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Jay昊哥

Jay昊哥

2016-03-26 02:52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太极拳是目前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养生运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遍布大江南北,太极拳文化一片繁荣,今天小编所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杨式太极拳40式,希望通过本文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太极拳的学习当中。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太极拳是目前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养生运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遍布大江南北,太极拳文化一片繁荣,今天图老师小编所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杨式太极拳40式,希望通过本文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太极拳的学习当中。

  目录

  1、杨式太极拳40式 2、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3、杨式太极拳40式的荡劲 4、杨式太极拳40式中三盘的运用

  5、杨式太极拳40式身法要领 6、杨式太极拳40式如何发劲

  7、如何理解杨式太极拳40式的刚与柔 8、杨式太极拳40式的步与桩

  杨式太极拳40式

  学习杨式太极拳40式,我们主要需要掌握基本的40个动作,平时还需加强套路学习。

  杨式太极拳40式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全套40个动作,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杨式太极拳40式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杨式太极拳40式是个非常不错的运动选择

  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杨式太极拳40式是个非常不错的运动选择。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杨式太极拳40式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

  一、改善神经系统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可见,杨式太极拳40式的学习,是可以调节我们的呼吸循环系统的。

  三、改善脏腑功能

  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

  杨式太极拳40式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2)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

  一、立身中正安舒

  对于身法,太极拳名门派都很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式太极拳40式最为见长。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

  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太极拳40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

  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囗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40式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杨式太极拳40式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

  二、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40式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

  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

  这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40式之所以名杨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杨禄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

  杨式太极拳40式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

  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最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他要说几十次。

  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四、行动速度均匀

  有的太极拳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40式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3)

  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了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的过度衔接自然协调。

  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二十二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而起势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终如一。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到稍快一点,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招式虚实分明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虚实分明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在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40式之重要。

  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重量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式转回身右蹬脚的过度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

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全虚全实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落地,最后才全部踏实,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式太极拳40式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六、周身圆活连贯

  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之圆犹如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周身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只要仔细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杨式太极拳40式动作连贯性很强,上一动作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人难以发现动作之间的起止界限。

  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瑟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移的惯性,右腿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了手挥瑟琶”的开始。拿这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瑟琶”一势之起”,动作非常连贯自然。

  七、腰身使动四肢

  张三丰所传太极拳【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各式太极拳都强调腰为主宰”,腰为轴”,太极腰八卦掌”等,都说明太极拳强调用腰。杨式太极拳40式更是如此,对腰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

  杨式太极拳40式捡验身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太极之态”,主要还是看腰上有没有东西。杨式先辈曾总结出: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等宝贵经验。

  杨式太极拳40式亲族传人杨振基强调:杨式太极拳40式必须练腰为主,一切动作都要靠腰带动,腰拉,腰转,腰手脚,他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把对腰部动作要求,介绍的非常详细,非常到位。

  赵斌先师传授杨式太极拳40式套路时,强调身使四肢”而不能四肢使身”,所谓身使四肢”的身”指腰身,使”指带动的意思,就是在练拳时通过松肩松腰引导,带动四肢运动。

  它要求行拳走架时,上肢的气要沉在腰上,下肢的气也要提到腰上,真正地把腰变成周身运动的发火点”,对于四肢来说,不要动不主动的动,而是在腰身的支配下,由身体的转动去牵动手臂转动,当身体下沉时,让地心吸引力去引导手臂沉落,当前进式后退时,让身体带动手臂发生位移。身使四肢”这四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集中反映了杨式太极拳40式身法的显明特点。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4)

  杨式太极拳40式的荡劲

  杨式太极拳40式的技击精髓在于腹内松净气腾然,一气鼓荡,循环无间,使之形成整体劲、轻灵劲,从而应感而发。应感而发的主要特点是掷放,它运用抽丝劲和松沉劲,粘连黏随不丢顶,借力打力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以一种独特的掷放术,使对方如弹丸腾空飞出。这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精妙之处。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练习时,体用的十三势(即八法五步)到位、十年以上的时间到位、知行合一的悟性到位,则是三个同时必备的元素,缺一不可。若能自觉运用荡”劲,则会显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杨式太极拳40式外极虚静,内极精神;外极松柔,内极坚刚;外极缓慢,内极迅猛;外极轻灵,内极稳固。实际上,在动作的体现上主要是凭靠荡”劲来完成的。

  从理论上讲,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李亦畲《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荡劲在太极则是鼓荡之劲,就像一个浑身松净气腾然的皮鼓,丰满而有收放开合之弹簧劲,轻敲则吟,重捶则响,自然顺势,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经》)。

  刚柔相摩产生阴阳二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产生新的和谐体,可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因而,张三丰提出了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太极拳经》)。

  气宜鼓荡”,讲究太极拳运用内气(也可称为内劲)的开合、虚实、刚柔、起伏、进退;神宜内敛”讲究无有张扬,无有楞角,神情柔绵,儒雅亲和。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

