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20~35岁之间的女性。在口腔周围出现1~2mm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等;散在分布,好发于鼻唇沟、上唇、颏、鼻、额部。
口唇周围有一狭窄皮肤不受累,大多数损害对称分布;早期为单侧,约2周后,丘疹、脓疱消失,留有红斑及脱屑,酷似脂溢性皮炎,逐渐消退;自觉瘙痒及烧灼感;病情可周期性发作。日光、饮酒、进热食、寒冷等刺激等可加重。
二、并发病症
慢性唇炎,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等疾病。重点应与剥脱性唇炎相鉴别:后者损害仅发生于唇红部,尤以下唇多见。
多见于青年妇女。皮疹常开始于下唇中部,而逐渐扩展到整个下唇和上唇。
表现为口唇干燥肿胀,糜烂、渗出,表面可有结痂和鳞屑,鳞痂脱落后显露红色光滑面,裂纹反复发生,长期难愈,可持续月至数年之久。自觉灼热疼痛或有触痛感。
图老师温馨提示
患者在治疗时,要注意平时的一些问题,不要用手去搔抓,这样容易引起感染,使病情延长。患者在洗漱时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水,用过热的水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
患者在饮食方面注意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更不要盲目的用药,得了口周皮炎,一定要到正规的皮肤病医院就诊,在医生和专家的指导下,接受科学专业的治疗,这样才能安全有效的治愈疾病。
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乳头水肿,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偶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治疗方法
口周皮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由多种刺激因素引起的一种反应。
对于此病的治疗,首先个人预防十分重要,忌食辛辣、油腻、酒类食品,除去或避免接触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如含氟牙膏、化妆品和泡泡糖等。
停服避孕药。特别应强调的是,忌用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外涂,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如内用药疗法,外用药疗法、单验方疗法联合应用则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口周皮炎,俗名嘴边疮,口周皮炎是西医病名。症状为口周皮肤发红作痒,患处生有米粒大小丘疹,或稀疏散在,或集簇成片。
日久丘疹上可有水疱、脓疱,其色黄白,周边绕以红晕,自觉灼热。如有暂时痊愈,症状减轻,则迭起细碎鳞屑,形如糠秕,抚之即落。
口周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由内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
从中医角度认为该病是心火脾湿为发病机理,可因心绪烦躁,心火内生导致血热,又因饮食失节或过多食腥,伤及脾胃、湿从内生、湿与热合困脾、两邪相搏、上蒸下蹿、充溢肌肤所致。
造成其治疗后易复发有多种因素:如用药不坚持、表面好转就停药、衣食住行卫生不良等等,都有可能使病情死灰复燃。
一、西医
药物治疗
1、避免外源性刺激
停止使用含氟牙膏及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避免一切外源性刺激。
2、四环素
0.25g/次,2~4次/d,连用6周;若病情严重,0.25g/次,4次/d。用氧四环素、脱氧四环素以及米诺四环素,可产生同样效果。
用法可参考痤疮。或用红霉素。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软膏。甲硝唑对本病无效。
二、中医
中药疗法
除湿健脾、清热解毒,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黄连解毒汤。炎症明显加银花,口干加花粉、芦根。
局部可用10%金银花煎水冷湿敷,或外用清凉软膏。
图老师小结:通过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对于口周性皮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口周皮炎说白了就是我们嘴口的周围由于我们长期的使用舌头舔,就容易导致炎症的发生,所以我们需要养成一个比较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么口周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