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分为肾火旺盛、肾阴不足、脾肾两虚、痰湿阻络等型。
病因病机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经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由此可知,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或失调,都会影响水液在体内的正常运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痛风的发生即与脾、肾、肝功能失调有关。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膏粱厚味,导致脾虚失运,痰浊内生。
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湿热内蕴,逐步产生痰浊。痰湿、瘀血、热毒蓄于肾,而成积热。
七情,劳倦或外感六淫,外伤或过食厚味,可诱发痰瘀、积热流注关节,发生红肿热痛关节炎性变。
辨证施治
根据主要病机,肝肾不足,脾胃损伤,痰瘀互阻,治疗当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以治本,清肾泻火,化痰泄浊,化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治,灵活加减。
急性期,病机为肾火炽盛,流注关节经络。
症见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剧,疼痛剧烈,夜间增重,有时恶寒,发热,口干咽燥,小便赤少,大便秘结,烦躁易激,两脚发热,治疗当滋肾阴,清肾火,泄痰浊,化瘀通络。
用知柏地黄汤加金银花、连翘、土茯苓、萆薢、车前子以清热解毒,利湿泻浊。
生地合丹皮,凉血化瘀。乳香、没药、牛膝、炮山甲、水蛭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缓解期,以健脾、滋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痰利浊,以标本兼治。
方用知柏地黄汤减知母、黄柏,加黄芪、党参、苍白术、半夏、陈皮、薏仁以健脾利湿,化痰利浊。
加淫羊藿、川断、狗脊、生牡蛎、骨碎补以益肾壮骨,化瘀消癥。
知柏地黄汤方证应用
知柏地黄汤,是由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而成,来自于《医宗金鉴》,功用滋肾阴,泻相火。
方中熟地滋补肾阴,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酸温,滋肾补肝。山药甘平,平补益脾阴,养肝血共用为臣药,以补肾阴为主。
泽泻配熟地,宣泄肾浊,防其滋腻。丹皮配山茱萸,凉散肝火。茯苓配山药,淡渗脾湿,是为三泻。
补泻并用,兼顾肝肾加知母、黄柏苦寒泻火,共凑滋肾泻火之功。
双花、连翘、知母、黄柏清热解毒。加土茯苓、萆薢、车前子、泽泻、泽兰清热利湿泻浊。炮山甲、乳香、没药、水蛭、五灵脂、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现代研究,该组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消肿止痛,促进软组织肿胀消退的作用。
在间隙期或恢复期,为防止尿酸盐沉积,引起骨质破坏,加用骨碎补、川断、狗脊、生牡蛎、炮山甲等益肾壮骨,化瘀消癥之品。
以上诸药配伍均为佐药。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缓急止痛,为使药。组药配合,契合病机,故取得满意疗效。
痛风的症状
痛风是一种代谢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以尿酸增高为显著标志之一。最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痛风患者的人数和发病率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疾病了。
痛风有什么症状,痛风的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男性朋友,女性一般在绝经后有可能个别人会发生痛风,另外,肥胖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更容易出现痛风,痛风发作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突发性
痛风在发作之前可无任何前兆,主要在夜间发作,患者会被突入其来的关节疼痛所惊醒。
2、疼痛难忍
痛风发作时,疼痛感非常的强烈,那种疼痛呈“刀割样”、“咬噬样”或“烧灼样”剧烈,多数患者不堪忍受。
3、发作主要集中在脚部关节
突然间出现大脚趾、脚踝、膝关节,或者下肢某个大关节肿疼。
最典型的例子是前一天晚上聚会、喝酒,第二天凌晨疼醒,往往是吃点止疼药,忍到第二天去痛风专科看病。
每次急性发作时间约1周,其后自然缓解,但是痛风会反复发作,痛风反复发作可导致发作关节增多,影响正常的活动。
无症状期
顾名思义,在这个阶段,可以说患者可以几乎没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适,唯一能够判定他们患有痛风的指标就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呈持续性或波动性的增高。
急性关节炎期
患者常常会在半夜,因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处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被痛醒。并且患者会发现,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了明显的障碍。测量体温时会发现温度有升高。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畸形,就像石头一样,不对称,大小也不一致。多见于耳朵轮廓、脚趾、手指间等地方。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也往往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痛风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这就大大增加了痛风患者心肌梗塞、脑梗等疾病发作的风险。
痛风吃什么药
对痛风发病机理的干预
基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间歇期往往无主诉或没有明显症状,或临床无证可辨的情况,根据“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病防渐”、“治未病”的原则,朱良春提出应从痛风发病机理上进行药物干预。
