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不顶不丢也显示着太极图的内涵。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太极图最早是由道家传出,太极拳是道家的功夫,道家主张与世无争,礼让在先,不能争强好胜,所以推手的不顶不丢又符合道家的思想。
不顶不丢,随人而动,在被推而动的运化中,粘着对方,寻找主动,当对方出现漏洞时顺势而为,这叫无为而无不为”。
二是因为不顶不丢体现了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修炼重在养生,防身御敌的本领是伴随养生而练出来的,其特点也是尚巧不尚力。不顶不丢的方法正是其特点的体现。
太极修炼的是人体力学的艺术,是以静制动,不主动进攻,借力打力的艺术。只有不顶”才能借力,只有不丢”才能相合,如此修炼不顶不丢才能练出以小力打大力、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
三、怎样才能做到不顶”不丢”
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1、弄清孙式太极推手的性质和目的
推手是行拳走架到散打防身之间的过渡阶段,是练基本功,不是比输赢。目的是训练皮肤的感觉能力。一句话,推手不是比武。
有些人对此缺乏认识,所以走进公园练功场就会发现,不少人在顶牛”,较力,互不相让,酷似摔跤,比的是力气大小,目的是把对方推出去。
丢掉了孙式太极推手不顶不丢的根本原则,咋还能练出轻灵圆活、化发自如的太极功夫呢?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推手的性质和目的。
2、要确立舍己从人”的思想
不顶不丢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二人搭手一接劲就顶,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属于正常,是后天生活中形成的自我保护能力,练外家拳就是要强化这种能力。
但是练太极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把这种自然本能逐步减掉,后天返先天,养成顺应外力的能力。这需要进行付出艰苦努力的修炼。要神凝体静,不想动,不主动,不妄动,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要有舍己从人的精神、随人而动的形体。
没有舍己从人的思想,以我为核心,我行我素地妄动,永远练不出太极功夫。当然,并不是一随到底的,在随的过程中要稍微引领对方,转移对方力的方向,由从人开始,到制人告终,由被动转主动,后发先制。
3、要克服争胜心,不怕丢面子
推化不了时,就要随对方的力而跳出去,这是练出不顶功夫的需要,实际也是一种化劲的方法。不能硬顶着,怕丢面子,争得面红耳赤,那不是练太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