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moyamoya病。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经全脑血管造影及脑CT扫描未找到原因者。
2、病因的粟粒性动脉瘤约占百分之七十五,年发病率为6/1,00000;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年轻人,90%以上位于幕上;对大脑和烟雾病异常血管网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儿童20%的基础;原因不明占10%。
一般认为30岁以前发病者,多为血管畸形,40岁以后发病者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50岁以上发病者,则往往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脑肿瘤引起。
另外,吸烟、饮酒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密切相关。国外动物实验证明形成动脉瘤有3个因素:Willis环压力、高血压和血管脆性增加。吸烟能影响这3个因素,引起血压急性升高,在3h后逐渐回落,与临床所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几率在吸烟后3h内最高相吻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吸烟还可激活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水解酶释放,可引起肺损害与脑血管脆性增加,从而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率。大量饮酒可能引起高血压或其他包括血凝机制和脑血流之改变,可加速促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人报道,过量饮酒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是非饮酒者的2倍。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机制
1、对病灶及85%到90%的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位于前循环的主要部位,血管的分支是不发达的形式,多为单发;约20%多例,位于镜在同一血管瘤两侧相。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动脉瘤破裂频率为
颈内动脉及分叉部40%,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30%,大脑中动脉及分支20%,椎-基底动脉及分支10%,后循环常见于基底动脉尖和小脑后下动脉。
2、大体与镜下病理变化,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使脑脊液染血,部分或全脑表面呈紫红色,红细胞沉积于脑池、脑沟,因而染色更深。出血量大,脑表面可有薄层血凝块覆盖,脑底部、脑池、脑沟等处可见血凝块及血液积聚,以脑底部最明显,甚至将血管及神经淹没。随着病程的延长,红细胞溶解释放含铁血黄素,使脑膜及脑皮质呈现不同程度的铁锈色,同时也有轻重不一的局部粘连。
如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或转送医院抢救治疗。
1、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以免误吸入气道;
2、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侧侧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
3、转运前应给予脱水、降压等治疗;
4、尽量避免长途转送,选就近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
5、运送过程中尽量避免震动;
7、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8、有随时进行抢救的基本设施。
9、不论是手术治疗或是内科治疗后,一定要预防再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另外对可引起出血其他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脂、吸烟、过度饮酒等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应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调整和控制饮食,保持积极愉快乐观的生活态度,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价值。
10、与病因、年龄、动脉瘤部位及瘤体大小、出血量、血压增高及波动、合并症和及时手术治疗等有关。
11、发病时意识模糊或昏迷、高龄、收缩压高、出血量大、大脑前动脉或椎基底动脉较大动脉瘤预后差,半数存活遗留永久脑损害,常见认知障碍。
12、做好心理护理,为了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室内应保持安静、避光;应避免一切精神刺激,禁止同患者叙述容易引起激动、忧伤、恐惧内容的事情;更应稳定家属的情绪,切忌由于家屑的突然疏远或过分紧张、关怀而引起患者悄绪的波动。病愈出院前应早做思想准备,不可突然通知,以免过度的兴奋、激动而致复发。
13、保持大便通畅,对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十分重要。因便秘所致腹胀及直肠充气可使用肌升高,反射性影响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同时用力诽便可因腔压增高致脑压增高,增加再出血的机会。
图老师温馨提示:中青年人要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戒烟忌酒、均衡膳食、规律起居、大便通畅等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要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保持平和心态,并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原有疾病。对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条件者可首选颅脑CT检查,CT扫描不能确诊者可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
图老师小结: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情况了,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谨防疾病的发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