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这段故事应该发生在朱元璋早年间,那时候他的父母兄长应该尚在。在中国古代普遍早婚,十几岁的朱元璋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这时候濠州胡家有一女子守寡在家,朱元璋对其非常倾慕,于是就到胡家提亲,但朱元璋被胡母拒绝。文献上虽然没说原因,但无外乎两点,其一朱元璋家太穷,其二朱元璋长得太“另类”。
朱元璋虽然被拒绝了,但他仍然对这位胡姓女子恋恋不忘。之后朱元璋的人生遭遇了重大变故,父母兄长纷纷病死,自己投身皇觉寺为僧,后来在汤和的指引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迎娶其养女马氏,离开濠州,转战四方,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已经28岁的朱元璋率军攻占应天府,成为长江中下游三股最为强大的武装势力之一,应该说凭借朱元璋此时的势力,他想得到什么样的绝色佳人都不是问题。正所谓“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但朱元璋依然想念着自己的“初恋”胡氏,他派人四处打听胡氏的下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之后传来了消息,天下大乱后,胡氏随家人四处飘荡,目前随军在淮安,而且一直没嫁人。淮安当时并不归朱元璋管辖,是红巾军将领赵君用的地盘。朱元璋立即下书请求赵君用,赵君用并未为难,成人之美,派人把胡氏连同其母送到南京。朱元璋终于见到了已经阔别十几年的“初恋”,虽然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妙龄少女,但朱元璋还是迎娶了她。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胡氏为朱元璋生下第六子朱桢,此时朱元璋又得到平定武昌的捷报,大喜之余朱元璋言道:“子长,以楚封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胡氏被立为充妃;洪武三年(1370年),朱桢被封为楚王,封地位于武昌。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曾一度想立胡氏为皇后,但因遭到群臣的反对而作罢,但胡氏已成为事实上的后宫主人。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朱元璋也是一样,他对胡氏所生的朱桢极为宠爱。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楚府、秦府次之。楚府昭王(朱桢)太祖高皇帝爱子,田地最多,故富”。此外朱元璋对胡氏的侄子胡显也厚加赏赐,“洪武二十二年,封胡充妃侄胡显为梁国公,食禄二千石,世袭显由都督佥事超拜上公,戚里如此恩泽,近古所无”。
关于胡氏的结局,历史上语焉不详,有一种说法是被朱元璋处死的,说是洪武十四年(1381)宫中发现一个死婴,朱元璋怀疑是胡充妃干的,于是亲手把她杀死。认为从朱元璋对朱桢以及胡氏家族的优待而言,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而且年份时间也不对,此时的胡充妃已经年近五十了。关于朱元璋的后宫一直是个谜,胡充妃的结局也是一样。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给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除了孝陵,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好的都城城墙——南京明城墙,也是朱元璋的杰作。明城墙当年分分城与外郭两大部分,当年内城有门十三座,外郭有门18座,此即所谓南京坊间所谓的“内十三,外十八”。
传说,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迷魂阵”,当天,十三城门同时出棺。这个说法已传讲了六百年,是南京民间最经典的段子之一。南京过去有个民谣:“南京有三怪,龙潭的姑娘像老太,萝卜当作小菜卖,十三个城门抬棺材。”朱元葬当年这个怪异下葬传说,竟然被当成了南京的城市符号之一。
可能有人觉得是无稽之谈,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史料上有记载,如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上便有这样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
各门下葬,是一种障眼法,实行秘葬的步骤之一,属反盗墓的典型特征。我在我的《中国人盗墓史》等书中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我后来我进行了思考,发现这里面很蹊跷,因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哪?如此反盗墓给谁看的?结合当年当年朱元璋死后嫔妃殉葬的事实,那些棺材里很可能装的都是这些殉死的后宫美女!
