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陈式太极拳的防治疾病、健身的功效直接来自于陈式太极拳动作的本身。所以,练习陈式太极拳首先要做到动作正确,只有动作正确,才能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效果。大家知道,陈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是: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以腰为轴、肢体沿弧线运动;劲力要求是:缠丝劲要节节贯穿,周身一致。那么这些要领和要求对防病、健身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不妨做以下分析: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那么我们的颈椎、腰椎、尾椎就会相对拉长、舒展。练习太极拳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需要刚开始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动作。
第三、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意量的适度和量的积累
练习陈式太极拳,运动量一定要适度,既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陈式太极拳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运动量过大也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即使是为了比赛,运动量也不应该过度超量。除了整体运动量不要过度以外,还应该注意身体局部运动量的适度,特别要注意下肢用力不宜过度,以免膝关节形成运动性损伤。
健身者更应该注意运动量要适度,一般情况下,练习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练习后以感觉不累为原则。另外,练习陈式太极拳还要注意量的积累,在注意每一次运动量适度的同时,还要注意运动量的长期积累,不要三打鱼两天晒网,应该长期坚持。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太极拳健身也是一样,只有长期的运动量积累才能取得明显的健身和防病的效果。
第四、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重理论学习
练习陈式太极拳不仅要注重动作技术,还应该重视对陈式太极拳的传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太极拳理论,才能用它来指导技术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陈式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反过来,通过动作的练习来体会和感悟太极拳理论,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理解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和加强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演练是全面提高陈式太极拳技术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第五、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重个人修为的培养
太极拳养生是指:要通过习练太极拳来全面提升生命的存在质量,它不仅包含防病、治病、健身的内容,还包括修身养性的深层涵义。学练陈式太极拳,不仅要注重防病、治病、健身,还应该注重个人的修为。在陈式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中,包涵了许多优良的哲学思想。
其中,一些哲学思想不仅对提高技术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超出指导技术的范畴,延伸到个体指导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立身中正”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等这些都是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如果把它们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联系起来,也会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身中正”可以指导人们为了坚守一些原则,不能偏离为人宗旨;内外兼修”则可以提示人们德才兼备,既要注意内在知识的积累,又要加强外在能力的提高;刚柔相济”可以告诉人们处事既不可过刚,也不可过柔,刚柔相济”方能大成;动静结合”可以劝诫人们不要以一时之得而喜,更不要以一事之失而忧,应该以动静、发展的辩证思想来看待世事,如此人生才不会患得患失、心境才能平和,人生才能过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