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立身中正,绝非铁板一块,要与动作起落、虚实的转换相应。再如气沉丹田,气往下沉固然可使重心稳定,若只注重于气沉丹田,也会造成肢体运动迟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盘架时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暗含着折叠转换,习拳者不可不知。折叠转换包括胸腰折叠、背腹折叠、四肢缠绕折叠。练拳者如不懂折叠与缠绕,则周身如铁板一块。
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意气与形体难以结合。
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在套路架势的练习中,就会产生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身手一家,动作协调。
谚云: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说明形气结合,内外一致,身肢顺随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练习,要注重意念与形体姿势的结合,达到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的协调统一,周身一家,内气贯通。
四、处处以意为先,悟练太极八法
在做每一招、每一式盘架练习时,要处处以意为先,要有与人作实战交手之意。盘架时始终意想有人在前后左右随着拳势的变化而变化,进行攻防转换,方可快速提高盘架质量。
而在推手或技击时从意识上不是在与人推手,而是在行拳,可以避免推手技击中的情绪紧张,做到心如止水,使精神意识完全放开,从而有效发挥自身所学,也即前贤所说的盘架即为打手,打手即为盘架”的道理。
在形体运动符合要求后,要逐渐摸索和理解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基本劲法的用法。
如:陈式太极拳中金刚捣碓”一式,两手一起一落,即分掤、捋、挤、按;一个左旋左转,包含 采、挒、肘、靠。
除坚持套路练习以外,可以结合练习推手,从而体会沽连粘随,挤按的劲别,校正拳势运动的正确与否。每天还可以增加练习几遍炮捶,用来增强耐力和爆发力;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以检验手、眼、身、法、步的配合。
从而使在练拳时,能够做到不假思索,不犯疑义,不期而然,内外一致,周身相随的程度。更要仔细揣摩每一式的技击作用,掌握劲力的运行轨迹,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步一个脚印,进行自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