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扎衣
懒扎衣拳式运动过程中,有多种姿势变换,其胸腹的旋转折叠,重心的转换,腿膝和上肢的顺逆缠绕,及眼神、步型、手法变化都很多,现将主要的技术特点分析如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1、充分体现了陈式太极拳以身领手的运动方法。如在托拳转动过程中,身体重心变化三次。即重心由中变左、变右再变左。重心变左时,身体向右微转,重心变右时,身体微向左转,多变的身法带动双手缠绕螺旋,处处做到主宰于腰,双手粘连不脱。
2、充分表现了手足相随和收中有放,放中有收的关系。如在分掌缠绕过程中,右手上棚划弧至右肩前上方时手为虚,手下的脚就变为实,反之亦然。即右重则右虚,左重则左虚。在双手相合收缩圈时有放的劲,放开圈时又有收的劲,给人一种牵动往来气贴背”的感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3、明显表现上合下开”,一动无有不动的陈式太极拳特点。如在合臂擦右脚过程中,右脚铲出,恰是双手胸前相合之时,有两手合挤而将右足向下挤压出去之感,双手是合劲,铲出脚是开劲,可谓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上引下进,脚开手合,同时到位,然后再进胯进身,以腰催肩,以肩领肘,以肘带手,节节贯串,一动无有不动。
4、处处体现由内部引动外部,内外合一,缠绕螺旋,非圆即弧的拳理。该式每一动作都是由内引动外,在内是胸腹折叠螺旋,丹田气转,在外则是双手双腿顺逆缠绕,走圆圈弧线, 以内在的小圈带动外形的大圈,内外合一,手足运动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的行为。特别是在动作定势时,沉肩、坠肘、旋臂、塌腕、含胸、松胯、塌腰、开裆、屈膝,身体放松,螺旋下沉,气沉丹田,稳如泰山的气势,更是将这种拳理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