殉葬本是秦汉以前的丧葬制度,活杀死者身边的妃妾新侍,到阴间给死者站岗放哨当“服务员”。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便曾父皇生前多得不清的后宫女人全都处死了,天怨人恨。刘邦当皇帝后,果然地废除了这一没有人性的陋俗。但已消失了几个朝代的殉葬,到朱元璋当皇帝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死灰复燃。
后为朱姓子孙皇帝仿效,明成祖朱棣死后,便用30多个宫妃殉葬,甚至连藩王都有殉人。如郢靖王朱栋位于湖北钟祥市的墓被盗后,当地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时,便发现了殉人。在左右耳室里,各发现了六口棺材,从遗骸鉴定分析来看,年龄都不是很大,且都是女性,由于年轻,骨头早都烂了,只剩下牙齿和金属饰物。这些女人应当是朱栋生前年轻漂亮的妃侍,她们不可能同时生病死去,惟一的解释是非正常死亡——殉死。
再说回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早丧的情况下,朱元璋依传统礼制,立朱标的大儿子、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承继大位,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将朱元璋生前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全部下令处死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至于如何处死这些活生生的殉人,一直是个谜,有的说是水银毒死。有的说是勒死。但根据《朝鲜李朝世宗实录》,应该是吊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帝(明成祖朱棣)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从上文所记可见,是让殉葬妃女站到小床上,脖子伸进绳套后,太监猛然把下面小床抽走。当时,嗣新皇帝——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还亲自到场,与她们话别,实际是“监刑”。两个朝鲜选献进宫的美女韩氏和崔氏,也都处死了。
韩氏临死前哭喊,“妈妈,我去了!妈妈,我去了!”未等话说完,太监就抽去了她脚下的小床。其状之惨不忍细想,连后皇帝都看不下去。后来明英宗朱祁镇果断地废除了殉葬制度。朱祁镇当皇帝时曾被瓦剌俘获,此是他的一大耻辱,但因废除殉葬,使他有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和历史形象。《明史·英宗后纪》(卷十二)给他的盖棺定论是,“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给朱元璋殉葬的人具体有多少人,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后来,朱允炆对这些生殉后妃宫女的家属进行了表彰和封赏。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等人都被封赏,授以“千户”、“百户”之职,其官皆世袭。他们都是给朱元璋殉葬宫人的父兄,即所谓“朝天女户”。
那么,这么多的殉葬者都要用棺材装殓吧,然后陪葬于孝陵。而且,这殉葬的人数正好与“13”之数颇为接近。所以,在下葬那天,十三城门同时朝外抬棺材就很好理解了。当时的南京市民在朱元璋出殡那天肯定都出来看了,但因为朝廷“清街”,只能远远地看,因为棺材很多,坊间便你传我传,便传成了“十三城门抬棺材”,近而变成了南京一大怪。
殉葬也是一种荣誉。但这些殉葬者可能并未全部进入孝陵,而是葬在陵外,具体地点成谜。
据资料,1937年3月,在明孝陵东侧的紫霞湖建水坝时,曾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墓室高约3米,分内外二室,但奇怪的是室内竟然空无一物,此处是不是给殉葬者准备的?
1976年,在距离明孝陵西侧约300米的山麓处,又发现一座砖砌墓葬,出土了大批雕金首饰。有一只金镯的内部印有“匠作局”三字,这是专门皇室制作首饰的官方工场。由于明代这里曾是禁区,非皇亲国戚不能葬入,因此这两座墓很可能是殉葬墓。
著名考古学者,在负责明孝陵“申遗”时曾作专门做调查,朱元璋殉葬的宫妃葬地可能分布在三个地方,一处在今天陵西侧百米处,今植物园内;其在孝陵陵宫墙外西南角处,第三处位于明孝陵右侧,与东陵(太子陵)遥遥相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朱元璋在阴间艳福同样不浅,被成群的美女在阴间“抱着””呢。
当然,十三城门抬出的可能是殉葬宫妃棺材的推测,还需要更多的史料和考古发现来证实。
朱元璋深爱的两个女人
早年,朱元璋穷困潦倒,隐居寺庙,每日诵经敲钟,是一名佛家弟子。后来,郭子兴起兵反元,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朱无璋就投身到郭子兴的门下,成为起义大军之中的一员。作战中,朱元璋骁勇善战,智勇双全,打了不少胜仗,郭子兴对他委以重任。
