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株高1.5到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
根茎粗壮,棕红色。种子团分3瓣,每瓣种子5到9枚,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
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哩菜的佐料。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也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药用的砂仁成熟果实或种子入药。砂仁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草药。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中医认为,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砂仁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适合于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目前药用的砂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阳春市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植物形态
砂仁高1.5到3米,根茎匍匐地面,节上有褐色膜质鳞片。
中部叶片长披针形,长37厘米,宽7厘米,上部叶片线形,长25厘米,宽3厘米,顶端尾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半圆形,长3-5毫米,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花梗长4-8厘米,被褐色短绒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苞片披针形,长1.8毫米,宽0.5毫米,膜质,小苞片管状,长10毫米,一侧有一斜口,膜质,无毛,花萼管长1.7厘米,顶端具三浅齿,白色,基部被稀疏柔毛,花冠管长1.8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0.5-0.7厘米,白色,唇瓣圆匙形,长宽约1.6-2厘米,白色,顶端具二裂、反卷、黄色的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二个紫色的痂状斑,具瓣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约6毫米,药隔附属体三裂,顶端裂片半圆形,高约3毫米,宽约4毫米,两侧耳状,宽约2毫米;腺体2枚,圆柱形,长3.5毫米,子房被白色柔毛。
蒴果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2-2厘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褐色,表面被不分裂或分裂的柔刺,种子多角形,有浓郁的香气,味苦凉。
花期:5-6月,果期:8-9月。
砂仁的出处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
《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
《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已来。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实。”《药物出产辨》云:“产广东阳春县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
从历代本草记载可见,自古砂仁产地就有国产、进口之分,“绿壳砂仁”即为进口者,“阳春砂仁”即为岭南栽培者。现今仍以广东阳春县所产最为道地。质量好,产量大。
《纲目》云:“名义未详。取其密藏之意。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中此意。”《本草原始》:“此物实在根下,皮紧厚缩皱,仁类砂粒,密藏壳内,故名缩沙密也,俗呼砂仁。”
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就有很多书籍对砂仁的药用功效有所记载,其中在《本草纲目》里就有着砂仁可以健脾、化滞、消食的记载。砂仁一般生长在气温高,比较潮湿的地带,在中国南方种植比较广泛,砂仁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
《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治不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本草经疏》: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若咳嗽多缘肺热,则此药不应用矣。
《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
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散,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
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阳春砂
多年生草本,株高1.2-2m。
根茎圆柱形,匍匐于地面节上具鞘状膜质鳞片。芽鲜红色,锥状。茎直立,圆柱形。叶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关圆形,长3-5mm,棕红色或有时绿色,叶2列,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40cm,宽2-5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微毛。花葶从根茎上抽出,长7-15cm,总花梗长3-10cm,被细柔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长0.8-2.5cm,先端钝圆,基部常连合成管状,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苞片膜质,长椭圆形,长约1.8cm,宽约0.6cm,苞片管状,白色,长约1.1cm,膜质,先端2裂,花萼管状,白色,长约1.7cm,先端具三浅齿,花冠管细长,白色,长1.8-2.0cm,唇瓣圆匙形,白色,长宽1.6-2.0cm,中央部分稍加厚,呈现淡黄色或黄绿色,间有红色斑点,先端2浅裂,反卷,侧生退化雄蕊2,位于唇瓣的基部,呈乳头状突起,雄蕊1,长约1cm,花药长约6mm,药隔附属体3裂,先端裂片半圆形,反卷,两侧裂片细小,花丝扁平,较花药略短,子房被白色柔毛。蒴果椭圆形,长1.5-2cm,直径约1.5cm,具不分枝的软刺,棕红色。种子多数,聚成一团,有浓郁的香气。花期3-5月,果期7-9月。
绿壳砂仁
本变种与正种外部形态极相似,区别点是:本变种根茎先端的芽、叶舌多呈绿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海南砂仁
与砂仁不同之处为:本种叶舌极长,长2-4.5cm。果具明显钝3棱,果皮厚硬,被片状、分裂的柔刺,极易识别。花期4-6月,果期6-9月。
砂仁的功效
性味
味辛,性温。
《纲目》:辛,温,涩,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主治
