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腹泻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如果是腹泻就只不愈的患者,可以加重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三大穴位。如果没有效果,可以尝试另外三个穴位,也就是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腹泻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对于寒湿型发泄患者。神阙穴采用两种针灸法:隔盐灸和隔姜灸法。而对于其他穴位就采用温和艾灸法,每次针灸5分钟,每日1次即可。
腹泻灸法4
取穴:足三里、隐白、天枢、中脘、神阙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每次灸5~7壮;其他穴位采用艾炷无瘢痕直接灸法,先将穴位处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热痛不可耐受时,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腹泻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腹泻灸法6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眩晕针灸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轻者可以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可分为旋转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的倾倒感觉为主。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多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中医学历代文献对眩晕论述较多,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眩晕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辨治眩晕当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等等。
中医学认为眩晕其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归纳起来眩晕不外乎虚实二证,虚证多由患者体质虚弱,忧思过度,心脾两虚,气血不能上输于头目;或因房事不节,肾阴耗损,不能生精补髓益脑皆可导致眩晕。实证多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风内动;或体质太胖,湿盛生痰,风阳夹痰上扰以致眩晕。
自古以来针灸就是调治眩晕的主要方法之一,虚证眩晕可取百会、神阙、足三里、太冲、合谷。伴有不寐者加神门;有耳鸣者加听宫。实证眩晕可选中脘、丰隆、太冲、合谷、印堂。嘱患者将所选穴位部充分暴露,取舒适卧位双眼自然闭合,全身放松,均匀腹式呼吸,消除过于紧张的心态。
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足三里、中脘各1.2寸,太冲、合谷、神门、听宫各直刺0.8寸,均施以缓慢捻转手法约1分钟。毫针直刺丰隆2寸,针尖向上沿皮刺印堂0.8寸,施以大幅度提插泻法。其中足三里穴以针感沿胫骨外侧向足部方向传导。中脘穴以针感向左下腹部方向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1次,每日1次,15次一个疗程。起针后将百会、神阙的位置及取穴方法、施术法教给患者,令患者自行在家施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
方法:右手如持笔写字状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处,点燃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施灸,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每日1次,连续10次一疗程。
方中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于脑,百会其深处又为脑之所在。此外,据中医“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之训和“脑为髓海”之古训可知,百会穴与脑联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刺激百会穴后能够改善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使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可升提气血,充益髓海。
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皆经过脐。此处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故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神阙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故神阙穴有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温补脾肾,回阳救逆,调理脾胃,理肠止泻,息风开窍,宁心安神,交通心肾,制约膀胱,温经通络,祛风除湿,调和气血,调补冲任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神阙穴会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以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尤其是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该穴五行属土,为土中土穴,可统治一切与脾胃有关之疾,还具有保健强体之功,自古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正如古人所云:“三里有白术之强,桂附之热,参茸之功,硝黄之性。”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能使胃肠蠕动变得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调节心律,而且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还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防卫疾病的能力。
合谷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偏于补气、调气;太冲属少气多血之厥阴经,偏于补血、调血。两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腑一脏,一升一降,上下相配、阴阳相配能够使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达到调和营卫、祛风解表、宽胸理气、平肝息风、镇静安神、解痉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之功能。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为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穴位下正好是胃体中部,具有调理脾胃,化湿降逆(在于升降、燥湿的调理)。丰隆穴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推崇的治疗痰湿证的首选要穴,具有通经活络、通调脾胃气机,能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的功效。针刺听宫穴可以刺激鼓岬黏膜表面的血管神经丛,治疗耳鸣及眩晕。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之输穴、原穴,是心原气留止之处,为养心神要穴,具有宁心安神、通经活络、开郁散结之作用。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针刺印堂穴能通窍苏厥,通调十二经脉之气,使阴阳协调,气机畅达。
针灸并用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大多数病人常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常常并不一致。慢性胃炎可由于治疗不规范、不彻底甚至不合理等,造成患者病情时好时坏,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给许多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带来长期、很大的痛苦和精神折磨。近年来,治疗慢性胃炎针灸并用,对迅速减轻患者症状、加速病情好转疗效不错,简介如下。
取穴:印堂穴、中脘穴。
治疗方法:印堂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手法即可,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
慢性胃炎虽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治疗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许多患者病情迁延日久,但改善症状往往都不容易。印堂穴是平衡针灸中治疗胃炎的专穴,单一使用对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减轻症状、加速病情恢复就有很好的疗效,中脘穴为腑会,且为胃之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而古人早就告诫说中脘穴“凡六腑疾患,皆可酌情取用”。
西北之地,高寒阴湿,慢性胃炎患者中,以辨证为虚寒证型的为主,百笑灸取“寒者热之”之意,且具有安全易用、热力稳定、均匀、时间恒定、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经过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就可安全、方便使用,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图老师说:看了本文,大家对针灸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了吧。其实,针灸的功效很好,但是找准穴位是关键,随着时间的发展,针灸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出现了艾灸等针灸疗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