  二者合一乃是太极拳的神韵。杨式太极拳40式老谱则进一步说道: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

  从实践上讲,所谓鼓荡,实质上指的就是太极阴阳外柔内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脚追手、手追神的动短劲长,神意远放。

  杨式太极拳40式套路的虚实变化、刚柔相济、气遍周身,以及表现出来的技击能量,基本上都是通过鼓荡之劲来完成的。

  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荡秋千的意念来完成若干个大大小小松拔相间的动作。

  凡是从下而上或者平摆的弧形动作,诸如起势两臂上举、单鞭两手平摆、提手上势挑掌、白鹤亮翅上掤、左右搂膝拗步、抱虎归山回臂、肘底看捶平摆、倒撵猴前后展臂、海底针挑掌下按、扇通背侧掤、斜飞势大挒、云手下抄上抄、高探马折叠前砍、翻身白蛇吐信、野马分鬃正挒、玉女穿梭滚掤、左右金鸡独立、转身摆莲展臂、十字手下抄合抱等等都有着明显的荡劲。

  每一个动作在开始的时候,它的阳手或阳臂,即发力的手或臂(指攻防转换中的攻方),必须彻底松软下来,继而调动内气,运用一弛一张荡秋千的方法,完成在动作结束时候的能量交换,使阳手或阳臂充满比常力要强大许多的弹簧劲,这就是荡劲。

  此荡”完全符合太极内劲阴阳的开合和收放。所谓内劲,乃是外柔内刚,柔中寓刚;不僵不滞,屈伸圆活;劲不上浮,形不外露;神凝气沉,功蕴于内;忽隐忽现,变幻莫测”。因此,荡劲也是太极内劲的一种,外形尚圆,劲不外露。

  不仅如此,细细推敲下来,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无不充满着荡劲,这样的一松一拔、一鼓一荡,在细微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加之它固有的抽丝劲和松沉劲,杨式太极拳40式的健身养生效果是有目共睹,世人皆知的。

  当然,会运用荡劲则是长期用心习练的结果,张而不弛,松而不懈,形不外露,功蕴于内,关键是一个度”字。合度才能够精妙,精妙而后方可圆融,这就需要我们竭尽毕生精力去体会和验证。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5)

  杨式太极拳40式中三盘的运用

  在杨式太极拳40式中,称腰为中盘”;胯为下盘”;肩为上盘”。三盘”,以中盘”为主宰,融为一体。

  下盘(胯),也叫底盘”。底盘要稳住,放平,放正。只有底盘稳住平正了,躯干才能中正直竖。就像石碑的底座一样,底座稳住平正了,石碑才能竖得正直稳当,不至歪斜倾倒。

  太极拳在盘拳架时,底盘始终要稳、平、正。怎样才能做到稳、平、正呢?

  总体上讲,就是要遵循太极拳的要则理法,只有依照太极拳的规矩,才能成就太极拳的方圆。

  说得具体些,直接些,就是在沉劲”时,要开胸”开背”(含胸拔背),肩要放松,肘要屈坠,并侧重开背”,以气下,这时气就下沉丹田。

  顶劲”时,也要开胸开背,肩要放松,肘要屈坠,并侧重开胸”,以神提,顺项贯顶,虚灵之气形成,或者说,虚灵顶劲”形成。

  这里说的顶劲,不单指头部,而是从胯(底盘)以上皆要神提,经腰而上,顺着脖颈,贯至头顶。顶劲时,沉劲不去;沉劲时,顶劲不失。

  上下有股对拔对拉劲势,使得躯干直竖中,出现一种空灵憩适伸筋拔骨般的舒展感觉。

上下有股对拔对拉劲势

  至于什么是在沉劲时侧重开背,顶劲时侧重开胸呢?这是由于人们在后天演变出一种拙力,就是这种拙力导致躯干形成病态——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随着年龄的增长,凹凸形状越来越大。

  开背,是在纠正凸背;开胸,是在纠正凹胸。背开胸开了,胸、背就都平正了,内气就能通顺了,这样,就能有效地增进躯干的直竖。

  躯干直竖了,也相应验证了底盘是稳、平、正的。底盘和躯干都稳、平、正了,平送腰胯尾闾垂”才能成为可能。

  底盘稳、平、正了,两腿就会被带动得顺势灵便,气感充盈,迈步如猫行”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脚底似植地生根”的感觉也就出来了。

  上盘(肩),要松沉。在盘拳架时,上盘始终要松沉、虚腋、与肘相随,与顶劲配合,与开胸、开背协作。

  肩(上盘)要松沉,就须虚腋,不虚腋,双臂就会贴着躯干,僵硬劲去不掉,使得内气受阻。肩的放松,须与肘相随;肘的屈坠,可以加大肩松的程度,使之达到松沉境地。

  尤须注意的是,要与顶劲配合,与顶劲配合起来,才能体现出轻灵劲势,否则,就会导致上盘神不顶,一身难轻灵”的毛病。

  这里,要特别留神,顶劲时,肩不能相随俱上(相随俱上是拙力,或叫生活习惯用力);相反,肩要松沉,肘要屈坠劲向底下,这样,有顶有沉、有上有下、对拔对拉,就出现一种伸展虚灵劲势。

