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曲,一抹笑,来来去去的客人们,能否欣赏艺伎流传至今的妩媚与风情?>>>女高中生总令男人无法抗拒的5大理由
对于一个在日本既没有通达人脉、也没有深厚背景,甚至没有金钱去弥补这些不足的欧洲人来说,想与一位传说中的艺伎共度良宵的机率比被闪电劈中大不了多少。
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桩幸事:对于那些被视为“行走的艺术”的艺伎们来说,不得不在一个不懂艺术、只会直勾勾地盯着她们看、咧着嘴傻笑的外国人面前表演所带来的对牛弹琴的屈辱感是一千欧元所无法消除的——这些外国人们连日本歌曲都听不懂,又怎能理解表演中的妩媚和幽默?
人们偶尔会在京都的高档休闲娱乐场所祗园或者是东京的赤坂区看到有艺伎穿行,就像漂亮的蝴蝶一样。
人们甚至想用手去摸摸她们,目的很简单:看看艺伎们到底是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
如今,大约有一百多位艺伎依然生活在祗园,而整个日本的艺伎数量加起来也不足五千人。
这些艺伎们化着两百年没变的妆容,身着同样没有改变的服装,为有钱的客人们唱歌跳舞,卖弄风情。
她们是否像有人说的那样为客人提供身体服 务?1989年6月,时年六十七岁的宇野宗佑当选日本首相。
上任后不久,一名叫中西美津子的艺伎打破了保持缄默的行规,将宇野宗佑花三百万日元(大约两万美元)包养她却又在几个月后抛弃她的“桃色事件”公诸于众。两个月后,在铺天盖地的嘲讽中,这位被外界称为“吝啬鬼”的首相宣告下台。
艺伎们的服务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始终不为人所知。唯一能够证实的是,第一个在江户自称为艺伎的女人名叫菊屋。据说,她可以弹着三味线(一种像班卓琴一样统一用猫皮蒙上的长琴颈鲁特琴)为客人歌唱。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她确实提供肉体上的服务。
艺妓在日本的地位
日本艺妓(Geisha)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大约175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女艺妓。
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在东京等关东地区称为“芸者”,见习阶段称“半玉”;在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则称为“芸妓”,见习阶段称“舞妓”。
而在明治时期以后,“芸妓”这种读法越来越普遍,成为现代标准日语读法。
日本浮世绘中的艺妓在日语中,“妓”字保留了传统汉语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艺术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
而艺妓的“妓”是指前者,因为艺妓在原则上是艺术表演者,并不从事性交易。
但在现代汉语中,多把“妓”字直觉关联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艺伎”这种以避讳为目的的现代汉语翻译写法。
日语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张“艺妓”才是正确的中文翻译写法,以示区别。
艺妓并非妓女
艺妓是一种在日本从事表演艺术的女性。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
她们的交易是满足男人们的梦想——享乐、浪漫和占有欲。通常与她们交易的,都是上层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
在昂贵的餐厅和茶舍里,谈论生意的男人们喜欢请一位艺妓相伴,为他们斟酒上菜,调节气氛,而这最少也要花费1千美元。
今天,仍有少数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加入艺妓行业。但在过去,艺妓是一个终身职业,必须女承母业。
二战以前,绝大部分艺妓是为了生计,被迫从事这一职业的。
艺伎并非日本特有
以“侍酒筵业歌舞”为职业的艺伎,在历史上本来并不是日本所特有。
黄遵宪认为艺伎“甚类唐宋官妓、营妓”。中国的唐宋时代,士大夫携妓吟唱,是当时普遍的习俗,在中国浩瀚的诗词曲赋中,留下了不少咏唱歌姬的佳句。
当时中国的官妓,以及朝鲜的妓生,和日本的艺伎都有相类之处。随历史的发展,只有日本的艺伎一直延续到现代。而且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艺妓的日常生活
