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轻重、虚实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这在太极拳的实战运用中比较突出。
那么在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和技击动作中,如何界定两手的轻重呢?定义如下:
一、双腿分撑全身重量时,上升手为轻,下降手为重。
如披身锤”、白鹤亮翅”的最后定式时,左手在下为重,右手在上为轻。
对于这两招的学习重点,就是在于对轻重”的把握和理解。
二、两手平行随身体左右转动时,身向左转则左手为重,右手为轻;身右转则右手为重,左手为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如金刚捣碓”第二个动作双手平行右捋;前趟拗步”转第二斜行”双手右捋。这时皆身向右转,则右手为重,左手为轻。
三、单腿支撑全身重量时,对应手为重。(左腿对应右手,右腿对应左手。)如金刚捣碓”金鸡独立”左腿承重为实,则右手为重。单腿铲地而出时,另一只腿为独立承重腿为实。
有了两只手的轻重”,重要的是要分出两只脚的虚实”来。两脚的虚实”比较容易界定:重心偏重于哪只脚,或完全放在了哪只脚上,哪只脚即为实”,另一只脚则为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现在我们就可以来验证前辈大师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重心学说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了。注意:这里重”与沉”同解,渺”与虚”同解。无论哪家太极拳,哪门哪派,哪一招哪一式都将毫无例外地符合这一原则。
练拳者觉得自身别扭,必定是违背了这一重心学说;推手中失机失势,站立不稳,也必定是违背了这一重心学说。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处处验证这一重心学说的科学性和广泛性。你平时走路,抬左脚,左手必挥下;起右腿,左手必向上。就因符合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才有你的平衡和潇洒。
比如说你右腿在前,踩中了一块西瓜皮,身体迅速前俯,右脚负重前滑。这时如果你本能地的举起左手,那么左手上升为轻,而此刻左脚已虚,不符合重心原理,你必摔倒无疑;如果你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是右手挥起,那么必定有助于你重心迅速前移,符合右重则右渺的原则,则跌一跤的尴尬瞬间便可解除。
以往,一些太极拳家在谈到太极拳的轻重”、虚实”时,总是笼而统之地说全身都要分虚实:脚上有虚实,手上有虚实,腰上有虚实,全身处处有虚实。这种说法不能说是错,但充其量不过是太极拳阴阳学说的一种表述,或一种翻版。
对于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的解释之所以历来莫衷一是,含混不清,皆是因为没有弄清太极先贤们的真正用意所指。说到底上分轻重,下分虚实”是讲手与脚的配合,是上下肢的协调。练太极拳者周身分出阴阳来的根本目的,也是着眼于周身的协调。
孤立地谈身体的某一部分阴阳”、虚实”、开合”、轻重”充其量不过是造就了一些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而找出身体对应部分的轻重、虚实的辩正关系,使之形成一个集团军”,这样才会有用。
推手技击中,在被对方施以不同方向、不同质量的外力的情况下,要能始终保持上肢的轻沉兼备,”、下肢的虚实分明”。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激烈的对抗中,周身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只有经过平时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这种协调。因此在平时的推手打轮中,你的右手转到了上方,那么你的右脚就必须踏实;如果您右手转到了下方,那么你的左脚则必须踩实。这也是我们在推手中重心前后移动的理论根据。
太极拳的所有运行动作,全部是有无数个、千变万化的虚实转换组成的,所以讲,太极拳就是人体虚实转换、演变的修炼过程,虚实就是太极拳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