行气调中,和胃,醒脾。
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化湿行气
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本品辛散温通,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若湿浊内阻,中气不运,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常与苍术、厚朴、白豆蔻等配伍。
如脾虚气滞者,配党参、白术等,如香砂六君子丸。
温中止泻
用于脾胃虚寒吐泻。
以其能化湿行气而调中止呕,温脾止泻,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同用。
理气安胎
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本品能行气和中而安胎。妊娠中虚气滞而致呕吐、胎动不安者,可与白术、苏梗等配伍。
化骨哽
《本草纲目》载有:“化钢铁骨硬”化骨食草木药及方土炼三黄皆用之,虽不知真性何以能治此物也,但临床屡用屡验。可供参考。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温肾下气
砂仁辛散性温,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有下气归源之功,故可治疗奔豚,虚火上浮之疾病。
砂仁的作用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见有脘腹胀闷,呕恶食少,食积不化,吐泻乏力。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如香砂六君子汤。
现代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砂仁还有安胎的功效,常与白术、苏梗配伍,治疗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等病症。
1、调节胃肠功能
本品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是双向性的。
一方面,春砂仁水煎液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肠平滑肌节律性运动,使回肠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
因而临床服用砂仁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砂仁剂量增大能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对肠管的兴奋作用,而使肠管张力减弱,振幅降低,具有解痉止痛作用。
砂仁又可显著减少大鼠的胃酸分泌,对小鼠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由于促进了胃黏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从而抑制了胃酸分泌。
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
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
4、对花生四烯酸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
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5、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剂诱发小鼠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
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砂仁的妙方有哪些
砂仁散
缩砂仁9克,将其研磨为散,每日服用2次,每次熬克,用温开水送服。
主治脾胃气滞以及一切食毒。口中常嚼砂仁亦能治疗牙痛症。
香砂六君子汤
砂仁2.4克,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2.1克,陈皮2.4克,半夏3克,木香2.1克,生姜6克,将上述药物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方具有行气、化痰之功效。主治气虚肿胀、痰饮凝结等症。
缩砂饮
砂仁、乌药各30克,沉香15克,净香附20克,炙甘草7克,将上述药物研磨为粉,每日服用2次,每次3克。
可治脾胃气滞引起的各种病症。
砂仁粥
砂仁6克,粳米50克,将两味同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砂仁炒肚条
砂仁粉6克,猪肚20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5克,炒制。佐餐食用。
砂仁炖肘子
砂仁6克,猪肘子25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克,花椒、大料、桂皮各3 克,炖至猪肘烂熟即可。佐餐食用。
砂仁茶
砂仁粉6克,白糖15克,将两味放入保温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
砂仁酒
砂仁20克,黄酒800毫升,将砂仁放入酒坛中,密封浸泡2日即可。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5毫升)。
砂仁的配伍应用
配蔻仁
砂仁香窜而气浊,散寒力较大,功专于中下二焦,暖胃燥湿,引气归元(肾),适宜于寒湿积滞,寒泻冷痢,又有安胎作用。
白蔻仁芳香而气清,温燥之性较差,功专于上中二焦,和胃止呕,适宜于湿浊阻胃之呕哕、呕逆,并能宣通肺气。
两药配用、宣通三焦气机,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胸闷,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证。
配青陈皮
砂仁辛香性温、有醒脾和胃,行气宽中之效。
青皮性猛,偏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陈皮性缓,偏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
二药合用,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及湿阻脾胃之泄泻,痢疾。
配佩兰
砂仁香浓气浊,燥湿之性较强,有化湿醒脾、行气宽中,安胎之效。
佩兰气味芳香,功专清肺开胃,化湿悦脾,理气之功为要。
两药配用,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气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
配冬葵
冬葵子有催乳之功,可有滑肠作用,配砂仁行气和胃、可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吸收。
故两药配用,有行气下乳之效,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诸证。
配熟地
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开胃,又助消化,并能引气归肾,兼有温肾安胎作用。
熟地补血生精,滋肾养 肝,久服易腻嗝,宜用砂仁拌(或佐用少许砂仁)。
两药配 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此 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