如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证,气虚型体质以六君子汤为主方。
阴虚型体质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阳虚型体质以附桂八味丸为主方。
痰湿型体质以二陈汤合平胃散为主方等。
并结合中药药理,配伍针对性的药物,如土茯苓、萆薢、威灵仙、苍术、薏仁、地龙、玉米须、金钱草、白茅根、车前草、蚕沙等利湿化浊、降低尿酸。
芫花(芫花素等)、大黄(大黄素)、虎杖、生首乌等清热解毒、通腑化瘀,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酸的合成。
百合、山慈菇等有秋水仙碱样的作用。
穿山龙、土茯苓、秦艽、防已、黄柏、忍冬藤、淫羊藿等有非皮质激素类的抗炎作用。
石见穿、猫爪草、山慈菇、海藻、生牡蛎、生半夏、制南星、僵蚕等化痰软坚、散结消瘕,对软化痛风结节有一定功效。
金雀根、金钱草、石韦、瞿麦、泽泻、益母草、大黄、穿山龙、水飞蓟、水红花等清热通淋、化瘀排石,对消除尿酸盐沉积于肾小管及肾间质引起的炎症和肾梗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蚕沙、青皮、橘皮等能碱化尿酸,降低尿液中尿酸水平。
对痛风发病机理进行药物干预,有利于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减少血尿酸的生成,防止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减轻尿酸盐对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影响。
治痛风处方
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组成:土茯苓30、萆薢30、威灵仙15、桃仁10、红花10、泽兰10、泽泻20、苡米30、车前子30、苍术15、山慈菇15、胆星15等。
分析:以土茯苓、威灵仙、萆薢三味为主药,有显著排尿酸作用。
威灵仙辛散宣导,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对改善关节肿痛确有殊功。汤剂用量一般为30克。
稳定期
以温阳益气,或滋阴清热,养血和血为主。
寒象重者,合以温阳散寒。疼痛剧烈者,合以活血通络。内热重者,则滋阴降火。
配方:桃仁10克,红花6克,归身12克,赤芍12克,威灵仙15克,桂枝6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丝瓜络10克。
临证加减:疼痛较重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
关节肿大变形者加全蝎5克,地龙5克。
久痛体弱者加黄芪20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发作期
以温阳祛寒止痛,或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主。
配方:黄柏15克,苍术15克,牛膝15克,薏政仁20克,萆薢15克。
临证加减:温热重者加防己10克,知母10克。
肿胀甚者加赤芍15克,忍冬藤20克。
癖重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痛风如何治疗
痛风,中医又称“痛痹”、“白虎风”、“历节风”等。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脾气虚,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兼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血脉瘀阻,经络凝闭,气血运行不畅,痰、瘀、湿、热交结关节、骨骼,而致关节肿痛红热、皮下结节形成。
本病以中老年男子多见,病变部位在四肢关节,常侵犯第一跖趾关节或踇指关节,猝然红肿热痛,逐渐加剧,昼轻夜重。
该病急性发作持续数日或数周,多次发作后可形成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病久可造成肾脏损害。
在治疗时以中医药现代理论为指导,调节并恢复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施之顺势,祛邪外出,对疾病不仅治标,更重视治本,使人体的失衡状态得以纠正,逐步调整体内嘌呤代谢的内环境,使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趋于平衡。
本病之标为湿毒内滞,闭阻经络,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关键所在。其本在于,或因于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或缘于肾气亏虚,气化失责,致浊毒流注于关节经髓。
治疗上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湿热毒邪内聚,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故急性期重在清热利湿,泄浊解毒,驱邪迅速外出,以终止本病的发作。在缓解期则配合化瘀或温补脾肾之品,为湿毒之外出创造条件。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痛风相当于西医的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所致。
分型辨证
湿热血瘀型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关节红肿疼痛,皮肤发红发热、组织肿胀,全身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尖红、苔黄厚,脉数而有力。
治则:清热祛湿、化瘀通络。
方药:祛痹痛风饮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12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山慈菇12克,金果榄12克,木贼15克,大黄9克,两头尖12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
加减运用:血瘀明显时,去金果榄、黄芩,加白芍、桃仁、刘寄奴等。
有痛风结石时加陈皮、蛤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品。
湿热明显时加生石膏,重用大黄。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迁延期,关节发紫发暗,疼痛肿胀减轻,组织发硬加重,舌质紫暗,脉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