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架的膝盖;膝盖不能呈∞”型转来转去,谁转谁膝盖疼。你用劲法不对,运动的原理也违背了膝盖的生理功能,不疼才怪。这是很多人练太极拳留下的病因,特别练大架尤为注意。小架的膝盖是定位的,棚者劲,但不能太往内扣,扣多,膝盖眼会像针刺那种酸痛。
双重:小架拳要转换轻灵,避免双重。双重是病,其表现为:盘架时迈步迟重,起落不稳,老像重生,难以自控;推手时,攻哪守哪,顶抗有余,不明化取。虽练拳多年,仍处处受制,皆因双重所致。
要明阴阳之理,划清自身虚实,迈步轻灵如猫行。虚实的变换主要靠两肾两胯来完成。正确地变换虚实,肾应能够自然出入,肾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骑自行车时,一脚松沉下蹬,下蹬之腿一边的肾胯随之下降为实;另一脚沾粘吸提,胯肾随之上升为虚;如果双脚齐蹬则滞,犯了双重之病。那么在习拳过程中,向前迈左步时,左肾左胯升起为虚;同时,右肾右胯下降为实,左右反之。概括讲,凡是虚腿的一边肾胯升起;凡是实腿的一边肾胯下降。无论盘架子和推手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拳论所说"出肾入肾是真诀"之要求。
以上要领比较复杂,需要大家多加练习和揣摩。
呼吸:小架拳的呼吸应以自然为宜,太极拳之呼吸是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一件大事,而一些书刊杂志又各说不一,使得练拳者无所适从。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首先要弄清三大呼吸系统,即胎吸、身体呼吸、及口鼻呼吸。这三大呼吸系统,不管你意识到或没意识到,都在完成与大自然交换气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要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口鼻呼吸入肺,只有胎吸,气才能下达气海,才是真正的深长呼吸。
呼吸深长,一般说来,身体健康,寿命长;呼吸越浅,健康越差,寿命越短。通常所说的腹式呼吸或叫丹田呼吸都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叫胎吸。方法是用神阙穴进行呼吸,吸时神阙穴(脐轮)带动肚皮往命门贴,呼时还是用神阙穴带动肚皮回原处。
这样一收一放,周而复始,任其自然。呼吸时注意小架拳为了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必须做好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搂膝拗步为例,左脚开步,右肩与左胯合住,右肘与左膝合住,右手与左足合住,右脚在前相反之。
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竖门窗时,为了不变形,首先打个"X"来固定框架一样。有的在胸前想象一个十字,当然,我们习拳者的外三合,主要是靠意念来实现了。太极拳的中正,并不是绝对保持身体中心与地面垂直,而是保持身体平衡。
最后:松柔, 松柔并不难,难的是好钢”能不能恰巧使在刀刃上,运动是否能刚柔相济。现在社会上练太极拳松柔者比比皆是,到处都人云亦云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不知其松实则是懈,究其原因,则因失之真正对抗实战。
松不是懈。什么是松、什么是懈?松,关节是开的。懈,关节是闭合的。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即从上到下堆为一滩。脖颈懈则垂头,腕懈则垂手,肩懈则垂臂,脊椎懈则弓背,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不正,膝懈则立不稳,脚腕懈则无力。如何能松而不懈是练松功的关键,太极拳走架,出手时用指端把手臂领出去,而不是用胳臂把手推出去;出腿时用脚趾端把腿领出去。
初学拳入门阶段可说是打磨拙劲以入柔,松是此时的关键,是训练的核心,运动的灵魂。如能达到松而不散,整而不僵,沉而不滞,周身一家的程度,表明拙力基本已化,入门以松到底的阶段已经完成,应向深度进发,即盘调内劲,用意念贯劲,积柔成刚,但外形上还不失松柔的表象,以至达到刚柔相济。
紧接着再结合推手向听劲、懂劲方面追求。所谓听劲是知彼劲之真假虚实,所谓懂劲则是善于利用真假虚实。如彼欲制我一臂将我推出,我知迅速放松,彼若不进,谈何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故欲要引进落空,必须造成假象,使彼感觉已得势,即俗话说,给他一个拐棍儿,待他一拄上扶即已支撑住,则立即抽掉拐棍,使彼在得势中突然失势,栽一个大跟斗,这种假象一般多是用掤”法来完成,拳经日:擎起彼身,借彼力”即此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