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有肺栓塞危及生命的风险。
长期静脉曲张的病人静脉曲张病人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之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发生溃疡,且易损伤静脉壁。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
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
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
静脉曲张的病因
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主要病因为股隐静脉瓣膜的功能不全。
另外一种重要病因见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因其往往合并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表现出浅表静脉的迂曲扩张。
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因为深静脉回流不畅,发生浅静脉代偿性的迂曲扩张;下肢动静脉瘘、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也可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如布加综合征,也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1、年龄、性别
静脉曲张的原因因人而异,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所以尽管30岁前有轻微症状并不明显的静脉曲张,然而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
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
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
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
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
1、提睾肌发育不全
这是由于先天性因素诱发,如果患者有先天性的症状症状,就会使得静脉壁及其周围结缔组织薄弱或提睾肌发育不全,从而导致静脉流通不畅,导致疾病的发病。
2、睾丸内分泌功能障碍
这是因为如果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就会引发睾丸内血流障碍,从而导致供氧不足,阴囊局部温度升高等症状,慢慢的就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作。
3、长期站立或保持坐姿
如果患者长期站立或坐着,就可能使得精神静脉不能正常的进行流通,从而导致疾病的发作。
盆腔静脉曲张的病因
1、妊娠增加盆腔血管丛的扩张,尤其是妊娠后期,由于增大子宫及胎头的机械性压迫,常使盆腔静脉曲张,特别是多次孕育及分娩创伤引起阔韧带底部筋膜裂伤者。
2、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盆腔静脉压力持续增高。
3、盆腔静脉曲张的原因还包括子宫后倾后屈,子宫卵巢血管丛屈曲,静脉回流受阻。
4、习惯性便秘影响直肠静脉回流,间接影响子宫阴道静脉丛。
5、情绪波动时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引起正常血管生理的改变,造成盆腔静脉淤血。
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与症状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3.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5.局部坏疽和溃疡。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
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常见的静脉曲张症状
1、腿部异常
发病早期,通常没有太明显症状,患者会出现小腿皮肤痒、腿部肿胀、酸痛、疲劳、腿部有沉重感等症状。而站立可见小腿静脉隆起,如果把脚抬高就会比较舒服。
2、不明原因的发热、发冷
患者的肢体有异样的感觉,如发冷或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等。
3、血管突出
血管突出皮肤表面,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疙疙瘩瘩。下肢静脉曲张会逐步造成下肢水肿、小腿皮肤颜色变黑、淤积性皮炎、静脉血栓疼痛,甚至溃疡。
4、水肿
在踝部、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轻度水肿。大量的淤血使局部皮肤变黑或呈黑褐色,皮肤粗糙,可形成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晚期的症状表现
1、出血
因溃疡侵蚀血管或静脉瘤破裂而发生严重出血。
2、淤积性皮炎
静脉曲张高压导致血液内的蛋白渗出到血管周围并逐渐纤维化,在血管与组织间形成一道屏障,影响物质交换,皮肤变薄、瘙痒、脱屑、色素沉着、湿疹、感染等病变。
3、水肿、皮肤色素沉着
由于静脉出现返流,患者常呈现晨轻晚重的患肢水肿。而长期的静脉高压导致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后破裂,铁红素在皮下沉积,使得皮肤变黑,从点状到片状发展。
4、老烂腿
湿疹伴发严重的瘙痒,极易感染形成溃疡;皮肤缺乏营养导致抵抗力差,轻微损伤就足以酿成顽固性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5、血栓性浅静脉炎
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形成血栓,出现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
静脉曲张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在日常应坚持每天快速步行4次,每次15分钟,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因为在快速步行时,腓肠肌的运动加大,活动不断,静脉血管就象抽水泵一样,将积存在处于曲张状态的静脉中的血液往心脏方面提供。
同时,由于局部微循环的加快,使曲张静脉的新陈代谢也加快,静脉也能较快恢复正常。
静脉曲张的诊断
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通过一般体格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但如前所述,仍需鉴别导致静脉曲张的内在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必要时需进行静脉超声或造影检查。
1、静脉曲张患者的肢体有异样的感觉,如发冷或潮热;患肢变细,变粗。
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等都是常见的静脉曲张的症状。
2、静脉曲张的症状主要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疙疙瘩瘩。
下肢静脉曲张会逐步造成下肢水肿、小腿皮肤颜色变黑、淤积性皮炎、静脉血栓疼痛,甚至溃疡。
3、早期静脉曲张可无明显症状,静脉曲张的症状仅有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彭出体表,似蚯蚓样或葡萄球样。
4、在踝部、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轻度水肿。
大量的淤血使局部皮肤变黑或呈黑褐色,皮肤粗燥,静脉曲张的症状主要为下肢肿胀明显,局部特痛,可形成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首先,可以通过深静脉试验”来检测,用来测定深静脉回流情况,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往往是通畅的。
方法是在大腿用一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干,嘱病人连续用力踢腿或下蹲,由于下肢运动,肌肉收缩,浅静脉血液经深静脉回流而使曲张静脉萎陷空虚。
如深静脉不通或有倒流使静脉压力增高则曲张静脉压力不减轻,甚至反而曲张更显著。
其次,也可用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来判断。用来测定大隐静脉瓣膜的功能,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
方法是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排空浅静脉内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卵圆窝下方处。
随后让病人站立,10s内解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立即充盈,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病变部位极可能位于卵圆窝水平,深静脉血通过隐股静脉连接点泄人浅静脉系统。
浅静脉如缓慢地超过30s而逐渐充盈,属于正常情况,是血液由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内的缘故。
如果病人站立后,止血带未解开而止血带下方的浅静脉迅速充盈,说明返流人该静脉的血液来自小隐静脉或某些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最后,也可以用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胭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
扎上第二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两根弹力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判断一种疾病主要就是有两点,一个是根据疾病的症状表现,另一个就是根据临床上的医疗检查项目,但是一切都以医疗检查项目为准。
因为疾病有些具有相同的特点,其非常复杂,如果单纯的依靠症状表现判断,那么很容易出现错误。
静脉曲张的病情分型
1、静脉曲张Ⅰ期
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2、静脉曲张Ⅱ期
在站立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3、静脉曲张Ⅲ期
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有些人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4、静脉曲张Ⅳ期
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5、静脉曲张Ⅴ期
已发展为急性溃疡期,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采用普通方法已很难治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6、静脉曲张Ⅵ期
静脉曲张晚期,或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形成臁疮腿,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