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的顺缠,即指里往外上而向下斜缠,以膝头向裆外旋转。丹田劲由腰隙经大腿根里边向上而外,经环跳穴再往里向下斜缠至足根(大钟穴),分注足五趾肚。
腿的逆缠,以膝头向裆内旋转,内劲从五趾肚向上经原路线斜缠至腰隙归丹田。
凡攻击的动作,不论顺缠或逆缠,为动、为分、为离心力。丹田劲运至四梢,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催足,呼气、发劲(重心下沉,劲往前发),谓之丹田劲走四梢”。
凡防御的动作,不论顺缠或逆缠,为静、为合、为向心力。意气从四梢回归丹田,肩带肘,肘带手;胯带膝,膝带足,吸气、蓄劲(气聚胃部,蓄势待发),谓之四梢劲归丹田”。
缠丝劲练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于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呼吸、循环、经络、骨骼、肌肉、消化、泌尿等系统的锻炼。一蓄一发,一吸一呼,通任、督,练带、冲、内外兼练,以内壮为主,是整体性、内外统一性的体育运动方法,与分部位练习的其他体育运动方法作比较,在时间上较为节约,在锻炼效果上较为优越于其他体育运动方法。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这种以意行气的缠丝劲练法,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较为完善的适应性较为广泛的体育运动方法。
太极拳缠丝劲的圆运动,不是直线的弧形动作组成,而是曲线弧形螺旋式的动作组成。在划圆圈时意气(内劲)的运转,像螺旋式的缠绕伸缩,可以比喻为像地球在公转时不断地在自转。因此,它是分阴分阳而又阴阳互转的。如果圆形运动没有螺旋式贯串其中,就等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只有公转而无自转,就不能阴阳互转,这种圆形运动仍然是走的直线。直线的弧形动作在推手实践中,证明它是容易犯顶劲之病(即双重之病未悟耳”),容易造成引进落实”,为人所制。即使功夫较深,也只能做到化而后打”,不可能像弧形螺旋动作那样能达到边化边打”即化即打”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程度。
因为弧形螺旋的运动力学作用,能使对方直线来的劲力成为我方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劲力就会离开着力点而继续前进,影响其自身的平衡和稳定,而不影响我的平衡和稳定。亦即在我为引进(弧形螺旋走化),在对方为落空(直线前进)。同时,我的弧形螺旋动作已避实就虚地越过对方防线而进逼或发劲,亦即在我为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我处处在螺旋,在变动力点、方向、角度,才能不丢不顶”,不犯双重之病,取得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巧。
在我们实际的太极拳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刚开始进行练习时,架势应该舒展宽大。同时还要注意年龄对于架势的影响。年轻人应该以低架练习,使自己下盘稳固,而到了中年则应提高架势同时收紧转圈,最后到了老年,就应该练习高架势,内劲也达到更高的阶段。
缠丝劲的精练与内劲质量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但都是无限制的。内劲越是充沛沉重,越能显出轻灵的作用,加强了忽隐忽现”的作用,推手时能使对方不能适应,处处被动,失去平衡。
缠丝劲以及腹式逆呼吸法,对于我们掌握陈式太极拳是很有效的。对于这两个方面的学习,需要我们能够理解它的具体内容,并且将之在太极拳练习中加以实践,从而使之成为你自身的东西。当然陈式太极拳的要领远不止这两点,需要我们持续的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