一天,郭子兴同夫人章氏谈及朱元璋。章氏说:“我妇道人家,论朱元璋的才能,知之甚少;但观其表面,气宇不凡,相貌出众,将来必成大事。应该施以厚恩,他定会知恩图报,对夫君言听计从。”郭子兴说:“我已提拔他做先行官了。”章氏说:“依奴家看来,这还不足。听说他已二十五六岁,尚无家室,何不将女儿大丫许配于他,作他的妻子。这样,朱元璋不就会忠心耿耿拼命为我郭家打仗效劳吗?”郭子兴思考片刻,以为妙计,就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把大丫嫁给了朱元璋。
大丫姓马,史称马氏。她并非郭子兴的亲生,而是他收养的义女。在郭子兴没有起兵时,曾与宿州的马公结成了生死之交。马公为人仗义,疏财济贫,天长日久,家业衰落,马公之妻生下一女,不久就病逝。此女呱呱坠地之后,就无人照管,过惯了饥寒交迫的生活。五岁时,其父马公命案缠身,逃离故土,后客死他乡。郭子兴就收此女为义女,取名大丫,精心抚养照料。好在此女聪慧,在郭家读四书五经,做针线女活,十分勤奋。十六岁的时候,既出落得一副好身材,更兼知书达理、贤惠,可谓秀外慧中。二人相互倾慕,婚后十分和睦。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乘龙快婿,不久就被提升为副手,再加上他战功赫赫,起义军兵士都十分尊重他。朱元璋威势日重,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看了却心怀嫉妒,再加上朱元璋同他们称兄道弟,他俩更觉不满。外姓人岂能在郭家军中如此猖狂?于是,这弟兄俩人密谋想陷害朱元璋。
郭家俩兄弟俩编造谎言,屡屡在郭子兴面前谗毁朱元璋,起初郭子兴不听,但说得多了,郭子兴不免起疑,尤其是郭子兴的性格不够大度,偏怀苛刻,遇事不能明辩,易听人言。所以,郭子兴害怕朱元璋真的擅权自专,将来会危及自己。在一次军事分析会上,朱元璋直言不讳,对郭子兴的指挥失误进行批评。郭子兴大怒,把他关了禁闭。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觉得害死朱元璋的时机已经到来,便偷偷嘱咐厨师,不要给朱元璋送饭,把他活活饿死。
朱元璋身陷囹囵,马氏如坐针毡。这天中午,她偷偷地跑进厨房,拿了一块刚刚出锅的热饼,准备送给朱元璋吃,谁知刚出门就撞见了义母,她怕被义母看破,连忙把热饼塞进怀中,热饼烫在皮肤上,疼痛难忍。马氏一面向义母请安,一面眼睛瞅着别处,脸上也显出很不自然的神情。义母见她神情有异,却偏偏叫住她寻根究底,后来实在烫痛难忍,就伏地大哭,叩头求情。等取出饼来一看,胸乳都被烫起了泡,扯出了血。义母可怜马氏,连忙回家劝告郭子兴,郭子兴也觉得关禁朱元璋显得过分,两个儿子再加暗害更于情理不容,于是放出了朱元璋,对两个儿子大加训诫。朱元璋知道了马氏揣饼烂胸的事以后,大为感动,尤其是马氏以此打动义母,再由义母说动郭子兴,救出了朱元璋的性命,还使他恢复原职,朱元璋觉得义母章氏善良可敬,没有她,自己命早已不在;更觉得马氏有贤妻之德,可爱可佩。
后来,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渐成为主帅,马氏成为朱元璋的重要参谋之一。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军中的文书多交给马氏处理。马氏仁德慈善,爱好文史,朱元璋每次出征,文书之类均交马氏管理,即使在紧张仓促之中,马氏也未尝丢弃过。马氏还善用计谋。一次和元军的交战中,朱元璋率兵从和阳渡江攻太平,和阳空虚,马氏料定元兵必来劫掠义军的家属,便未经请示,就率领义军家属渡过长江。果不出所料,马氏的队伍刚过完,元军就攻陷和阳。
1360年,朱元璋同陈友谅会战于南京。当时,陈友谅的势力比朱元璋强大得多,很多人都认为很难取胜,城中人心惶惶,竟有人挖地窑埋藏金银。马氏却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鼓励将士,鼓舞士气。结果,朱元璋以少胜多,消灭了陈友谅建立的“大汉”政权。朱元璋又攻城掠地,占领了苏州,俘虏了张士诚,于是,在扫平群雄之后,朱元璋与公元1368年做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册封马氏为大明朝的皇后。
朱元璋把她比做唐代的长孙皇后,马皇后谦辞不敢当,待到朱元璋要把马皇后的宗族故旧请入朝廷,授以爵禄,马皇后叩谢道:“你给我的父母亲戚以爵禄,文武百官就会认为你徇私情,就会降低你的威信。”马皇后的这番话,朱元璋倍加感动。但朱元璋为了表示对马皇后的感佩之情,还是追封了她的父母,并设庙四时祭拜。
马皇后做了十五年的皇后,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病重,医治无效,群臣纷纷访求名医,举行隆重的求神仪式,还要求对追究朝庭的医官进行惩罚。马皇后却很平静地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祈祷何益?世上最好的医生,也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药无效,对医生治罪,更增加了我的罪过。”这种宁静安祥而又慈悲的情怀使朱元璋及群臣大为感动。朱元璋问她有何遗言,马皇后说:“妾与陛下起自布衣,希望陛下亲贤纳谏,善始善终。”说完之后,就闭上了眼睛,去世时年仅五十一岁。
明太祖朱元璋立刻嚎啕大哭,众人劝阻。朱元璋说:“没有草根之妻马皇后,能有朕的今天?能有大明朝的今天吗?马皇后之恩情天高地厚,乃千古贤妻也!岂能不悲尔?”
图老师说: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到了朱元璋为啥钟情于一个寡妇了吧,因为这个人是朱元璋的初恋。朱元璋一生中有很多的女人,但是真正喜欢的并不多。希望图老师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