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水性太极拳的五种练法
水性太极拳更深入的展现了太极拳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吸收,因而这个阶段的练习方式也更加的具有传统文化的特色。到了这个阶段,进步就比较难了,现在就具体的来介绍一下吧。
1)水性(海浪)练法
太极拳从相上说,亦名长拳。拳论上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河),滔滔不绝也。”太极拳如果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则必须摆脱在世间法上打转转的练法,努力让身体变成水。水性必须像水一样的随物赋形,随势而动,每招每式都要实现把僵体、固体变成流体的要求。这个过程最为痛苦,所用时间也最长。
2)点线面体练法
很多人都知道,自然生息律(太极演化规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八,在太极拳演练过程中,此种练法就是每个动作姿势都要体现出点(一生二)、线(二生三)、面(三生五)、体(五生八)来;动作中能否贯彻这些内涵,则是衡量太极拳能否实现上善若水”的重要标志,也是通达水性练法的必由之路。
3)沉重量、飘浮量练法
太极拳也讲究戒、定、慧”。这其中的戒”就是戒用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用力已形成了习惯。如何实现不用力呢?练拳的时候,最好能按照地心吸力的原则练拳,每个动作都和地心吸力有关,这就沉重量了,而沉重量一出来,则飘浮量也能实现。这个练法的总原则是让身体成为不倒翁,也就是拳论中所述的偏沉则随”。
4)风性、火性、土性练法
练拳的过程中,想象自身有风的流动性、火的升腾性、土的厚重性,这样的练法,要多观察大自然,把大自然的风、火、土之本性放置在自身的太极拳功夫锤炼上。比如,风吹树叶,火燃烧、土厚重等都可以变成拳架动作的楷模。
5)翻动.扶摇、羊角练法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翻动、扶摇、羊角是形容大风、飓风、台风的。翻动为上下沉浮;扶摇为左右飘荡;羊角为大小螺旋。这三种运动,可在身体松开的基础上,逐渐的依次展现在拳架中。
第三、神明阶段的练法
前人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简略来说:默之于阴,神也也. 成之于阳为明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