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招式千变万化,我们需要从第一式,也就是最基本的开始练起,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承:是承上启下之意。接上动,身体继续向下松沉,尾间前送,命门后撑,意气向下沉于右实足,使下盘更加稳固,同时,左腿有上提之意,向左前方45度迈出,以足跟着地,足趾上翘,两手内合向上弧形棚起至胸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与左肘平齐,要做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身法,在技术上做到阴阳相济,圆活,含蓄,引化,沾制,在配气上为吸气。
开:是扩展发放之意。接上动,右实腿足跟蹬地,身体前移,左腿前弓的同时,两手坐腕,竖掌,外旋向前拥出。
可使对方向外跌出,这是在对方落空拔跟失控的情况下,自己已做好蓄劲待发,才可使对方跌出,在完成开时要注意,以后实足蹬地,是利用地面的反弹力,劲由脚跟起,由腿而腰直达两手,要一气贯串,要求前弓腿膝不可过足尖,后腿不可蹬直,要做到曲中求直,上下协调一致,在技术上为发放,做到内外相合,劲整浑圆,在配气上为呼气。
太极拳的开与合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者之间的转换互为前提。
合:是收拢之意。接上动,身体向前足下松沉,同时两手向下合力外旋,与身体协调进行,两手下行于腰齐,向左右分开,这时意气沉于前腿,使根基稳固,两手有沾化之意,两手继续划弧向上竖掌,内合于胸前,呈抱球状,同时右足向前跟步,至左足右后方,以足尖点地,两腿为左实右虚。这一动作是一个势法的终了。
武式太极拳在整个套路中,每一式都要做到起、承、开、合,要用心体会,默识揣摩,去探究太极拳的精义。这里要把开合作以认识,开合”在武式太极拳中有开、合、隐、现之说,在运动中,是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达到刚柔相济,但它是在松静之中,暗含着开合隐现,在运动时,开则俱开,即周身骨节和肌肉群都有开展之意。
开在技击上为发放,发力的神意,微现于体外。开在配气上为呼气,在手法上是以小指领意,坐腕竖掌,外旋为开。合则俱合,即周身骨节和肌肉群都有收缩之意,把运力的神意收隐于体内。在技击上合为收,为含蓄,为松随。在配气上合为吸气,在手法上是以小指领意放松内旋,所以在武式太极拳中,两手内旋为合,外旋为开。在每个势法的运动中都是以开合贯串于整个势法之中,由合转开,由开转合,无时不在变化。
武式太极拳在练功上是用内气的潜练和内劲的转换支配外形的运动,要求做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由开到合,由合到开,互相转换的渐隐渐现。武式太极拳在保健医疗上,除开、合,隐、现使周身骨节和肌肉群进行开展、收缩运动外,每式还结合开呼”合吸”使横膈膜升降,起到上承、下压的作用,促使胸、腹、脏、腑亦随着蠕动,这样就形成了周:身骨节、肌肉群、五脏六腑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这种内外协调而统一的运动,是太极拳能够祛病延年,强身保健的根本原因。拳论中讲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有开中再开,合中再合”之说,所以每个势法中都是由开到合由合到开或由合再合,由开再开到合。
开合即为阴阳的演变,恩师姚继祖经常讲开合即是打手”,可知开合在拳术中同样很重要。武式太极拳母式懒扎衣”在动作中的起、承、开、合,是指导练习者注意每式的动作过程,处处都要做到位,明白其中的各个涵义,只有懂得了其中之理,才可练好太极拳。
任何事情都有它一定的规律,我们只有按规律操作,才能顺应自然,达到理想的彼岸。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一个动作的成功包括:从初步掌握,到动作正确定型,到动作的自动化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急于求成,俗话说欲速不达”就是这个道理,拳谱上有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学者应先明理而后行。
当然要想在太极拳领域有所成就,还得记住一句话师父领入门,修行靠个人”,太极有路懒扎衣”,修炼无涯苦作舟。若要敲开太极拳大门,懒扎衣”便是这道门的钥匙,在正确的练法基础上,太极拳的秘诀就是——苦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