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素问·调经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本神》)。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2.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的发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1)直接伤及内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努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心”。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也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晕厥卒到。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情绪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萎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