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功中要求的顶劲永远不失,其实就是要练习者永远保持这个体线的垂直,等于是保持立身中正。因为精神领起来了,上下才是一个整体,才能做到上动下自随——切要注意是自随!下边自己随之,不须人为的主动相从!
自随者,毫无意识;主动者,有意随从。头部为纲,身肢是目,纲举则目张,即此意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如何做到立身中正
一、两线一点的一般定义
要做到中正安舒,必须准确地把握两条中线和一个重心”,简称两线一点。
汪永泉大师在《杨氏太极拳述真》中指出:人体正中直线向下垂落的一条意识线,运用时可随意伸缩。”可以看出,这条线是从头顶百会穴经脊椎至尾闾然后垂直到地面,有些名家将这条线称作中轴线”。
第二条线为中心线,汪永泉大师将它称作两足的着意点,他指出在盘拳架时,伴随着动作的运行,意念在两足开立的状态下,要有相对稳定的落点,把两足间的直线距离分做四段五点,便是意念下行时的着意之处。
五点的具体位置是前足为第一点;后足为第五点;两足正中为第三点;第一点至第三点为第二点;第三点至第五点为第四点。
这就是前进、后退或左转右转所沿循的线路。所谓重心,就是赖以维持自己身体平衡的支撑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二、两线一点的相互关系
中轴线与中心线构成一组十”字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太极拳十三势中的五步”图谱,即中定、前进、后退、左顾、右盼。”
中轴线如同定神针,以它为轴心,两腿可向360°范围内的各个方位自由转动,一般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中轴线要求不偏不倚,这个道理很简单,可谓立木顶千斤”,如若有偏差,就出现既不中又不正的现象,力不济而自身就不稳。
因此,从力学角度上讲,它是一条垂直的轴线。中”分为实中与虚中,因此,拳谱中要求运动中要立中、守中,但不可将中固守在身体的中间和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