道格开始为毕加索拍摄照片,一直持续至1973年毕加索离世。
摄影:David Douglas Duncan
摄影:David Douglas Duncan
四大境界之四:哲学
很多人以为摄影到达了第三个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其实,达到第三种境界的摄影者当中,会有一部分人通过对自我的不断挑战与自我思辩,将自己的摄影艺术凝结成为永存于世间经典的水平。
这样的话,这类人已经升华到摄影的第四种境界哲学境界。到达此类的境界的人极为之少,可谓是大师级水平。这类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思想,更多的是一种已然参透一切的空明。
此为摄影的终极境界!
《水银污染下的残疾》获1972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
这是一幅令人震颤的画面:全身扭曲畸形的女儿绝望的脸以及母亲慈爱的神情在这里剧烈冲突着,爱与恨的交织表达了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为了一己之利而罔顾人类安危的控诉。
摄影:W.Eugene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