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爱好者对缠丝劲”并不陌生,尤其是陈式太极拳、洪传陈式太极拳练习者。
可是,细细研究起来,我们又难以讲清楚什么是缠丝劲?它的典型形式是什么?训练的要点步骤是什么?具体实作时又是怎么随机应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了许多太极拳爱好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提问,是我们学好太极拳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我们才会进一步的去了解它。
在自然界中,水流的旋涡是螺旋推进的,藤类的植物攀缘树干或者篱笆都是把藤条缠绕成螺旋上升状,这些螺旋线状,大家早已司空见惯。太极拳运动中,人肢体的立体运转也是相同的道理。
由定向旋转产生的劲力都是呈各式螺旋状的,我们广义上都可谓之缠丝劲。
可以说,缠丝劲法是整体轻灵运转的根本劲法,是高层次太极拳内劲的主体。
我们将其学好,必定是我们太极拳提高的一大进步。
只是因对其内涵的把握有高低之分,故表现形式有明暗之别。
内劲发源于丹田
内劲发源于腹部(丹田)。古人以丹田为气海,每势完成,必令气归丹田。丹田劲如假定以十分计算,用意识将六分劲上行分达两肩,缠绕运转至膊、肘、腕、掌,透达于两手指尖。手臂外旋的称作顺缠”,先小指,依次至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
手臂内旋的称作逆缠”,先大指,依次至小指。另外四分劲往下运行,经胯分达两腿缠绕运转至膝、足,透达两足尖,先小趾,依次至大趾。随着动作的开展、引伸、呼气而运转缠绕到四梢(两手尖、两足尖),是由内而外的顺缠,称作前进缠丝劲(简称进缠)。
这就是呼、伸、进、放、开、发劲。等到内劲贯到九分,神气贯到十分,姿势似停非停的时候,动作的开展者转化为合聚,引伸者转化为回缩,呼气将尽转化为缓缓吸气。
这时内劲之上下行到达四梢者复由原路线缠绕退行至腹部(复归丹田),是由外而内的逆缠,这称为后退缠丝劲(简称退缠)。这就是吸、屈、退、收、合、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