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化水谷,就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是,必须依赖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微精微。同样,也有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至全身。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等,都是说明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脾主为胃行气津液者也”。(《素问厥论》)说的就是脾的这种生理功能。因此,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的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即称作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就会失常,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也就是“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就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则导致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仅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而且对于我们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也至关重要,故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实际上是对饮食营养和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李中梓《医宗必读》)
前面我们讲过在金元四大家中有一位叫李杲,属于补土派,他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在患病时,要针对病情进行忌口,用药时也要顾及脾胃,补益脾胃等等。这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2. 主升清
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升,就是上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也就是“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就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属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也就是升清和降浊相对而言,升和降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的生发,才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清气在下,则生飧(sun1)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气下陷,则可出现久泻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
3. 主统血
统,就是统摄、控制的意思,也就是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之所以能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而气的固摄作用也较健全,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出血;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亏虚,气的固摄功能减退,就会导致出血。但是,有与脾主升清,脾气主升,所以在习惯上,多以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
二、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 在志为思
思就是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因志而存变谓之思”(《灵枢本神》)。思,虽为脾之志,但亦与心主神明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随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气的正常运动,导致气滞和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从影响脏腑生理功能来说,最明显的是脾的运化功能,由于气结于中,影响了脾的升清,所以思虑过度,常能导致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晕目眩等症。
2. 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到“脾为涎”,认为涎出于脾而溢于胃。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处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3.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身之肌肉,这是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是肌肉发达丰满,才能健壮。人体的肌肉是否壮实,与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关,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就会导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萎软不用。
四肢又称“四末”,是与躯体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的营养输送,有赖于清阳的蒸腾宣发,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清阳实四肢”。因此,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也轻巧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可见倦怠无力,甚至萎弱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就是说明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4.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而且饮食口味等与脾主运化的功能密切相关。口味是否正常,全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否正常。脾胃健运,则口味正常,而增进食欲。“脾气通于口,脾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感觉,从而影响食欲。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实际上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