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熟练后,再求身法的放松中正。意”就是身法的各种要求。
太极拳的身法,总结一下,基本上是沉肩”、坠肘”、涵胸”、拔背”、松腰”、敛臀”、竖项”、正容”等,总的来说,就是放松而中正。上身的关键是肩扇骨,肩扇骨能松开贴背,肩自然会沉,胸会向两侧松开,也就自然涵了,背也就拔了起来。下身的关键是尾闾,尾闾中正,臀部就会自然回收,就能够实腹、翻胯、松腰、圆裆,就可稳稳地站立。当然这些要求,在经典拳论中都已阐述的十分清楚,需要习练者去默记揣摩。
太极拳的要领很多,是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的练习就能够全部加以理解与掌握的,只能够通过一点点的学习与纠正,才能够达到目标,而对于这些要领的学习与纠正,都需要意去引导。在我们的练习过程,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是在用意指导行动,直至能够将这种意融合到太极拳的拳架练习中。
二,练拳中期,循理法融拳架,意”就是拳理
所谓‘意’,是指习者的思维器官,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原则及其具体的行工实践要求进行思想活动后,所产生的认识结果在思想意识中的反映而形成的意识要求。习者有了这种意识要求后,……使自身的运动按照太极拳的理法要求迸行。习者在这种运动过程中的感觉、思维和想象等等各种心态活动的总和,统称为‘用意’。”——郝少如杨禹廷常说,练拳就是练的一个理”。太极拳之所以取名太极拳,是由于太极哲理是太极拳的理论根据。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入探讨太极哲理。郝少如还说:何谓太极拳?简单的说: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运动辩证统一结合。必须以内形的运动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即用太极运动支配拳的运动,这便是太极拳。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求达内外运动的统一,使之名副其实。”
意”首先是太极之理
太极图内含类似鱼形的阴、阳两个图案,义蕴着对立物共存于统一体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相互转化。而且阴鱼的小圆眼是阳,阳鱼的小圆眼是阴,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太极拳的阴阳就是虚实,柔刚,静动等,是无数对矛盾的统一体。首先要明白这些哲理,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拳架里。如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虚实不但要分清楚,还应实中寓虚、虚中寓实,把虚实统一起来。这里,动作的虚实变化,就是意”的内容。
其次,意”是太极拳的经典理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杨班侯的《班侯九诀》,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等太极经典理论,习练者应努力去专研、去感悟,把里面的精华变成自己的东西,把这些拳理融到自己的拳架里。当然,每个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悟性高低不一,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只要用心去落实就可登堂入室,受益终生。这些拳理就是习练时要用的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这个阶段要把这些拳理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之中,要体会力从足底发,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练功状态;体会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意到气到的那种境界;体会沉灵稳健、松静自然、全身通透的那种美好。每盘一遍拳,都能有新的体会,都能感觉到心静如水,神清气爽,遍身舒泰。这时,该阶段真正的意可能算是出来了。
这种能力,其实也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它就是潜力。潜力深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潜意识中,只是因为通过长期的放松与重复刺激,使潜意识接受了这些指令,把这种潜力激发了出来。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意应该是一种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潜意识。在我们的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会反复的在放松的状态之下去运用意,从而刺激到我们身体,将这种潜意识激发出来。这种潜意识的意,才是真正的太极拳的意。
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太极拳的里面用意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相信只要坚持经常练习的话,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理解到太极拳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