  再就是与开胸开背协作好,因为,两臂与胸背相连,与开胸开臂协作好,可增大两臂的灵活性,增强两臂的气感。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6)

  在与开胸开背协作、并侧重开背的同时,结合顶劲,拔背”(一种劲道)的感觉,就明显地出来了。这些与肩直接相关的部位配合得越充分,肩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中盘(腰),系力源所在,四肢拳脚皆由这里带动。上行——腰(中盘)带肩(上盘),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指尖;下行——腰带胯(下盘或底盘),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脚掌达于脚趾。

  可见,上、下盘皆由中盘带动,中盘在三盘中,居主宰地位。拳论喻腰为蠹” 、为车轴”,是很恰当的。士兵的作战行动,必须服从司令部的号令;车轮的转动,必须先有车轴转动的带动。

  可是,人的四肢拳脚动作,在后天背离了力源”,养成自动、直动的不良习惯,已成积习。

  因此,短时间不易进入太极力道”里去,这是要有思想准备的。在学习中,不可道听途说、不可自作聪明,要严格按照太极拳的要则理法锻炼,尤其要严格纳入被腰脊带动的状态。

  即四肢拳脚不可直接出动,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划,不可乱动。并且,腰脊的带动必须本着太极拳腰脊的规范,而不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那种腰的带动,如此,才能逐渐体现出太极轻、柔、绵、缠的劲道与腰的奥妙功能和独特感觉。

  底盘无腰换,进退如拌蒜”,顺项贯顶”起自腰,这是前辈们用经验来说明腰的作用。可以说,处处是腰,腰无处不在,所以,太极先师们指出:命意源头在腰际(脊)”,刻刻留心在腰间(脊)”。

  谈到中盘,就自然联系到肘,因为,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最近。二者密切相关,互相协作,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屈坠,意向中盘。中盘合乎要则理法了,行拳走式的纲就抓住了。

  三盘在运作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内气的运行。要说明这点,还须接着前面提到过的一句话往下谈,这句话是:这时气就下沉丹田。”当丹田之气达到一定程度,就向外弥散——向下,经裆沿两腿内侧至涌泉,再由涌泉顺两腿外侧而上至胯;向后,即向丹田背后弥散,再及两旁,与由下而上之气会合,共同形成胯气圈”。

  胯气圈之气上行至腰,形成腰气圈”。腰气圈之气上行至肩,形成肩气圈”。肩气圈之气再继续运行,弥散至两臂及双手。这样,三盘气圈”都形成后,就气遍全身不稍滞”了。

  三盘及其相关部位的要则理法体现得越充分,运作就越得体,气感就越酣畅。

三盘及其相关部位的要则理法体现得越充分

  这时,可以说就达到了练意、气、神的阶段了,盘起拳架来内里的意味就浓厚了,即便是外行人看了,也会有舒服的感觉,这与单纯地比划个拳架的所谓的太极拳完全是两码事儿。

  杨式太极拳40式外形动作运行较缓慢,这样运行作用有二:

  一是在缓慢中用空”。既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的动作内容,又在运行中柔化肌肉,增大对本体感受器的绝对刺激量,慢慢定位各本体的正确感受性及其先后次序等。

  二是意识对神经的激发,以及神经对气血的支配,通过长期反复地意识对神经的激发,内动就会产生,通过内动带动外动,外动在被带动中与内动的磨合,以及外动反馈被带动的信息都能对本体感受器产生有效用的刺激,内动带动外动的过程是内动运行的过程,因此也是产生劲力的正确本体感受性的过程。

  应注意的是,内动得来往往是在被动”中,在若即若离中(与婴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相似,见前),因此,稍有执着,则不见内动”踪迹。

  只有当身体保持松静”,并寻求舒适”自然时,即内外相对因素最小时,内动才会产生,身体才会渐渐感觉到,并且内动也会因此而壮大,此即所谓摸劲——感觉到(摸到)劲这种东西了。

  出现摸劲的感觉就是知劲的开始。如何保持身体的稳静是杨式太极拳40式内动的产生关键。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杨式太极拳40式 太极拳40式拳谱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40式 太极拳40式拳谱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太极拳教程 杨式40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杨式40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40式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40式杨式太极拳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太极拳视频 传统杨式太极拳40式演练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传统杨式太极拳40式演练

太极拳视频 传统杨式太极拳40式教学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传统杨式太极拳40式教学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脸上雀斑 怎么去除脸上雀斑

脸上雀斑 怎么去除脸上雀斑

早餐吃什么好 男人早餐遵循3大原则

早餐吃什么好 男人早餐遵循3大原则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