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分清虚实
练太极拳时要分清阴阳虚实。太极拳的动作每一式中有虚有实,有阴有阳,实者为阳,虚者为阴,阴阳虚实交替变化,应贯穿到太极拳的练习中来。
第五,动作要做到无过、无不及,要适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太极拳练起来,过与不及都不对,用吃饭作比喻:一个人饿了,应该吃3碗饭就饱了,却吃了5碗,这就过了,肚子会撑得不舒服。如果只吃1碗,也不行,那是不及。练太极拳一招一式都要掌握适中这个度,如何掌握这个度,要靠自己的练习和揣摩。
太极拳中很多的地方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一个度,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适度才能真正的符合太极拳的要领。不过这个度的把握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我们在拳架的练习中一点点的去把握,去调整,因而一定要保持耐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练太极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要求要领不是一听就懂、一说就会练的,但是必须要知道该怎么做。方法不对头地瞎练,只会是越练离太极拳的境界越远。
六, 下苦功夫
过去练武之人靠功夫吃饭,没有好功夫,与人交手,只要一输一辈子就完了,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所以非下苦功夫练不可。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要练成太极拳功夫,也非得下苦功不可,舍此没有他途,更没有捷径。
开始学太极拳时,由老师口授身传,老师一面说,一面做,学者听明白了,学会了,就下功夫练。练了一段时间,老师再检查,并给纠正动作。虽是老师口授身传,但在练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动作有偏差的情况,这不是学者有意打偏差了,而是不由自主的。老师再给看给改,改好了,再下功夫练。
练太极拳,功夫下到一段时间,就有进步了。但什么时候进步,哪一天有进步了,却说不清。比如写字,按规矩练了数年,自己看,别人看,确实比过去有进步了,但是究竟是哪一天进步的,哪一年有进步的,说不出来。功夫都是一点一点、日积月累增加的。学太极拳也一样,开始学都是硬梆梆的,不是腿不对就是肩不对,手腕不对,眼不对。下苦功学了,功夫练到家了,动作就对了,到底哪一天对的,很难说得出。
真正要练成太极拳功夫,必须趁年轻时下功夫练,至少连续上四五年功夫,天天不断。每天花2到3个钟头的时间,一次练拳七八遍,中间不能间断,一气练完。如果每天练拳3遍,练30年,功夫还是上不去,存不住功夫,只能保持原有的功力,甚至退步。中年练拳,长功夫慢些,但只要有恒心,舍得下苦功,也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