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钟情于长曝光摄影,并且希望把曝光时间最大化,那么长曝光图片堆栈一定很合你的胃口。图片堆栈是首先拍摄一系列图像(通常每张图片至少曝光30秒以达到最终目的),然后把这些照片叠加在一起从而得到与单张长曝光照片相等的效果;因为单张照片的曝光时间等于(或几乎等于)几张照片曝光时间加起来的总和。虽然其他的方法也有其好处,但这项技术在风光摄影中常常被推荐为最有用的方法,特别是当你需要进行长达数分钟的曝光时来得到最好的照片。
长曝光堆栈的优点
1、提高总曝光时间
2、减少噪点
3、减少暗角
4、最小化浪费时间和内存的风险
5、可以自行决定长时间曝光效果
Tulaoshi.com长曝光堆栈的缺点
1、在叠加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后期技能。
2、如果你是一个纯粹主义者,那么你可能对这项技术不感兴趣。
3、如果你的照片需要参加一些摄影比赛,比赛规则不允许摄影师使用此类技巧。
4、后期效果出来后有一定堆栈痕迹。
什么时候使用这项技巧最合适?
1、当你在拍摄时非常重视曝光时间。
2、当你的相机传感器过热而产生大量噪点,影响画质。
3、如果你在拍摄当时不确定较长时间曝光的最终效果。由于这项技巧基于几次短曝光的总和,你可以轻松决定最后曝光的时间。
4、当拍摄时遇到恶劣的环境或天气,你可以解锁这项技能来最小化过长曝光所带来的风险。
5、如果你在光线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不想错最佳时刻,长曝光堆栈无疑是最佳选择(最佳时刻仅仅维持几秒,如果进行几分钟的长曝光,这个瞬间很可能就和你擦肩而过了)。
Step 1: 设备
这项技巧所需的设备与长曝光拍摄所需的设备完全相同,所以如果你对长曝光摄影非常熟悉的话,相信你已经拥有全副装备了。如果你是新手,以下是一个简短的清单以供参考:
1、数码相机(能进行长时间曝光)+镜头(能安装中灰密度滤光镜)
2、三脚架!三脚架!三脚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支稳固的三脚架是拍出高质量长曝相片的必要条件)
3、快门遥控器(不是必须,但建议使用)
4、中灰密度滤光镜(我们知道如果想要在白天拍摄长曝光作品,即使把光圈和ISO的参数调到最小极限时,照片也是会过曝,这时就是减光滤镜的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了。)
Step 2:设定拍摄计划
我们容易低估提前制定摄影计划的重要性,总觉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不是每次拍摄都有好运相随。如果说在每次外拍前坚持制定计划会使摄影师胸有成竹,摄影师不仅不会错过最佳拍摄时机,还能在此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倘若没有确定适当的拍摄计划,不要轻易地按下快门。虽然说在拍摄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未知突发的状况,但是计划对于拍出好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Step 3: 进行拍摄
当你做好了拍摄计划以及到达拍摄地点,就应该来决定摄影作品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构图和曝光(在风光摄影,景深尽量保持不变)。构图的形式可以根据你的喜好率性而为,但曝光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较为复杂的一部分。
风光摄影师在拍任何照片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测光来决定曝光时间。最后的曝光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风力强度,云的移动,流水速度等等。问题就是:我应该进行多长时间的曝光呢?如果光线有突然的变化或者拍摄时风力强劲,甚至会在曝光时吹动相机或脚架,你可能就要放弃进行长曝光(避免错失最佳拍摄时机和浪费拍摄)。这时,长曝光堆栈也许能够帮助你。
假如说你要进行总时长为8分钟的曝光,除了直接对单一张照片进行8分钟的长曝光,你还可以把总曝光时长拆分连续4次,每次两分钟的曝光。你可以自由决定和总拍摄次数。不过须要牢记在心的是,如果要进行图片的堆栈,你应把每次拍摄的时间间隔缩到最小;更不用说避免移动三角架或相机这些错误了(以达到拍摄场景的相同)。进行了连续的拍摄后,你就会明白在下一步的后期你需要做些什么。
在开始拍摄之前,必须确保你的三角架是稳定的(避免架立在砂石多或不平整的地面),还有你进行了正确的对焦。关于长曝光摄影的对焦,最好使用手动对焦;不要再使用自动对焦,特别是晚上或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下;因为在此类环境下,自动对焦很可能对焦错误,模糊了不该模糊的主体。当然你可以利用自动对焦作为参考,然后把镜头或相机调到手动对焦(MF)进行拍摄。与此同时,我们会更多选择M档进行拍摄,因为这样你可以具体环境来及时调整光圈、快门和ISO以求达到理想效果。
在拍好了照片后,可以通过查看直方图来检验图片的曝光是否正确,确保每幅作品都进行了正确的曝光。
以上面三张图为例,这是三张曝光为4秒(通常每张图片至少曝光30秒)的照片,3X4秒,堆栈后总和为12秒。
Step 4: 图像叠加
你可以在家或者在你喜欢的咖啡馆用手提浏览所有图片,选择你想用来进行堆栈的照片。我们将在PS(基本所有的版本都支持此功能)进行后期叠加。你也可以选择其它软件,只需该软件能对图层进行操作。在PS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叠加图像,目标就是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模拟长曝光。而两种方法分别是:
1、把照片载入堆栈
2、手动叠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第一种半自动方法,只需要点击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较为方便。我们在对话框内选择需要的照片,并且勾选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和载入图层后创建只能对象。
当新的文件创建完毕后,我们接下来点击菜单智能对象堆栈模式平均值。这将权衡所有图片,并将其嵌入到智能对象,呈现一个新的图像,类似于你会得到单一曝光的总和等于长曝光的总时间的结果。
而第二种方法叠加方法是手动的,规则就是降低每个图层(即每次拍摄的图像)的不透明度;那每张图应该降低多少呢?这个可不是乱来的,它也没有那么复杂,下面这个表格就是调整不透明度的数学规律:
第一张图片(底图):100%(1/1)
第二张图片:50%(1/2)
第三张图片:33%(1/3)
第四张图片:25%(1/4)
第五章图片:20%(1/5)
第六章图片:17%(1/6)
第N张图片1/N
叠加成果
Step 5: 其他后期
在完成图像堆栈后,我们可以根据个人习惯的后期流程来对照片的其他方面进行微调,如:
1、清洁灰尘斑点,拉伸、选装图像
2、调整动态范围,加上HDR效果
3、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4、调整色温、色调
5、根据个人的口味做最后的修饰和润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6、导出作品
总结:
由于这项技技巧具有灵活性,所以有时它是非常实用的。在堆栈的过程中,作品的最终质量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显而易见,通过堆栈图像可以减少噪点。举个例子,如果你使用四张相片进行堆栈,你会发现在照片的静态部分,噪点减少了一半,这对曝光不足的部分来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种技术的使用在星轨摄影或其他不合适增加单幅曝光时间的领域十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