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讲,如何做到气宜鼓荡”呢
第一,从拳势动作来说,一定要做到动作饱满
动作饱满不仅是做到气宜鼓荡的一个方式,也是整个太极拳练习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动作饱满,那就能够符合鼓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能够引出下一个动作,这么做才能使得动作滔滔不绝、绵绵不断。
第二,从内气来说,呼吸时,要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同时,用呼吸之气引动内气的运行
人的内气,也就是真气,它是藏于命门的。练习太极拳时,要用外气(呼吸之气)调动内气,使呼吸之气和内气结合起来,再加上意念的引导,调动内气在周身运行。比如,在呼气时,意想命门的内气向肚脐运行,小腹就鼓起来;吸气时,意想内气回到命门,气贴脊背,小腹就内收。在气贴脊背时,内劲也是内收的,然后随着呼气,内劲向上沿督脉上升,过夹脊、肩井穴,达于手指;向下走,内劲达于脚下涌泉——这就是太极拳内劲的发放。这时,内气也是达于四梢,遍布周身——这就是鼓荡”。吸气时,内气则从四梢收回命门。这里的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一鼓一荡,都是从内气运行的角度来说的。这种内气运行的练习方法,从技击角度讲能够做到内外相合,加大打击力度;从健身角度来讲,能够促使周身气血的畅通,有益于身体健康。气宜鼓荡”的运动方法,使内外结合,这样练习日久,就能产生气遍周身不稍滞”,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内气运行感觉。
神宜内敛”则是为了防止练拳过于张扬而提出的,要求你在练拳时要精神内敛。太极拳是外柔内刚的,神宜内敛”和这一要求相吻合。做到神宜内敛”,首先要精神专注,打拳时眼前无人似有人”,把太极拳八法的技击作用表现出来;其次,随着功夫的增长,还要表现出动作刚柔虚实的变化,做到王宗岳拳论中说的忽隐忽现”。但是,这种对技击的表现,还不能过于张扬,在神态上不能过于兴奋,要做到内敛中和。这也就是太极拳要求的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要安稳安详、从容不迫。所以,练习太极拳,既要练习技击的功夫,体现出技击的气势,又要有从容不迫,处乱不惊的心态,还要有一定的涵养,有儒者风度,不争勇斗狠。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练习中,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是需要同时进行学习,并要能够将之结合到一起的内容。不过,对于太极拳的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规范动作,正确的姿势等等基础的动作,才能进一步去学习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的内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