艺妓之“艺”,指的就是必须具备真才实学,以艺服人。因而要成为一名受欢迎的艺妓并非易事,只有艺妓自己最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艺妓通常是从小就开始接受训练,她们的开销起初由艺妓馆的老板娘负责,包括培训费和各项日常开支。小姑娘们只要把开销账单打到艺伎馆就可以了,这样做就是为了刻意把她们娇惯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画中人,让她们超凡脱俗,或者说把她们培养得像旧式文化遗存的花朵一样娇弱,令人怜惜。
她们一般从10岁起开始学艺,每天训练12个小时。初入行者要到“女红功”(即艺妓学校)学艺,从打“大鼓”到弹“三味线”,从唱俗的到古腔,从跳现代舞到古典舞。此外,学生经常要在寒冷的露天场所弹琴唱吟,直到手指流血、声嘶力竭为止。茶道、斟酒及走路、坐态和谈吐等各种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她们通常一个月只有两天休假,并且常常因为工作到太晚而睡眠不足,因而常常会感到疲累,病恹恹的。她们不准给朋友打电话或是看电视,时时刻刻要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跟隐私。
学艺的同时,学艺的雏伎还要给艺妓、艺妓馆的老板做女佣。因为艺妓是艺妓馆的台柱,是艺妓馆的主要收入来源,艺妓馆的老板也得由着艺妓的性子,学艺的雏伎更是艺妓任意颐使的对象。通常艺妓生活的一切都由艺伎馆照料,琐碎杂事都是由学艺的雏伎服侍。而雏伎从小在艺妓身边耳濡目染,不仅学会艺伎的表情神态,而且还学习如何顺从伺候别人。
几乎所有的艺伎在学艺时期,都经历过鸨母的折磨和艺妓的欺凌,而且不允许雏伎有任何反抗的表示,这本身也可以说是对雏伎的一种训练。
根据行规,雏伎学艺到十二三岁时,成为实习艺妓,开始进入茶屋为客人表演。年满16岁的雏伎只能拿半酬,故名“半玉”。“玉”是指艺妓的表演收入,半玉表示实习艺伎的收入只是正式艺伎的一半。在京都称为 “舞伎”,收入和正式艺伎相同,但主要为客人表演舞蹈。半玉的人身是不自由的,外出行动要受严格限制。艺妓馆里等级森严,徒弟们必须服从“妈妈”和“姐姐”。
实习艺妓首先拜访茶屋,在各个茶屋打招呼,主要是为了让茶屋记住自己的名字。由于一般客人不能直接去艺伎馆,客人召请艺妓都是通过茶屋,如果客人没有特别指名时,茶屋老板娘就会请来比较熟悉的艺妓。这个时候,实习艺伎也就有了表演的机会。艺伎表演时,一般都在四五人以上,一人弹三弦,一人击鼓,一人歌唱,一二人起舞。
艺伎的表演费用一般按时间计算。旧时以燃香计时,燃一炷香为一次,一次的费用称作一枝花。现在以小时计算。客人把钱付给茶屋,茶屋一个月后再总算,付给艺伎馆。
实习艺妓学艺到18岁时,举行“换襟”仪式,向师姐、艺妓馆老板和歌舞老师敬酒,喝下九杯米酒,才算正式艺妓。因为实习艺伎的衣领是红色的,而正式艺伎的衣领是白色的,衣领颜色的变换表示成为正式艺伎。以后根据其表演水准给予全酬,改称为“一本”。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艺技,哪怕容貌不出众,但其才华和气质却足以赢得宾客。难怪艺伎行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只要还有三根弦在,就不愁没有饭吃。”
艺妓虽然在表演、谈话等方面颇有才华,但生活自理能力却比较差,艺妓馆的贴身保姆照顾她们的一切饮食起居,帮她们穿上华丽的和服、盘好复杂的头发。她们成为正式艺伎后,会有一些赞助人甘愿替她们买单。这些赞助人虽都不年轻,但财力雄厚,愿意负责她们的一部分开销,并慷慨馈赠厚礼,还经常送给她们名贵的衣饰,这在经济上支撑了艺伎超凡脱俗的气质。
每晚6时左右,艺妓们便离开茶室去见“妈妈”早已为她们约好的客人。陪客的时候,她们只饮酒,从不吃饭菜,不时为客人唱歌跳舞,斟茶劝酒。有时高雅地吟诗诵词,有时低声地插科打诨;传统的节目是在席间演奏三味线,并且拿出折纸鹤的手艺,用火柴、纸片做出一些颇有意味的图案让客人猜想。她们有时像高贵的小姐,有时像轻浮的女郎;有时如慈爱的母亲,有时似知心的密友;不仅能面带矜持地讲出难以启齿的玩笑,也可以在客人忘乎所以时不动声色,泰然处之。
图老师说:从以上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艺妓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的轻松。很多人会认为日本艺妓是一种很不好的职业,事实上,这些女子也是通过自己的辛劳付出有所得,虽然艺妓文化如今在日本不是那么的盛行,但是作为民族特色,艺妓文化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种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