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放松”是使肢体放展、引长之后,有沉重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具体体现人体与基本要领相互沟通的最初的一种自我感觉,也是劲的内在感觉;这种感觉应该介乎软、硬之间,既不是软,也不是硬;更不是局部,而是全身。
5、放松”犹如高温溶解生铁,放松”又如高温溶解拙力(僵力)。溶解后的铁水似液体,但绝非食用水,溶解后的拙力似软非软,它是柔。铁水经过锤炼,可以转化为钢,拙力经过训练,可以由柔转化为劲: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显然,柔与软、铁水与食用水,应该说是两码事。
二、力与劲的分别
劲是相对于力而言的,来源于力,但性质并非一样。
没经过高温、溶解、锤炼过的生铁,可以比喻为力”,力”是自然之力,它是人体固有的也是本能的,分布在全身。太极拳讲的不用力,就是不用这种自然力,也称之谓拙力,但是要用劲的。这种劲称之为内劲,也称之为太极劲。这种劲不是自然力,但和自然力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力与劲是有区别的,但又不能截然分开。
因为劲来源于力,力是基础,也就是力经过加工(训练)才能转化为劲。比如,没有铁,何以能出钢?生铁经过高温溶解,再经过锤炼是可以成钢的。但钢的来源是铁,因之钢与铁,力与劲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一点,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就必然导致两者的对立,使柔与软的关系不能正确解决,也就必然使太极拳应有的作用不能正确的全部发挥。
所谓 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怎能体现得出来呢?柔”应该是带有韧性的,也就如同生铁逐渐过渡到钢的道理一样,溶解后的铁水毕竟不是食用水。因此,柔与软要区别开,这不同于一般的形容词,可以把柔、软等同起来看,好像是一码事。这种理解,就很难实现前人所说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最后达到有刚有柔的境界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太极拳之动作,用意不用力,意者意思也。及由于大脑之作用,纵然用力,亦非一般人固有之体力,而系由锻练所产生之灵活力。此种灵活运用之力,称之曰劲。故劲实太极拳应有之本能。分析之,则劲之成份,仍不能离力。但人之思想极端复杂,而太极拳之动作亦极端复杂,故劲与本能之力有密切关系。而与其它拳术及任何动物所发挥运动之力,截然不同。
力人皆有之,劲则唯我太极拳有之,太极拳所练之劲,除重量和速度之外,犹将其面积缩至极小,并且意识之渗透,不可任何方式所限制。练力易,练劲则难,因练力较为具体,易得标准对象,只须有适当的方法,如籍某种物质,练习提或举之动作,久之力自渐增。劲则难籍物质锻练。必须用人体各部关节之抵抗力与争衡力,再加意识而锻练。练力可以文字指导,可以函授,练劲则非名家之活动指导不为功。文字只能解释其要义,而不能对劲加以形容,此乃国术精妙之处。任何事物皆有定理,虔心研练自能豁然贯通,如适合人生需要,亦应更练其科学化。或以为劲有神秘性,实为皮相之谈。要以简单文字将其解释明白,形容得体,自非易易,但如能虔心研练,则劲之阐明,亦非难事。
初学时,关节之抗力则不断发生。抗力者,在一进步阶段,首先发现。换言之,每于动作增加困难时,乃自然暴露,实为习练太极拳之障碍,幸其仅短时期内存在,如能继续锻练,终被克服。拙力退尽后,则变为柔顺。柔顺能使血液畅通,提高体内新陈代谢之机能,使感觉灵敏。须知神经作用之加强,与肢体关节之灵活运用,相为因果。意识支配运动力,由起点至终点,经过各关节时,自能畅通无阻,悠然而来,悠然而去,运用随心,效力伟大,是谓之劲。夫力者,为人所固有,加以体重,人身之力量。但力可以训练,如提重举重或拉弹簧器,均可增加体力,惟此为籍练而生单纯局部之力,非蕴藏体内之力,即物理学所谓单力,俗称气力,太极拳则称拙气.拙力,而非合力也。
劲之来源,与练力之法相反,力可以籍器械练出,劲则不能利用器械,乃依生理学.物理学与心理学训练而生,将人体蕴藏无限之力,集中锻练而生者。顺生理自然之构造,将全身骨骼关节各部重心集中一点,再加意识之主宰操纵,然后由中心发出,是谓之劲。将人身全部机构,极端舒长,然后将各部关节极端缩短【即折叠】,在缩短舒长之间,运用即徐有致,顺其式【即沉快合作】,不用丝毫拙力,再以意识之主宰【即用意不用力】,与四肢百骸合作,凡一动作,须有弧线.曲线.浪纹.罗旋四种动态,配合全身各部关节。舒长折叠练习纯熟后,身体自然柔顺,则发之力灵活而具有弹性,此种弹力,即由沉长快练出之劲。
总之,以上所论述的放松”是一种练拳方法,不是放软。所谈的刚就是劲,生铁是拙力(僵力、自然力)。高温是方法(手段)。溶解后的铁水与食用水,分别比喻为柔和软。如果明白了以上所举的例子,就可以对"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意思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在练拳当中结合拳势。按照要领要求,对照揣摩,自会做出结论。一旦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只要在练拳中认真地去做,就一定会提高。也一定能够把太极拳练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