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讲究静空、舍己、忘我、无欲的境界。
《和式太极拳谱》中对的论述
一人一太极;心贵静、意守中;心静则意灵,轻灵才能步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随心所欲的境界;在与人推手时,以静待动,静观其变,舍己从人,要啥给啥,随曲就伸,彼不动,己不动;引净落空。
由此可见:和式式太极也讲舍己,也讲空”,但实际是追求:无舍无得,欲得先舍,我空为使他人落空。
3、和式太极拳与道家
道家:《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道”为客观自然规律,敬的是自然”,求的是无为,讲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和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1)初学者处在揉筋拔骨,增加耐力,以形体活动为主,此阶段是与生俱来的先天自然呼吸法。呼吸短而浅。
(2)调息阶段,动作与呼吸相互配合,耍拳速度均匀适宜以腹式呼吸为主,深长而均匀。不可刻意追求呼吸与拳架的配合,否则易出现胸闷、头晕、头涨的不良反应。
(3)调神还阶段,是内在潜式呼吸,吸则细长,呼则微妙,无声无息。藏而不露,动静开合之间呼吸已就。此阶段气守丹田,既可养生,还可适应搏击时急动缓随的多种运动形式。